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2)
2023(6840)
2022(5707)
2021(5480)
2020(4573)
2019(10279)
2018(10793)
2017(20263)
2016(11703)
2015(13622)
2014(13926)
2013(13460)
2012(12964)
2011(11866)
2010(12614)
2009(12082)
2008(12003)
2007(11012)
2006(10212)
2005(9596)
作者
(35098)
(28918)
(28781)
(27692)
(18457)
(13639)
(13283)
(11339)
(11004)
(10713)
(9749)
(9737)
(9390)
(9366)
(9210)
(9121)
(8575)
(8447)
(8406)
(8395)
(7792)
(7169)
(7166)
(6735)
(6726)
(6595)
(6521)
(6442)
(6042)
(5906)
学科
(42118)
经济(42049)
管理(31381)
(26156)
(20932)
企业(20932)
中国(16606)
方法(15840)
(13975)
(13318)
数学(12762)
数学方法(12557)
(12187)
(11675)
理论(11039)
(10856)
银行(10839)
(10483)
(9824)
业经(9578)
教育(9218)
(9021)
金融(9014)
(8332)
贸易(8320)
(8089)
农业(7968)
地方(7866)
(7490)
制度(7291)
机构
大学(170331)
学院(168754)
(64424)
经济(62553)
研究(60035)
管理(57711)
中国(48509)
理学(47218)
理学院(46613)
管理学(45784)
管理学院(45459)
(38726)
(36235)
科学(35278)
(30944)
(29181)
(27886)
中心(27522)
研究所(27339)
财经(26859)
北京(25544)
(24490)
师范(24190)
(23984)
(23309)
业大(22804)
(22064)
农业(21825)
技术(20581)
经济学(19642)
基金
项目(96653)
研究(75271)
科学(73566)
基金(65739)
(56819)
国家(56276)
科学基金(46117)
社会(44143)
社会科(41467)
社会科学(41461)
(38140)
教育(36774)
编号(33446)
基金项目(33114)
(32835)
成果(30454)
资助(27974)
自然(27724)
自然科(26957)
自然科学(26945)
自然科学基金(26434)
课题(24887)
重点(22160)
(21675)
(20733)
(20623)
项目编号(20113)
(19913)
(19277)
大学(18408)
期刊
(82104)
经济(82104)
研究(59035)
中国(42012)
教育(30373)
(28171)
学报(26430)
(25976)
管理(23997)
科学(22615)
(20394)
金融(20394)
大学(20165)
学学(18283)
农业(16950)
技术(16472)
财经(13930)
业经(13335)
经济研究(12797)
(12049)
问题(11605)
图书(11588)
(9875)
职业(9562)
理论(9228)
书馆(8680)
图书馆(8680)
(8518)
论坛(8518)
实践(8321)
共检索到28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高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围绕这一战略性思路,本课题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主体功能区概念和界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拓展、深入的研究,着力于构建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东  陆玉麒  
总结了当前国内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与主题规划的区别及联系、区划的空间尺度效应、国外经验借鉴、区划的方法论等基本问题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攻破方向。研究认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理论基础,空间均衡模型是该理论基础最为直接的应用,重点深刻解析了空间尺度效应和区域功能属性对于主体功能区划指标因子体系的构建、指标间的优化组合所带来的影响,加强G IS的空间叠置和聚类等空间分析技术在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空间尺度与区域功能属性之间的矛盾为区域功能区的定位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海霞  李慧玲  
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探讨了该区域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中,面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兵地融合等五方面的发展困境。提出只有建立并落实对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要利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移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扭转贫穷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在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要解决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构建,防止移民再度开垦引发的过度开垦;在唯一保留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的新疆,其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的合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余晓霞  李雯燕  侯雪  
主体功能区划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有别于以往所有区划的创新性任务。文章简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参照部分省市实践方案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层包括17个具体指标。运用SPSS13.0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划分出四种类型区的县市范围,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宁夏实际情况,确定出各类型区的修正范围,并利用ARCVIEW软件显示其空间分布,及从不同层面构建四大区域的建设管制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刚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是我国实施十一五期间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以省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单元,采用2006年的统计数据,选取20个统计指标分别从资源、环境、经济三个角度,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承载力和承载压力,进而构建承压度指标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整体承载压力相对较大,建议作为优化开发区;而吉林、云南、湖南、江西等地区承载压力相对较小,建议作为重点开发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振波  朱传耿  刘书忠  张学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对地域要素高度综合的前提下,突出地域主体特征,使区划落地区域,具有地域性、主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谐性特征。具有独立的政策体系,包括明确规划层次,健全法制保障;科学利用土地,实施生态补偿;统筹投资融资,优化产业结构;分异评价指标,突出功能特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世界财政学界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观点,以及各国政府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要做法。试图通过介绍有关理论与实践,提供中国政府在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时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经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莉  冯德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焕珍  
传统的GIS主体功能区划分存在等级分界处评分差别太大、不能区分同级别不同类别、主观赋权引起的评价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等不利因素,已有的文献未能将相关的数学模型引入GIS进行改进,导致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精度较低。因此引入系统聚类法进行县域尺度主体功能区划分,采取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以胶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胶州市分为四类区域都市核心圈、核心外围圈、限制发展圈、禁止发展区;并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将胶州市规划为"一核一轴两翼五区"的发展模式,从而将主体功能区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在一起。研究结果与胶州市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对于其他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利  张卓  王丹  王瑜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并结合辽宁省实际,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设定"县域"为分析评价单元,对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定义,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战略以及其他较为显著的地理特征进行"感性试划",即通过定性分析断定一部分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归属,这些单元称之为"易划区"。对于通过"感性试划"不能断定主体功能区类型的分析评价单元称之为"难划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和关键指标判别法进行"理性试划",最终形成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采用定性判断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性分析和政府战略相结合、综合指标分析与关键指标判别相结合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思路和方法,取得的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雷  
一、崭新实践:科学开发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泰州市放眼全国、长三角和全省三个层次,进行区域功能研究,在江苏率先提出了实行空间分类调控的构想,也就是在泰州的市域范围内的土地并不全部开发,不是都要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是设立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婷  曹冰玉  
根据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利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用已降维的数据再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据此可以提出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于思  高阳  周震虹  
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根据划分结果,提出主体功能区的备选方案,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蒙吉军  周平  艾木入拉  刘洋  
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对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以全市52个乡(镇、苏木)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研究区2008年数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安全度、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开发强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区位优势、科技潜力和经济活力等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采用聚类分析与三维魔方图相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I级重点开发区、Ⅱ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