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7)
2023(3603)
2022(3168)
2021(2960)
2020(2557)
2019(5997)
2018(6246)
2017(13046)
2016(7098)
2015(8275)
2014(8503)
2013(8635)
2012(8457)
2011(7799)
2010(8072)
2009(7922)
2008(7900)
2007(7075)
2006(6558)
2005(5997)
作者
(21917)
(18046)
(17952)
(17282)
(11767)
(8656)
(8407)
(6989)
(6831)
(6454)
(6093)
(6014)
(5814)
(5790)
(5710)
(5484)
(5364)
(5315)
(5294)
(5191)
(4514)
(4403)
(4309)
(4133)
(4065)
(4032)
(4026)
(3957)
(3699)
(3557)
学科
(34525)
经济(34482)
管理(17534)
(15767)
中国(15131)
方法(15121)
数学(13970)
数学方法(13861)
(10471)
企业(10471)
(8067)
(7696)
(7654)
贸易(7650)
(7464)
地方(7264)
(7254)
(7018)
银行(7007)
(6778)
城市(6365)
(6282)
金融(6282)
(6061)
环境(5334)
业经(5112)
(4933)
农业(4883)
城市经济(4637)
(4569)
机构
大学(115649)
学院(113159)
(51215)
经济(49969)
管理(41564)
研究(40450)
理学(35133)
理学院(34678)
管理学(34238)
管理学院(34009)
中国(31150)
(25771)
(25456)
科学(22979)
(20614)
财经(20213)
研究所(18358)
(18243)
中心(17426)
北京(17094)
经济学(17041)
(15948)
经济学院(15612)
(15311)
(15273)
师范(15146)
财经大学(15046)
(14633)
业大(14175)
(13483)
基金
项目(68063)
科学(53418)
基金(50001)
研究(49633)
(43268)
国家(42955)
科学基金(35940)
社会(32665)
社会科(31011)
社会科学(31004)
基金项目(26613)
(24395)
教育(22332)
自然(22257)
(21773)
自然科(21725)
自然科学(21720)
资助(21285)
自然科学基金(21261)
编号(19695)
成果(16669)
(16086)
(15150)
重点(15081)
课题(13920)
教育部(13755)
国家社会(13677)
人文(13125)
(13105)
科研(12584)
期刊
(56314)
经济(56314)
研究(39863)
中国(17327)
(16505)
管理(14664)
科学(14526)
学报(14368)
(13420)
金融(13420)
(13071)
大学(10899)
问题(10571)
学学(10252)
财经(9964)
经济研究(9600)
农业(8919)
教育(8866)
(8601)
业经(8600)
(8236)
技术(7846)
国际(7015)
城市(6694)
理论(6623)
现代(6287)
统计(6185)
商业(6142)
(6132)
实践(5948)
共检索到172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城市流描述了城市的基本活动,反映城市的对外服务职能,而城市流强度则是定量描述城市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我国15个主要城市群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的分析,从城市流视角探讨我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增长情况。结果表明,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高城市流强度中心,是城市群外向服务能力和城市群综合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群,且国内较高城市流强度的城市群基本都分布于沿海和沿江的经济地带内;此外,城市群外部贡献率的高低也是城市群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升  
本文采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2005~2012年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大城市群环境技术效率平均值较低且差异大;从时间趋势看,十大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不断下降;空间分布上,东部城市群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群;技术进步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多数城市群技术效率恶化;互联网、人力资本、财政支出、环境规制水平、研发投入、经济密度等变量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两个变量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顺忠  
分析各类地区软件产业的特点,找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用对应分析技术将各个城市的软件产业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各个城市软件产业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相对技术开发能力的赢利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向育  
提升城市群物流、人口和经济系统耦合度,是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评估了我国13个主要城市群物流系统、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协同度,实证检验了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除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外,我国其余城市群物流、人口和经济系统耦合度较差,仍有较强的上升空间。物流-人口-经济系统耦合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因此,需统筹国内国际发展需求,强化现代物流支撑能力,同时要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发挥好物流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杰  张文新  张锦宗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国家战略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亟需调整、优化和升级,而目前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从城市群经济的层面对战略产业的布局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航空产业为例,对战略产业在我国当前主要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琳  刘莹  
结合DEA静态分析与Malmqui st指数动态分析对2000-2012年中三角和长三角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估与比较。依据模型的前沿面分析、绿色效率贡献率分析、绿色效率得分及变异系数分析,得出结论:中三角的绿色效率明显低于长三角,且二者差距呈扩大之势;中三角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阶段,绿色增长极尚未形成;长三角处于较高水平的非均衡发展阶段,绿色增长极已形成,且已产生较明显的扩散效应;中三角与长三角省会城市的绿色效率均较低,绿色转型是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力武  罗瑞芳  
本文以我国14个主要城市群的数据为样本,以网络组织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网络状况的物质内容对其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成员城市的独立性和自学习性、城市群网络整体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以及网络内部的连通性五个维度来度量网络状况的物质内容。结果表明,除了成员城市的独立性妨碍城市群整体经济增长,其他四个因素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夏杰长  
在廓清文化产业竞争力概念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最后,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要点所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然  刘波波  
本文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提出以"高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度量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计算并比较分析了我国包括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部分重要的非省会城市在内的16个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学鑫  张竟竟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两位数制造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及9地市10年间地方专业化指数、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并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城市群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以下特征: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许多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中原城市群地方专业化行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较长三角城市群小;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伟  金晓斌  张志宏  韩娟  项晓敏  周寅康  
为探索中国典型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结构与布局状况、发展及功能分工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09-2013年制造业用地出让数据,通过区位熵、耦合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5个典型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分布特征以及城镇体系耦合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各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差异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新增制造业发展较为均衡;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发展协调性仍有待提升。(2)新增制造业各行业用地在5个城市群中均呈现出一定的集聚特征,其中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倾向布局在城市群边缘区及城市低等级区;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多集中在核心城市及高等级区。(3)各城市群内部新增制造业用地市场化机制作用较为充分,地价呈现随等级提升而递增的趋势;城市群核心区市场活跃度较低而骨干区较高。相关结论可为城市群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以及制定不同等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军  
城市群是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优化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七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六大重点城市群的城市营商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之间城市营商环境差距较大,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相对较高;同时,部分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差距也较大,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差距最大。分项指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城市多数指标均大幅度优于其他城市群,但相应城市之间的两极分化程度也更为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城市群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城市群的营商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角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实现"一城市群一策"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昊   祝志勇  
文章构建包含协同发展、发展动能、发展结构、发展可持续性与发展成果共享五个维度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方法对我国9个城市群2007—2019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9个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差距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递减的态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总体协同性较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是群间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艳华  熊柴  王俊沣  刘春雨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发展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海西城市群人口总量、人口城乡分布和人口素质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发现当前海西城市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人口集聚能力不足,且集聚趋势减弱;其二,城镇化进程乏力;其三,缺乏核心大城市;其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章认为,海西城市群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培育厦门为核心城市,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的交通,加强中高等教育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裘丽岚  
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例,按照行政区划、城市人口规模并运用波士顿矩阵方法对城市群内部城市进行分级,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城市群内的成都市是明星城市,其他主要城市绵阳、德阳、眉山和资阳是瘦狗城市,没有现金牛城市,说明城市群整体实力不强;没有问题城市,等级出现断层,说明城市分级出现两极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波士顿矩阵不仅考虑了双重指标,而且把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得出的分级结论更全面可靠,是城市群内部城市分级的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可以作为城市群细化城市间关联性研究的起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