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6)
2023(9001)
2022(7883)
2021(7180)
2020(6420)
2019(15184)
2018(15008)
2017(30992)
2016(16509)
2015(19202)
2014(19506)
2013(19691)
2012(18755)
2011(17108)
2010(17188)
2009(16462)
2008(16709)
2007(15132)
2006(13367)
2005(12272)
作者
(49877)
(41653)
(41430)
(39920)
(26625)
(20035)
(19270)
(16082)
(15721)
(14840)
(14119)
(13955)
(13330)
(13233)
(13054)
(13051)
(12707)
(12237)
(12096)
(12032)
(10341)
(10303)
(10187)
(9559)
(9464)
(9284)
(9279)
(9277)
(8443)
(8240)
学科
(77258)
经济(77182)
(48380)
管理(47627)
方法(41851)
数学(38374)
数学方法(38149)
(37643)
企业(37643)
(21464)
银行(21319)
(20974)
(20882)
中国(20486)
(20075)
(19919)
(16488)
贸易(16479)
(15906)
(15711)
金融(15709)
业经(14407)
(13063)
农业(12983)
(12933)
财务(12915)
财务管理(12876)
地方(12766)
(12415)
制度(12409)
机构
大学(254026)
学院(251227)
(112850)
经济(110648)
管理(98620)
理学(84452)
理学院(83614)
管理学(82569)
研究(82317)
管理学院(82106)
中国(70003)
(54450)
(52717)
科学(47177)
财经(43715)
(43447)
(41763)
(39674)
中心(39303)
研究所(37592)
(37448)
经济学(36695)
业大(36090)
农业(34751)
经济学院(33623)
北京(33494)
财经大学(32667)
(30299)
(29896)
师范(29611)
基金
项目(159404)
科学(125618)
基金(117880)
研究(115693)
(101863)
国家(101094)
科学基金(86244)
社会(75437)
社会科(71796)
社会科学(71775)
基金项目(62216)
(60876)
自然(54734)
教育(53681)
自然科(53451)
自然科学(53436)
自然科学基金(52520)
(51656)
资助(50161)
编号(46333)
(37584)
成果(37529)
重点(35911)
(34128)
(32938)
教育部(32530)
国家社会(31695)
人文(31485)
课题(31315)
科研(31028)
期刊
(117745)
经济(117745)
研究(77953)
中国(42728)
(41413)
(38396)
金融(38396)
(37946)
学报(37171)
科学(34010)
管理(33859)
大学(28010)
学学(26575)
农业(24073)
财经(22779)
技术(20419)
经济研究(20105)
教育(19615)
(19408)
业经(19049)
问题(16819)
(15588)
理论(14323)
技术经济(13909)
统计(13856)
商业(13441)
(13004)
国际(12958)
实践(12894)
(12894)
共检索到375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小渝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改和上市的成功,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全部完成,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在数据包络法(DEA)的基础上,通过对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运用,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5-2009年期间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并进一步对生产效率的变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整体上综合效率相对偏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效率上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生产力提升迅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生产力的提升尤为明显;我国对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如何加强管理,提升规模效率将会是四大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鑫  顾晓安  姚必华  
本文通过对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11家银行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有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从长期看,各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显示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与我国银行业的同质化特征相符。但从短期来看,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收敛与发散交替变化的特征,反映了环境变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各银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爱华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方法与受限因变量回归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商业银行效率显著低于中西部;政府干预程度、企业经营状况与金融程度是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区域影响因素,且不同区域其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录军  曹廷求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率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集中型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股权结构的集中,银行效率呈现出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规模的扩大也对银行效率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金岭  
文章利用DEA-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我国16家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年的生产力变化情况以及各企业情况进行了估算及指数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生产力效率在三年间指标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从指标分解上看,技术进步变动和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成为影响我国银行业生产力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元态  黄海林  吴志远  
本文采用DEA的基本模型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4年和2005年的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规模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总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资产规模是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市场份额与银行效率呈正相关,商业银行规模过小或规模过大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同时存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洋  任建华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提出了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的指标体系,并结合2001年到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灵华  薛晶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十二家主要商业银行2004—2006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玲玲  李西新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应对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随机边界成本函数首次实证研究了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及其战略投资者的成本无效率水平。实证结果发现,虽然在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和战略投资者的成本无效率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但是战略投资者的成本管理水平普遍较高,有前者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从成本无效率变化的趋势看,中国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在逐年改善,与战略投资者的成本效率有收敛的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滨  
本文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指出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方  冷牧  
选取我国具代表性的11家商业银行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尚未对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下降,但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将进一步加强。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小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竞争的局面中,相对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金林  包友梅  
本文以中国27家有外资参股的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着重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四个方面分析外资参股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动态影响,并以定量分析结论为基础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关于银行业效率的研究是近20年来国际金融界和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银行业的大量合并,巨型合并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越来越为各方人士所关注。为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第一次对我国三类商业银行1997-2001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测度了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指出了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2.对各家银行进行了效率排序,为银行业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3.计算出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效率,回答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4...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晨  
首先,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2~2009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其中中国农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指数值最低,而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普遍较高。接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率、市场集中度、不良贷款率、资产比和中间业务比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有显著影响。最后,分别从宏观、行业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就提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段丙蕾  陈冠霖  
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建立具有逆周期性的动态拨备制度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共识。2011年我国银监会正式颁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动态拨备制度。然而随着经济下行、结构转型,拨备监管受新常态影响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根据变化适度调整拨备监管标准成为了监管部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本文从经济新常态对动态拨备制度的影响入手,进一步通过指标数据分析动态拨备制度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状,发现存在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压力较大,贷款拨备率未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完善拨备监管指标和贷款分级制度、完善监管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