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4)
- 2023(6398)
- 2022(5767)
- 2021(5344)
- 2020(4925)
- 2019(11659)
- 2018(11944)
- 2017(24939)
- 2016(13553)
- 2015(15380)
- 2014(15855)
- 2013(16051)
- 2012(15525)
- 2011(14276)
- 2010(14506)
- 2009(13940)
- 2008(14099)
- 2007(12936)
- 2006(11342)
- 2005(10377)
- 学科
- 济(59197)
- 经济(59138)
- 管理(35728)
- 业(35377)
- 方法(29860)
- 数学(27166)
- 数学方法(26984)
- 企(25715)
- 企业(25715)
- 农(18471)
- 中国(16861)
- 财(15190)
- 贸(13914)
- 贸易(13910)
- 易(13551)
- 制(12943)
- 农业(11593)
- 学(11255)
- 银(10820)
- 银行(10788)
- 业经(10707)
- 行(10334)
- 地方(9846)
- 融(9456)
- 金融(9454)
- 和(8662)
- 务(8140)
- 财务(8123)
- 财务管理(8093)
- 体(8050)
- 机构
- 大学(206197)
- 学院(205912)
- 济(89488)
- 经济(87670)
- 管理(76964)
- 研究(70362)
- 理学(65791)
- 理学院(65103)
- 管理学(64131)
- 管理学院(63760)
- 中国(54893)
- 京(43656)
- 财(42777)
- 科学(42682)
- 农(39539)
- 所(37457)
- 财经(33957)
- 研究所(33820)
- 中心(32070)
- 业大(31649)
- 农业(31640)
- 江(30686)
- 经(30603)
- 经济学(27990)
- 北京(27988)
- 范(25843)
- 经济学院(25621)
- 师范(25591)
- 财经大学(24969)
- 州(24464)
- 基金
- 项目(126809)
- 科学(97642)
- 研究(92054)
- 基金(90657)
- 家(79042)
- 国家(78375)
- 科学基金(64777)
- 社会(57478)
- 社会科(54388)
- 社会科学(54368)
- 省(49380)
- 基金项目(48017)
- 教育(42228)
- 划(41831)
- 自然(41085)
- 自然科(40015)
- 自然科学(39999)
- 自然科学基金(39268)
- 编号(38780)
- 资助(38228)
- 成果(32061)
- 部(29225)
- 重点(28672)
- 发(27760)
- 课题(26105)
- 创(25466)
- 科研(24543)
- 教育部(24527)
- 创新(23934)
- 人文(23741)
- 期刊
- 济(100148)
- 经济(100148)
- 研究(61823)
- 农(36015)
- 中国(35369)
- 学报(32970)
- 财(31879)
- 科学(28940)
- 管理(25791)
- 农业(24363)
- 大学(23980)
- 学学(22723)
- 融(20835)
- 金融(20835)
- 业经(17652)
- 教育(17295)
- 经济研究(17166)
- 财经(16879)
- 技术(16457)
- 经(14456)
- 问题(14352)
- 业(12915)
- 贸(12844)
- 商业(12234)
- 理论(11487)
- 技术经济(10976)
- 统计(10790)
- 实践(10368)
- 践(10368)
- 国际(10237)
共检索到30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玉 成升魁 谢高地 刘爱民 鲁春霞 王洋洋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及其人均食物消费、粮食工业产品产量、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13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实际消费量和合理膳食结构下的理想消费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玉米、小麦和薯类以国内生产为主,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稻谷和小麦以口粮消费为主,玉米和豆类以饲料用粮消费为主,薯类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消费为主;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结余量较大,豆类结余量少;按照现有的饮食结构,只需要71%的稻谷生产量和52%的小麦生产量就能完全满足口粮需求。未来应关注稻谷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全过程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玉 成升魁 谢高地 刘爱民 鲁春霞 王洋洋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及其人均食物消费、粮食工业产品产量、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13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实际消费量和合理膳食结构下的理想消费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玉米、小麦和薯类以国内生产为主,大豆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稻谷和小麦以口粮消费为主,玉米和豆类以饲料用粮消费为主,薯类以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消费为主;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结余量较大,豆类结余量少;按照现有的饮食结构,只需要71%的稻谷生产量和52%的小麦生产量就能完全满足口粮需求。未来应关注稻谷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全过程监管以及资金和技术支持,其他用途或品种的粮食生产应由市场主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且进口市场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运用进口依赖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后发现,我国大豆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美国和巴西;我国大米进口2011年以前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泰国和越南,2011年以后则暂不存在该类风险;我国玉米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我国小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要粮食品种 进口依赖性 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关键词:
粮食 品种结构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文章通过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构优化指数等5个指标,对中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个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进口市场结构变动程度及变动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稻谷比较优势逐年下降,玉米和大豆的比较劣势进一步凸显,小麦比较劣势明显但有所改善;4个粮食品种的进口来源高度集中,稻谷、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而小麦的进口市场结构则呈现出恶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稻谷、玉米和大豆进口市场结构的优化过程较不稳定,且3个品种的进口市场结构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同时,玉米进口市场结构在近五年已由优化趋势转为劣化趋势。
关键词:
粮食 比较优势 进口市场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秀兰 许可
