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5)
2023(12428)
2022(10955)
2021(10355)
2020(8798)
2019(20598)
2018(20729)
2017(41535)
2016(22457)
2015(25146)
2014(25149)
2013(25262)
2012(23545)
2011(21267)
2010(21427)
2009(19643)
2008(19346)
2007(17043)
2006(15163)
2005(13454)
作者
(65942)
(54646)
(54606)
(51853)
(34880)
(26076)
(24633)
(21392)
(20698)
(19585)
(18670)
(18465)
(17409)
(17352)
(16925)
(16925)
(16235)
(16160)
(15699)
(15618)
(13667)
(13494)
(13275)
(12448)
(12269)
(12160)
(12142)
(11982)
(11030)
(10790)
学科
(92955)
经济(92855)
管理(63353)
(60589)
(48711)
企业(48711)
方法(44629)
数学(39240)
数学方法(38845)
中国(25625)
(24660)
(23343)
(20685)
业经(19242)
(18799)
(18447)
贸易(18437)
地方(18166)
(17926)
农业(16377)
(16274)
银行(16223)
(15475)
(14584)
金融(14582)
理论(14209)
(14179)
环境(14050)
(14010)
财务(13950)
机构
大学(329846)
学院(325846)
(133616)
经济(130862)
管理(129407)
理学(112492)
理学院(111221)
研究(109416)
管理学(109369)
管理学院(108778)
中国(81450)
(70495)
科学(67720)
(62621)
(55468)
(51690)
财经(50761)
研究所(50625)
业大(48341)
中心(48011)
(46367)
(46128)
北京(44723)
(42854)
师范(42449)
经济学(41165)
农业(40718)
(39522)
财经大学(37900)
(37569)
基金
项目(220506)
科学(173302)
基金(161045)
研究(160609)
(140420)
国家(139314)
科学基金(118938)
社会(101069)
社会科(95828)
社会科学(95803)
基金项目(86113)
(84592)
自然(77701)
自然科(75860)
自然科学(75839)
自然科学基金(74504)
教育(73455)
(71975)
资助(66924)
编号(65072)
成果(53253)
(49685)
重点(49316)
(46896)
(45213)
课题(44561)
教育部(42543)
科研(42311)
创新(42261)
国家社会(41363)
期刊
(143354)
经济(143354)
研究(99135)
中国(55315)
学报(52167)
科学(48148)
管理(46691)
(46184)
(44939)
大学(39085)
学学(36877)
教育(32921)
农业(32246)
(29062)
金融(29062)
技术(26526)
财经(24599)
经济研究(23740)
业经(23212)
(20975)
问题(19657)
理论(17117)
图书(16451)
技术经济(16175)
(15664)
实践(15577)
(15577)
(15397)
科技(15222)
商业(15101)
共检索到469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净雪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中间品的进口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体。本文以进口中间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首先对我国中间品进口的商品结构及其分配结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模型,实证研究进口中间品对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对制造业行业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进口中间品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效应,大于其对劳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笔者基于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的类别结构与分配结构进行了解构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我国总体行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行业增长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5年2011年,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健康教育和公共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有了大幅的攀升,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口服务中间投入以及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内服务中间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笔者基于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的类别结构与分配结构进行了解构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我国总体行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行业增长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95年~2011年,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健康教育和公共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有了大幅的攀升,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中间投入的进口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口服务中间投入以及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总体行业的产出效应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的产出效应更为显著,我国服务中间投入对行业产出增长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的产出效应更为明显,而国内服务中间投入对服务业的产出效应更为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湛柏明  孟庆雷  
本文尝试分析美国生产类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分析过程中,把生产类进口商品分成5种类型,以5种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为投入品,构建它们所对应行业的分配结构,回归估计其主要分配部门的产出弹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所表现出的行业增长效应差异性较大。按生产类进口商品统计量显著的样本数累计加总,美国受进口影响而增长的行业达到35个,这就意味着,在美国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示的65个行业(部门)中,有53.8%的行业在进口的作用下产生了正的增长效应,并且有10个行业受到了至少两种生产类进口商品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龙世国  湛柏明  
中间品不仅决定着未来消费品与资本品的生产规模,也影响着未来国内消费与国际贸易,所以中间品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一国(地区)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对偶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中间品贸易价格与中间品净进口对最终品(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增长效应,并通过编制ISIC—SITC—BEC对接表,运用中国1998—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价格上升会导致最终贸易品与最终非贸易品的产出减少;进口中间品会增加最终贸易品与最终非贸易品的产出;总体上中间品贸易对贸易品的影响作用比非贸易品大;其中对资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磊  李成丽  
多中心城市群是要素在经过多重集聚扩散后形成的空间均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目标。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时间较短,地区差异较大,因此需结合具体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研究其空间优化问题。基于2005~2014年中部六大城市群的市域数据,从人口规模分布和产业空间布局两个维度出发,定量分析其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即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2)产业布局的空间集中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对中部地区如何合理有效引导要素等资源流动来拓展发展新空间、优化发展新格局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城镇化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中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从发达国家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则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  
<正>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外贸领域质升量稳,提出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中间品贸易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是国际垂直分工深化、全球价值链延伸的产物,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优化,中间品贸易将为我国外贸增长注入更多动能。2
关键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毕一博  吴智方  
中间品出口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平均工资的增长,但企业中间品出口带来的企业工资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总体来看,企业中间品出口对于具有较高和较低工资水平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但对于中等工资水平企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产业层面,实证研究证明中间品出口对企业平均工资的非对称增长效应存在,且这种非对称增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业内的工资差距。当前,我国应进一步促进中间品部门的转型升级,建立统一完善的中间品大市场,推动中间品生产部门劳动力工资进一步提升。此外,还应加速培育创新科技型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向高端制造行业流动,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彬  吴俊培  李淼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税制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人均GDP、各省GDP增长率、各省夜间灯光亮度值和各省全社会用电量这四个指标来度量经济增长,利用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税系结构、税类结构和税种结构三个层面来实证分析我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间接税占直接税比重和流转税类占比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所得税类占比和财产税类占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继续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内部的税种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迎春  
笔者基于1978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和VEC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实证研究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性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政府行政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会抑制经济增长;文教科卫支出具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效应;财政转移性支出长期看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但贡献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优化公共投资性支出结构,提高政府行政支出效率,加大文教科卫支出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红梅  郭晓辉  张卫峰  
税制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1995—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测算,分析其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劳动收入有效税率总体偏低,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处于高位,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平稳上升;劳动收入有效税率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背离;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契合;税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各区域均当期即现,但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劳动收入税率变动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本收入和消费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璇  闫克远  李秀敏  
本文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对中间品和最终品进口对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扩大了高技术劳动与资本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最终品进口缩小了中、低技术劳动与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中间品进口对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大于最终品进口对其的影响;中间品进口扩大了中国货物和服务行业中高技术劳动与资本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最终品进口缩小了中、低技术劳动与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中间品进口对服务行业的影响大于其对货物行业的影响,最终品进口对货物行业的影响大于其对服务行业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望玉丽  
本文采用1995—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省(市)间的公共福利差距。通过分解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鉴于此,本文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计算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福利性财政支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公共福利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正负交替出现,但最终负向且趋于平稳;而西部地区公共福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则一直是负向且稳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