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2085)
- 2022(10662)
- 2021(10173)
- 2020(8610)
- 2019(19998)
- 2018(20400)
- 2017(40473)
- 2016(21901)
- 2015(24727)
- 2014(24967)
- 2013(25024)
- 2012(23188)
- 2011(21105)
- 2010(21342)
- 2009(19698)
- 2008(19332)
- 2007(17205)
- 2006(15500)
- 2005(13595)
- 学科
- 济(92388)
- 经济(92291)
- 业(67014)
- 管理(58894)
- 农(47937)
- 企(44946)
- 企业(44946)
- 方法(40552)
- 数学(35750)
- 数学方法(35417)
- 农业(31628)
- 中国(25255)
- 业经(23228)
- 财(21207)
- 制(19758)
- 学(18474)
- 地方(18438)
- 贸(18331)
- 贸易(18322)
- 易(17915)
- 银(15101)
- 银行(15059)
- 行(14427)
- 体(13840)
- 技术(13778)
- 环境(13354)
- 发(13260)
- 融(13200)
- 金融(13199)
- 策(13142)
- 机构
- 学院(319734)
- 大学(318837)
- 济(131998)
- 管理(129620)
- 经济(129244)
- 理学(112827)
- 理学院(111688)
- 管理学(109977)
- 管理学院(109425)
- 研究(105813)
- 中国(80793)
- 京(67717)
- 农(67356)
- 科学(65099)
- 财(58653)
- 所(53384)
- 业大(53109)
- 农业(51784)
- 研究所(48489)
- 中心(48297)
- 财经(47208)
- 江(45978)
- 经(42948)
- 北京(42753)
- 范(41170)
- 师范(40832)
- 经济学(38242)
- 院(37503)
- 州(37216)
- 经济管理(36215)
- 基金
- 项目(214884)
- 科学(168457)
- 研究(159913)
- 基金(155504)
- 家(134598)
- 国家(133420)
- 科学基金(114032)
- 社会(100075)
- 社会科(94447)
- 社会科学(94421)
- 省(84068)
- 基金项目(83504)
- 自然(73392)
- 教育(71650)
- 自然科(71588)
- 自然科学(71573)
- 自然科学基金(70310)
- 划(69799)
- 编号(67231)
- 资助(63988)
- 成果(54356)
- 部(48307)
- 重点(47374)
- 发(46736)
- 课题(44724)
- 创(44060)
- 创新(41067)
- 教育部(40902)
- 科研(40689)
- 人文(40486)
- 期刊
- 济(148460)
- 经济(148460)
- 研究(94962)
- 农(68090)
- 中国(57061)
- 学报(49997)
- 科学(46929)
- 农业(46345)
- 管理(43688)
- 财(40527)
- 大学(38409)
- 学学(36442)
- 教育(31279)
- 融(30992)
- 金融(30992)
- 业经(29538)
- 技术(26405)
- 财经(22219)
- 经济研究(21724)
- 问题(21499)
- 业(21479)
- 经(18798)
- 理论(16939)
- 技术经济(16236)
- 版(15741)
- 实践(15593)
- 践(15593)
- 图书(15507)
- 科技(15323)
- 现代(15133)
共检索到466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慧 翟雪玲 徐雪高 谭智心 张照新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已由供求基本平衡转为供求趋紧,国际市场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油料自给率较低且生产难以大幅增加,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难以逆转;棉花"大进大出"格局或将维持,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未来保证我国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的重点包括:主要谷物必须坚持基本自给,国际市场作为必要补充;油料产业重点在于保护农民种植收益和本土油脂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合理调整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棉花产业关键在于稳定国内生产,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关键词:
主要农产品 结构平衡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振亚 高明杰 李全新 张晴 罗其友
科学估算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对于调整农业规模与结构,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确定的我国各类食物的消费标准,结合各类食物的可食用率和各类农产品的技术经济参数,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对于2012年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进行了估算,并与2012年我国各类农产品的供给量进行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豆及坚果类、畜禽肉类、蔬菜、谷物薯类及杂豆类都超过了我国平衡膳食条件下的最高需求量,尤其是畜禽肉类和蔬菜的需求量,这两类农产品的产量分别是膳食需求最高量的2.39倍和2.58倍,我国鱼虾和奶类及奶制品供应不足,尚未达到平衡膳食需求的最低标准,蛋...
关键词:
农产品 平衡膳食 需求 测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 童泽圣
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是认识农产品价格产生机理及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方法的重要来源,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联系入手,采取定性阐述和链合模型(MCM)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产品价格在各环节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从产供销一体角度探寻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对得出结论进行评价,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本文全面系统地按耕地播种面积当量计算我国重要农产品缺口,分析了重要农产品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平衡进行模拟,提出了开放条件下实现重要农产品供需战略平衡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切实加强对我国农业的支持、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合理保护、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对大宗农产品贸易的掌控能力。
关键词:
农产品 生产 贸易 平衡 产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河 王为农 蓝海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惊雷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升值,相对于农产品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在不断变化,来自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压力逐渐显现。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除了棉花,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较强的相关性之外,从农产品进口总体来看,无论在长期或短期内,汇率变动的进口效应是不确定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克明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呈下降趋势,未来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更有结构性、区域性不平衡及国际市场调剂国内市场难度增大形势,农产品价格进入频繁波动期且价格快速上升,同时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市场主体发育不平衡,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调控措施不完善。未来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允许价格合理上涨,重点促进生产发展,防止供给波动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连贵 刘登高
通过对1980年至1993年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变化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突出的问题是:1990年以来农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粮食生产货币收入不能够抵偿物资费用支出,陷入低谷;棉花效益也迅速下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季焜 马恒运
对于大米、猪肉、牛肉、禽肉、禽 蛋、水果及蔬菜来说,它们不但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农产品,而且它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其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应为这些农产品的离岸价。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是我国的主要进口农产品,近年来尽管玉米价格下降,但国内玉米价格还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并且玉米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所以其相应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应为这些农产品的到岸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云凤 冯瑞雪 郭天宝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的虚拟土地进口量的变化趋势以及虚拟土地的进口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五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食用油籽,虚拟土地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进口总量呈上升趋势,而食用油籽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食用油籽虚拟土地进口效率最高。进而探讨出合理的农产品进口规模与结构,为我国调整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雪 孙才志
通过构建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区际间流量关系矩阵,估算2007-2010年我国国内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量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和黄淮海是我国虚拟水的最主要调出区,东南和华南是最主要的调入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流动趋势仍然是由贫水的北方流向富水的南方地区。为定量研究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采用PLS模型从人口、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科技和文化、交通、虚拟水增量及虚拟水净流量等8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通过农业资源影响虚拟水增量进而影响虚拟水的流动;经济主要是通过交通及技术和文化影响虚拟水的流动;虚拟水流动会反作用于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淑艳 谢高地 陈文辉 郭红
生态足迹是追踪和评价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对自然依赖与影响的有效工具。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向中观产业部门与微观产品扩展,但面临着生态足迹系数匮乏的制约。研究综合运用生命周期理念、物质流分析技术与生态足迹模型,根据2010年中国平均生产效率,核算了近80种农产品离开生产系统时的生态足迹,并采用消费品-土地利用矩阵的形式详细地呈现其生态足迹组分信息。核算得到的农产品生态足迹系数反映了产品生产的生态效率与生态影响,为在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区域等不同尺度上核算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生态足迹提供了基础参数。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农产品 生态效率 生产足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