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8)
2023(13695)
2022(11717)
2021(10693)
2020(9016)
2019(20951)
2018(20869)
2017(40568)
2016(21855)
2015(24825)
2014(25257)
2013(25313)
2012(24461)
2011(22282)
2010(22875)
2009(21520)
2008(21666)
2007(19866)
2006(17671)
2005(16322)
作者
(65931)
(54890)
(54749)
(51883)
(35015)
(26256)
(25079)
(21318)
(20670)
(19616)
(18607)
(18320)
(17522)
(17497)
(17065)
(16899)
(16541)
(16287)
(15859)
(15706)
(13849)
(13553)
(13345)
(12461)
(12453)
(12397)
(12287)
(12163)
(11098)
(11068)
学科
(102959)
经济(102862)
(62804)
管理(62410)
(50029)
企业(50029)
方法(39384)
中国(33617)
数学(33181)
数学方法(32927)
(28810)
地方(28209)
业经(23983)
(21641)
技术(21498)
(19757)
农业(19209)
(19125)
贸易(19108)
(19018)
(18442)
(17961)
银行(17928)
(17334)
(17011)
金融(17008)
(15706)
环境(15230)
地方经济(15185)
(15099)
机构
学院(328247)
大学(327226)
(139588)
经济(136474)
管理(123093)
研究(115775)
理学(104163)
理学院(102872)
管理学(101373)
管理学院(100700)
中国(88022)
(71006)
科学(69143)
(64824)
(59404)
(54091)
研究所(53256)
中心(52405)
(52040)
财经(50483)
业大(45897)
北京(45873)
(45619)
(45374)
师范(45205)
经济学(42900)
农业(42278)
(42158)
(41358)
经济学院(38782)
基金
项目(205522)
科学(161543)
研究(154300)
基金(145347)
(125287)
国家(124142)
科学基金(105599)
社会(98028)
社会科(92953)
社会科学(92929)
(82930)
基金项目(77484)
教育(70279)
(69180)
自然(64977)
编号(63448)
自然科(63425)
自然科学(63409)
自然科学基金(62269)
资助(58215)
成果(52909)
(50569)
(46941)
重点(46596)
课题(45352)
(45274)
创新(43149)
发展(41306)
(40649)
国家社会(39609)
期刊
(164353)
经济(164353)
研究(104559)
中国(69911)
(50471)
(47984)
管理(47178)
学报(46505)
科学(45066)
教育(39779)
大学(35170)
农业(34081)
(33890)
金融(33890)
学学(32698)
技术(29367)
业经(28452)
经济研究(25779)
财经(24931)
问题(23836)
(21632)
(18702)
(18449)
技术经济(18175)
商业(16939)
科技(16731)
图书(16100)
现代(15863)
国际(15570)
理论(15524)
共检索到512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正峰  陈刚  尹涛  
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公共基础4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个主要城市2015—2019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发现: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且波动增长态势,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但各城市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提出从培育文创品牌、增强民间投资活力、梳理文化资源以及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红麟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模式优化对于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提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中国17所主要城市2005-2017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识别出城市科技发展模式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主要城市近十二年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整体追赶型城市群体分化和科技发展方向两极化;大部分城市已形成通过扩大科技投入规模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国臣  果永宽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强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提高创造型、应用型和基础型三种类型文化生产力水平,发挥好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张力大、面临突破性机遇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料的生产,科学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消费两个要素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夏杰长  
在廓清文化产业竞争力概念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最后,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要点所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东  
"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民俗文化发展的产业链,重塑了民俗文化产业的相关格局,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还反过来对民俗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多的成本价值创新和效用价值创新的要求。蓝海战略以产业的价值创新为基础,借助"互联网+"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寻找新的市场边界。文章揭示基于蓝海战略的"互联网+"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机理,满足民俗文化产品更多差异化需求和解决民俗文化产品供给中的成本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借助蓝海战略的相关理论,利用好互"互联网+"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要求,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兴龙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方向,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由于文化产业自身一些特殊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并不通畅,制约了文化产业实力提升。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系统阐释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并就如何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丹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但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应当充分辨析版权制度和政府资助两项政策工具的价值目标和功能缺陷,结合市场特征和产业现状选择合适的机制。为适应当前文化产业格局和数字技术发展,建议完善政府资助,理顺政府资助引导与版权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创新驱动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兴龙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方向,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由于文化产业自身一些特殊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并不通畅,制约了文化产业实力提升。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系统阐释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并就如何实现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楠   惠宁  
文章借助CRITIC-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对影响效应特征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地提高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边际提升效应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递增,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先增后减。同时,这种提升效应具有非均衡性,在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四个维度中,仅对创新和共享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三大地区中,对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效果最强,而对中部地区未见显著影响;在空间上,对本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向作用显著,而对关联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顺忠  
分析各类地区软件产业的特点,找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用对应分析技术将各个城市的软件产业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各个城市软件产业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相对技术开发能力的赢利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静晓  李慧  
城市的资源—结构—功能协调互激发展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优化路径。本文提出城市的资源基础差异、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制约城市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实现。通过城市资源基础的准确定位和合理规划,延续其城市发展的历史内涵,优化并调整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使城市居民共享城市经济发展成果,满足个体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秦健博  石自忠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谷物、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总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稳步提升,很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补充国内农产品结构性供需缺口业已成为客观现实。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面临的国内外风险与压力不断增大。[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农产品进口现状,研判未来农产品进口趋势,最后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结果]当前,在保持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口呈持续增长态势;进口结构有所调整,大豆占进口农产品的份额最大;进口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市场集中度高的现实未得到转变。未来,在国内市场供需“紧平衡”且国内生产竞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进口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进口空间尚存,但须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结论]应理性看待中国农产品进口这一客观形势,坚持适度安全原则,进一步夯实国内农产品供给保障基础,加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力度,增强不确定性因素应对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袭著燕  蒋红彬  龙蓉  
产业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体现。文章利用1999—2009年鲁粤苏浙4省高技术产业及4个分行业的统计数据,分别测度各省产业创新中技术进步因素对产业产值增加的贡献以及产业创新中的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东、广东、江苏、浙江产业创新共同之处是依靠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不重视技术消化吸收,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都偏低。这说明我国企业学习吸收能力还不强,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产出尚不能满足企业技术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