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8)
- 2023(5943)
- 2022(5470)
- 2021(5142)
- 2020(4840)
- 2019(11419)
- 2018(11696)
- 2017(24288)
- 2016(13404)
- 2015(15676)
- 2014(16209)
- 2013(16432)
- 2012(15881)
- 2011(14517)
- 2010(14882)
- 2009(14340)
- 2008(14650)
- 2007(13506)
- 2006(11924)
- 2005(10934)
- 学科
- 济(59857)
- 经济(59797)
- 业(36150)
- 管理(35596)
- 方法(30017)
- 企(27264)
- 企业(27264)
- 数学(27035)
- 数学方法(26824)
- 农(17268)
- 中国(16870)
- 财(15632)
- 贸(13672)
- 贸易(13667)
- 制(13383)
- 易(13344)
- 学(12256)
- 银(11291)
- 银行(11265)
- 农业(10860)
- 行(10775)
- 业经(10650)
- 地方(10463)
- 融(10020)
- 金融(10018)
- 和(9142)
- 务(8918)
- 财务(8893)
- 财务管理(8862)
- 企业财务(8319)
- 机构
- 大学(209944)
- 学院(207510)
- 济(89654)
- 经济(87783)
- 管理(77438)
- 研究(71153)
- 理学(65904)
- 理学院(65166)
- 管理学(64161)
- 管理学院(63764)
- 中国(55235)
- 京(44941)
- 财(43621)
- 科学(42844)
- 所(37853)
- 农(36712)
- 财经(34559)
- 研究所(34066)
- 中心(32473)
- 江(31448)
- 经(31054)
- 业大(30846)
- 农业(29294)
- 北京(29163)
- 经济学(28297)
- 范(26701)
- 师范(26433)
- 经济学院(25870)
- 财经大学(25464)
- 州(25172)
- 基金
- 项目(126193)
- 科学(96985)
- 研究(92520)
- 基金(89804)
- 家(77941)
- 国家(77305)
- 科学基金(63852)
- 社会(57045)
- 社会科(53950)
- 社会科学(53931)
- 省(48619)
- 基金项目(47462)
- 教育(43008)
- 划(41636)
- 自然(40320)
- 自然科(39281)
- 自然科学(39266)
- 编号(39005)
- 资助(38570)
- 自然科学基金(38544)
- 成果(33319)
- 部(29468)
- 重点(28711)
- 发(27663)
- 课题(26584)
- 创(25282)
- 教育部(24899)
- 科研(24522)
- 性(24108)
- 人文(23876)
共检索到310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斌 黄克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增幅之大,增速之快是十分明显的,而储蓄又与通货膨胀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储蓄问题已成为实际工作的热点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居民储蓄是居民收入除去消费后的剩余。从量上考察,其上限就是一定时期的居民收入,其下限则为零。从形态上考察,人们的储蓄可分为货币纯价值体占有和物质财富占有。就某一具体占有者而言,储蓄总量等于货币纯价值占有与物质财富占有之和,即在收入和消费一定进而储蓄量一定的情况下两者呈此长彼消变化。可见,在商品经济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尚希
在现代经济社会,储蓄对积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居民的储蓄意识、储蓄动机、进而储蓄行为都会产生异变现象,研究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对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耿敏 付昕
为了研究我国存贷款利率降低对储蓄的影响 ,我们借用微观经济学中“效用”的概念 ,当利率和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时 ,居民储蓄总额发生的变化 ,并得到储蓄曲线 (S—Y曲线 )。结合 1996年以来的有关数据 ,比较在利率降低的情况下 ,这 6年的可支配收入及储蓄总额的变化关系 ,描绘出储蓄曲线 ,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将继续增加的结论
关键词:
效用 储蓄 利率 储蓄曲线(S—Y曲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少敏 于雪
本文立足资金流量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变化走势进行梳理,并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9年以来,在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和政府部门储蓄率下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受人口老年化、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户部门储蓄率呈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上升和红利支出提高是企业部门储蓄占比下降的原因。我国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投资率较为稳定,但企业部门投资率下降导致我国投资率总体下降。由于我国储蓄率下降更为明显,储蓄-投资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关键词:
资金流量核算 投资率 储蓄率 国际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萌 杨丽梅
一、教育融资方式比较分析自1988年我国开始施行教育收费改革,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下降,生均须支付的教育费用上升。为解决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的问题,多种教育金融产品相继出现,其中教育保险或教育储蓄最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一)教育保险教育保险是指投保人通过保险公司为子女筹集教育费用的一种储蓄型险种。教育保险最先在新加坡风行。新加坡联总英康保险公司推出教育保险计划后仅两年时间,教育保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欠根 肖小玉
本文就今年二月第八次降息后,针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偏高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指出邮政储蓄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而阐述了有失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弊端;从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出发,提出了解决邮政储蓄发展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降息 邮政储蓄 利率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顺忠
分析各类地区软件产业的特点,找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用对应分析技术将各个城市的软件产业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各个城市软件产业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相对技术开发能力的赢利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软件产业 对应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民
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监管专业化效率的基础条件之一 ,但由于西方国家实践中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成为金融监管体系中颇有争议的政策性议题。评价储蓄保障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只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参照体系 ,并运用比较制度分析工具 ,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作为正式制度的存款保险制度与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客观存在着的政府与储户之间的隐性保险合约相比较 ,在实现保证金融稳定等同样目标的前提下 ,存款保险制度的成本更低 ,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 ,处于转轨与开放中的中国金融体系 ,应该建立作为正式制度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替代隐性存款保险合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华 孙学光
本文在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收入、利率、通货膨胀以及预防性动机与居民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最大,利率影响最小,通货膨胀居中。而预防性动机则是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和通货膨胀而影响储蓄水平。同时,收入、通货膨胀及预防性动机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利率对二者的影响相差不大。
关键词:
居民储蓄存款 误差修正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克书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居高不下,且呈高速增长之势,而经济投资、生产却资金短缺,消费需求也严重不足,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局面。通过索洛模型和我国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适当的居民储蓄率。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储蓄率 消费 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华桂宏 成春林
资本形成是指从社会储蓄的动员经由投资而使物质资本存量增加的动态过程。本文着重对FDI(外国直接投资 )影响我国储蓄和投资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FDI对我国国内储蓄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挤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可分为联系效应和挤出效应
关键词:
FDI 资本形成 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连续七次降息能拉动国内总需求吗?本文通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居民储蓄存款理论函数和计量模型。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制约: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本文利用1979~1997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计量模型。由于偏回归系数与变量的原有单位都有直接的联系,单位不同,彼此不能直接比较,因而用Beta系数方法,分析了四个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同时,本文用弹性分析方法,测度了储蓄存款额对各个解释变量的敏感性:国民收入和物价指数呈现强弹性,银行名义存款利率的弹性较弱,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的弹性极弱。
关键词:
存款额 存款利率 可支配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使用Park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命周期假说 半参数协整 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云赟
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动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储蓄率,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安兰.阿沃班克等(AlanJ.Auerbachetal,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国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民储蓄率与总和生育率成反比,与少儿抚养比成反比,与老年抚养比成正比,与城镇化率成反比。但是总和生育率和城镇化率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大,总和生育率调整到0.6或者3.1时,国民储蓄率的变动幅度也才2个百分点;即使2050年时完全城镇化,储蓄率只下降1.5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