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波动因素的准确把握,是政府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进而保障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本文基于我国小麦和稻米批发市场价格月度数据,运用ARDL模型,从传统供需因素和金融化因素两个层面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供需基本面依然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重要力量;金融化因素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开始凸显,其中国内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对小麦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国外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对稻米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供需基本面,也要对金融化因素进行引导和调控,避免粮食品种金融化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金融化 价格波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文智 武拉平
利用VEC模型对1997-2011年我国粳米、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价格与CPI的月度数据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主要粮食价格和CPI存在协整关系,在协整方程中小麦和玉米与CPI的关系为正向,而粳米的价格与CPI的价格为负向;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方程反映出来的粮食价格和CPI的短期关系中,CPI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粮食价格,但CPI的变化则更多受自身波动影响,粮价对其影响不显著,粮价和CPI的Granger检验验证了粮价和CPI的短期相互关系。因此要引导居民避免因为CPI变动形成的预期对粮价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CPI VEC模型 协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汪险生 何如海
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及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探讨了重心演变规律,凝练了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经济结构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向北移动,年均移动距离28.03 km。分品种来看,稻谷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向东北移动;玉米和大豆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在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来回移动,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小麦的生产重心变化规律为稳定徘徊。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波动程度显著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玉米、稻谷、大豆、小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198 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 ,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 ,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 ,特别是 2 0 0 0— 2 0 0 3年间 ,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 ,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 ,2 0 0 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 ,到 2 0 2 0年大概需要近 6亿吨原粮 ,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 ,国内粮食产量的增长可以做到供需基本平衡。但从总体上看 ,中国今后基本上是粮食净进口格局 ,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如果适当增加小麦和玉米的进口量...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苗世修,察志敏,黄秉信
1990年我国粮食生产在上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出人意料地获得大丰收,然而,由于供销、储运和消费环节不能适应年度性的大幅度增产,一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问题。粮食生产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大局,怎样认识当前局部地区年度性卖粮难问题和粮食供求关系问题,值得审慎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一、粮食卖难性质及原因分析 1、怎样看待“卖粮难”问题 “卖粮难”是区域性、结构性和低水平的。多年来,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逐步形成了华北黄淮海平原的小麦、玉米集中产区,东北三江平原的玉米、大豆集中产区,华南及长江中下游的稻谷集中产区,西北黄土高原的小麦、杂粮集中产区。这些区域性种植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陈建琼
我国2000年起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通过模拟税费改革的不同力度和水平,分析了农业税费改革对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的成本构成和竞争力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我国主要粮食产品成本的逐步降低,从成本的比较劣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关键词:
农业税费 农产品成本 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冬竹
我国是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进口位居全球第一;小麦、稻谷、玉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豆单产明显偏低;人多地少,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成本普遍高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尤其人工成本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安全 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支道隆
一供求失衡的形成.社会产品产值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各部门和居民的收入.全社会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每一元货币都代表着可供消费和使用的社会最终产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生产额与已经实现的国民收入使用额总是平衡的(撇开进出口因素不谈).但加入了财政和银行信贷因素以后,如果一部分货币没有物资保证(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社会上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就会大于生产供应(由于社会总供给的商品价格上涨,实际上也会抵消一部分供求差额).近年来报刊文章常谈到的“国民收入超分配”就是指这种求大于供的情况.此外,信贷本身也可以派生出货币收入,因为接受贷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汤标中
有一句古老的拉丁谚语:“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是为了活着。”在古代汉语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民以食为天”。说明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需要食物,吃饭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粮食生产徘徊的情况下,人对粮食的需求与供给的问题更为突出,应予以重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