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7)
2023(3298)
2022(2996)
2021(2926)
2020(2707)
2019(6224)
2018(6489)
2017(12961)
2016(7542)
2015(8746)
2014(8960)
2013(9006)
2012(9168)
2011(8538)
2010(8900)
2009(8605)
2008(8828)
2007(8056)
2006(7502)
2005(7020)
作者
(26298)
(22126)
(21657)
(20946)
(14369)
(10597)
(9957)
(8386)
(8271)
(8129)
(7751)
(7505)
(7359)
(7346)
(7130)
(6792)
(6671)
(6557)
(6490)
(6386)
(6000)
(5714)
(5453)
(5206)
(5023)
(5009)
(4959)
(4914)
(4735)
(4620)
学科
(28525)
经济(28491)
管理(16856)
(16785)
方法(12938)
(11524)
企业(11524)
数学(11452)
数学方法(11299)
中国(10607)
(9421)
(9407)
(8080)
(7941)
贸易(7937)
(7776)
(6961)
银行(6930)
(6894)
(6719)
农业(5614)
(5610)
金融(5607)
业经(5366)
(4823)
(4792)
(4507)
(4506)
制度(4500)
(4499)
机构
大学(123522)
学院(120964)
研究(48718)
(46818)
经济(45671)
管理(39528)
中国(36646)
理学(32991)
理学院(32517)
科学(32384)
管理学(31758)
管理学院(31551)
(28568)
(27827)
(27580)
研究所(26147)
(24174)
农业(22307)
业大(20483)
中心(19992)
(19762)
财经(18873)
北京(18363)
(17465)
(17028)
(16960)
师范(16753)
(15623)
(14956)
经济学(14510)
基金
项目(73074)
科学(54212)
基金(50577)
研究(50457)
(46810)
国家(46436)
科学基金(35672)
社会(29006)
(28329)
社会科(27255)
社会科学(27246)
基金项目(26192)
(25378)
自然(23890)
自然科(23262)
自然科学(23245)
教育(23095)
自然科学基金(22826)
资助(22551)
编号(20457)
成果(18842)
重点(17391)
(16621)
(16227)
计划(15502)
课题(15396)
科研(14579)
科技(14398)
(14190)
创新(13447)
期刊
(55157)
经济(55157)
研究(38149)
学报(25923)
(24553)
中国(22726)
科学(21728)
大学(18044)
学学(17067)
农业(16993)
(16050)
管理(14562)
(13222)
金融(13222)
教育(13060)
财经(9384)
业经(8965)
经济研究(8882)
技术(8632)
(8611)
(8428)
问题(8341)
(8025)
国际(7656)
业大(6995)
理论(6588)
(6491)
图书(6023)
实践(5928)
(5928)
共检索到190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岚岚  白俊杰  
杂交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迄今,我国进行了大量的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其中不少的杂交种经济性状优良,已大规模应用到养殖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罗非鱼(Tilapia)、鲟(Pseudoscaphirhynchu)和鳢(Channa)等我国主要淡水养殖的杂交鱼类品种进行了介绍,综述了他们目前的养殖现状,旨在为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和杂交种的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允东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this roundup wa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1)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tudies on close hybridization of fish in China,emphatically introduced 15 kinds of hybrids,varieties and strains obtained by close hybridization,including Feng carp,He-yuan carp,Yu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  王美云  李少昆  
对5个自交系及其组配的4个杂交种光合性能的分析表明,杂交种较其亲本在光合面积上表现出三种关系类型,即居中、偏高亲、超高亲;而在光合时间上表现为负优势;在光合速率上表现为正优势,幅度在3.1%~23.4%,超高亲2.4%~9.3%。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叶绿素含量有关。杂交种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较亲本有降低的趋势。结合产量及有关性状分析表明,杂交种较自交系不仅在源上而且在库系统上均有明显改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昌  王世会  成永旭  吴旭干  
为探究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1)在生长阶段,4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2)4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辽河与长江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则成活率和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玉梅  闫浩  苏宝锋  孙博  张立民  梁利群  
本研究旨在为池养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的评定和规模化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简称DL)、松花江瓦氏雅罗鱼(L.waleckii,简称SHJ)、高体雅罗鱼(L.idus,简称GT)以及种内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松花江瓦氏雅罗鱼♂,简称DS)和种间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简称DG)各15尾,每种鱼等量分成3组,测定其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除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外,5种养殖雅罗鱼的灰分、粗蛋白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崇桃  
良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因,是先进技术的物化载体。本文以我国年推广面积曾上千万亩的玉米杂交种为实证,探索玉米杂交种扩散的客观规律、特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玉米主要杂交种扩散模型符合Gaussian模型,经济寿命在7.2-23.0年之间,平均为13.8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楼允东  李小勤  
在分析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1)鱼类远缘杂交的等级,包括目间、科间、亚科间、属间和种间杂交;(2)鱼类远缘杂交的相容性,涉及鱼类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鱼类远缘杂种的可育性以及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的原因分析等;(3)鱼类远缘杂交在水产养殖上的各方面应用,如杂种优势利用,鱼类性别控制以及诱导多倍体、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本文旨在为对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51-15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江海林  冯艳微  刘春廷  姜绪  刘相全  
