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5270)
2022(13129)
2021(12309)
2020(10204)
2019(23499)
2018(23787)
2017(45326)
2016(25042)
2015(28482)
2014(28898)
2013(28480)
2012(26769)
2011(24410)
2010(24788)
2009(22809)
2008(22297)
2007(19782)
2006(17840)
2005(16113)
作者
(75630)
(62273)
(61996)
(58798)
(39625)
(29708)
(28293)
(24556)
(23827)
(22499)
(21196)
(21041)
(20097)
(19921)
(19282)
(19263)
(18425)
(18398)
(17868)
(17867)
(15715)
(15552)
(15070)
(14212)
(14014)
(14009)
(13959)
(13868)
(12705)
(12430)
学科
(102562)
经济(102444)
管理(68871)
(64634)
(51217)
企业(51217)
方法(40429)
数学(34463)
数学方法(34072)
中国(32443)
(29500)
地方(27064)
(23852)
(23459)
业经(23297)
(21332)
农业(19585)
(19247)
贸易(19230)
(18604)
(18597)
银行(18557)
(17919)
(17454)
金融(17445)
理论(16938)
(16657)
环境(16569)
技术(15881)
(14896)
机构
大学(360235)
学院(359562)
(139975)
管理(137042)
经济(136561)
研究(127707)
理学(116601)
理学院(115174)
管理学(113224)
管理学院(112568)
中国(96169)
科学(80112)
(79809)
(66610)
(65855)
(62044)
研究所(59586)
中心(56735)
(54935)
业大(54323)
财经(51885)
北京(51578)
(50181)
师范(49660)
农业(48455)
(46832)
(46792)
(44816)
经济学(40646)
师范大学(39980)
基金
项目(236717)
科学(183863)
研究(174643)
基金(167546)
(146506)
国家(145225)
科学基金(122562)
社会(106425)
社会科(100583)
社会科学(100558)
(93462)
基金项目(89054)
教育(79839)
(79443)
自然(79393)
自然科(77394)
自然科学(77373)
自然科学基金(75915)
编号(73208)
资助(69031)
成果(60936)
(54149)
重点(53223)
课题(51611)
(51323)
(48517)
创新(45218)
科研(44647)
项目编号(44380)
教育部(43244)
期刊
(164195)
经济(164195)
研究(112413)
中国(76097)
学报(58274)
(57219)
科学(53388)
管理(51954)
(48339)
教育(46677)
大学(43266)
学学(40399)
农业(39633)
(34646)
金融(34646)
技术(31544)
业经(28381)
经济研究(25531)
财经(24706)
问题(22115)
(20997)
图书(20659)
(20128)
理论(18114)
科技(17633)
技术经济(16822)
现代(16779)
(16640)
实践(16574)
(16574)
共检索到552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玉文  李慧明  
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和演变对未来我国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系统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长期和重大的影响。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以系统论的方法,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背景和依据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开发区的发展侧重以稳态经济思想为指导,重点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经济效率理论为指导,限制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经济和自然资本投资理论为指导,禁止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环境价值论和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为指导的理论框架及对应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波  邓远建  黄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直接影响金融支持的方式和效率。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支持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指出中国金融支持的趋势和特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观念转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差异服务四个方面提高主体功能区规划下金融支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晓雯  曾刚  
文章介绍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探索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从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方法上,浅议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康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财税政策目标应使四类功能区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资源要素合理向目标功能区流动,引导市场主体和居民节约资源和重视环境保护。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财政政策目标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相一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马衍伟  
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指出要按照主体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金鹤  崔登峰  
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规划法律、规划机构、规划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区域规划的目标与重点,倡导规划编制主体的多元化,健全区域规划运作体系,创新协调与合作机制,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适度控制区域开发强度,鼓励区域规划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马仁锋  沈玉芳  
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区域发展范式也在不断转向,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范式、伦理公平发展范式和民生福祉发展范式3种区域发展主流范式。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及在国家级省级层面的实施便是当今中国区域发展在此趋势下的理论创新和重要实践。研究认为,区域发展范式转向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3个方面的启示:(1)主体功能区在理论上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却对人的发展和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等关注程度不够;(2)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方法论上以空间规划为主,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融入民意、赋权于民;(3)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目标取向上重视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但在规划编制及实践中对影响空间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的考虑和研究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 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围绕这一战略性思路,本课题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主体功能区概念和界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拓展、深入的研究,着力于构建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登发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现辖5个县(市区),面积7779平方公里,人口282万。2008年以来,云浮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争当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把自身放在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定位,充分发挥"主业突出、生活富足、生态优良、民风淳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穆琳  
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限制了一些生态区域的发展,导致其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这就引发了对生态补偿的潜在需求。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生态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生态产品交易来进行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召宜  朱传耿  渠爱雪  杜艳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是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方式,具有目标多元性、定位战略性、机制科学性、等级层次性、政策配套性。与传统生态补偿相比,不仅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是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科学基础,而且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区域管治理论对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施生态补偿中,应遵循注重科学、政府主导、规范有序、协商一致等原则构建生态补偿模式,为促进这一新型生态补偿的落实,需要注意:树立大局意识,引领生态补偿;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生态补偿;科学规划先行,落实生态补偿;改革财政预算,提高补偿效果;完善配套政策,协动生态补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和战略性规划。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实施评价研究亟待展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对象设计了总体框架,探讨了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分别从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分区功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规划社会影响评价4个方面,选择3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