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优良新品种,本研究以4个不同养殖群体[黄岛(HD)、荣成(RC)、日本(JP)、大连(DL)]的皱纹盘鲍为亲本,设计4×4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自交家系和12个正反杂交家系,在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的基础上,对各家系的F1在1、5、13、17月龄时的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率、生长速度和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杂交效应。结果表明,在各个生长阶段均有部分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相比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HDRC、HDDL和JPDL家系的生长速度较高;HDDL、HDJP、RCDL、JPRC及RCHD家系有着较高的存活率;在杂种优势方面,HDRC、HDDL与DLHD家系在各生长参数与生长速度上有明显的杂种优势,HDDL、RCDL、DLHD家系在存活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筛选出的具有优势的交配组合,可作为皱纹盘鲍生产上种苗来源的参考,也为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皱纹盘鲍新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茂林  苟才明  杨荣志  吴全一  蒲雪莉  贺玉兰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会霞  田岗  王玉文  刘鑫  刘红  
【目的】探讨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为筛选亲本材料、组配优异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6个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和10个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组配60个组合,2017年种植6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通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初步鉴定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用4个母本(谷3A、晋29A、51A和910A)、7个父本(K34、M22、K650、K154、K410、K391和K47)组配的7个优势组合。2018年种植7个优势组合及其亲本,测定其10个农艺和产量性状(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长、穗粗、穗重、粒重、千粒重、出苗至抽穗的天数和小区产量),对杂交种与亲本在相同性状上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并对父母本各性状与杂交种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杂交种在穗茎长、抽穗期上有超亲优势,在穗长上超亲优势明显;杂交种与亲本的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种与母本在株高、抽穗期、穗长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1、0.9117和0.8263,前两项达极显著水平;杂交种与父本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7、0.9618、0.8234、0.7770和0.8404,其中在株高上达极显著水平;母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7、0.5439和0.4436,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8、0.4642和0.3487,母本的穗长与杂交种的单株穗粒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98;父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和穗粗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6、0.4598、0.3367和0.5348,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8、0.4253、0.3659和0.4236,父本分蘖数与杂交种单株穗重、穗粒重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父母本与杂交种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对亲本这些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杂交组合的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而选育出优异高产杂交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洪贤  
对几种淡水养殖水产品的污染状况分别在 4月份和 8月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4月份刚开河的鱼类 ,体内药物含量种类少、含量低 ,而 8月份测定的同样几种鱼类 ,体内药物的含量种类有所增加 ,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都远远低于国家渔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同时提出了彻底解决水产品污染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丹   赵存鹏   刘素恩   郭宝生   王凯辉   耿军义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出适合河北气候及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对本单位杂交获得的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50%~32.37%。其中,单盘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37%,变异幅度为16.77~113.78 g。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2.50%。产量与百粒质量、单盘粒数、单盘粒质量、籽粒容重、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百粒质量、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盘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分成4个主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籽粒性状因子、产量因子、生育期和形态因子、籽粒容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1.939%。卡方距离为1.05时,39份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3份材料,与主成分分析散点图的第Ⅰ类群特点相同,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优良。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在高产油用向日葵选育过程中,从选择潜力来看,应重点考虑单盘粒质量、单盘粒数、盘径、株高、百粒质量等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素萍  安玉麟  聂惠  李巧枝  于海峰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产量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呈显著正相关,并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控制;千粒重以加性方差和一般配合力方差为主;籽仁率、单盘粒数2个性状的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结实率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一般配合力控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海涛  张彪  林勇  叶国成  陈宛秋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除倒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穗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除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经济性状-单穗粒重与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穗长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除倒伏与穗位高和穗长关系密切.说明在四川省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单穗粒重高,抗倒,生育期适当偏长,百粒重较高的长穗、多行型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  朱新平  陈永乐  刘毅辉  谢刚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斑鳜与翘嘴鳜、翘嘴鳜与杂交鳜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对可数性状和框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杂交鳜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父本斑鳜,在头部和尾部继承了更多翘嘴鳜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