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6)
- 2023(10334)
- 2022(8746)
- 2021(8103)
- 2020(6941)
- 2019(15117)
- 2018(15299)
- 2017(29438)
- 2016(15587)
- 2015(17037)
- 2014(16190)
- 2013(16040)
- 2012(14885)
- 2011(13468)
- 2010(13521)
- 2009(12640)
- 2008(12380)
- 2007(11232)
- 2006(9900)
- 2005(8753)
- 学科
- 济(60833)
- 经济(60778)
- 业(51356)
- 管理(49842)
- 企(41863)
- 企业(41863)
- 方法(27196)
- 数学(23970)
- 数学方法(23815)
- 技术(20460)
- 中国(19825)
- 农(17842)
- 财(16603)
- 贸(15523)
- 贸易(15512)
- 易(15169)
- 制(14588)
- 业经(14346)
- 技术管理(13558)
- 银(12290)
- 银行(12242)
- 行(11760)
- 农业(11757)
- 学(11755)
- 产业(10639)
- 融(10433)
- 金融(10433)
- 地方(9855)
- 务(9799)
- 财务(9787)
- 机构
- 学院(224893)
- 大学(224604)
- 济(97005)
- 经济(95289)
- 管理(88468)
- 理学(76962)
- 理学院(76158)
- 研究(75359)
- 管理学(75125)
- 管理学院(74700)
- 中国(57483)
- 京(46707)
- 科学(46045)
- 财(44137)
- 农(41091)
- 所(38200)
- 业大(36048)
- 财经(35474)
- 研究所(34740)
- 中心(33812)
- 江(33089)
- 农业(32717)
- 经(32308)
- 经济学(30140)
- 北京(29428)
- 经济学院(27523)
- 院(27030)
- 范(26521)
- 财经大学(26444)
- 师范(26106)
- 基金
- 项目(150970)
- 科学(119372)
- 基金(110229)
- 研究(107118)
- 家(98251)
- 国家(97445)
- 科学基金(82882)
- 社会(70506)
- 社会科(67122)
- 社会科学(67105)
- 省(59896)
- 基金项目(59088)
- 自然(53586)
- 自然科(52428)
- 自然科学(52410)
- 自然科学基金(51569)
- 划(50599)
- 教育(48784)
- 资助(43372)
- 编号(40952)
- 创(37832)
- 创新(34480)
- 重点(34249)
- 部(33478)
- 发(32861)
- 成果(31785)
- 业(30043)
- 国家社会(29853)
- 科研(28776)
- 课题(28706)
- 期刊
- 济(102628)
- 经济(102628)
- 研究(65494)
- 中国(43142)
- 学报(37911)
- 农(35904)
- 管理(34563)
- 科学(34546)
- 财(32004)
- 大学(28381)
- 学学(27150)
- 农业(24345)
- 融(21609)
- 金融(21609)
- 教育(21479)
- 技术(20602)
- 经济研究(18076)
- 业经(17877)
- 财经(17687)
- 经(15272)
- 科技(14304)
- 问题(14238)
- 技术经济(13511)
- 业(13422)
- 贸(13118)
- 商业(12221)
- 国际(10959)
- 理论(10816)
- 版(10232)
- 现代(10127)
共检索到32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中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从发达国家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则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商品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商品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静 顾国达
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等方面扩展了CH模型,以资本品和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占比来衡量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利用1986-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则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效应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同样存在负向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进口商品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琳
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贸易影响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贸易结构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汇率弹性分析了汇率影响进口商品结构的机制,通过建立中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额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等变量的协整模型,分布滞后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系统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提出应充分利用汇率改革的契机,加快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汇率 贸易结构 汇率弹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各类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与8个发达国家、8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技术结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进口商品的技术结构高度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近年来,中国进口技术结构高度增长相对较快,目前,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不同,发达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和金属类制成品。增加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工业制成品是中国今后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涛
笔者利用2007年~2010年间我国倾销风险进口的月份数据,首先通过发生频数对风险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商品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价格下降、进口量增加和进口占比等诸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风险进口商品涵盖国家非常广泛,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国家分布相当不均匀;而且不同类别进口商品的风险差别较大。本文进一步对价格下降、进口量增加和进口占比3个指标进行了分别测度,并将其进行整合求出进口的综合风险得分,以反映风险进口的综合结构性特点。结果显示,我国倾销风险最大的进口商品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少数几个产终国,并且主要集中在HS16、HS6、HS15等少数几...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风险进口 协调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泰岩
美国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1991年,按离岸价格统计,美国出口达4281亿美元,接到岸价格统计,进口额为4994亿美元。1990年,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约为13%,进口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汽车、工业制成品和工业原材料、消费品、农产品等,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原油和部分精炼油、机器、汽车、消费品、工业原材料、食品和饮料。本文将运用美国国际战略公司1993年提供的部分资料,对美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作一些分析,这无疑对我国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是有益的。 一、美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因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进口商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进口贸易主体呈现多元化,进口市场结构较为集中,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区域内部进口贸易主要集中于东部。进口商品贸易结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产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对此,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协调国内区域进出口的平衡,推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完善进口管理和配套服务,从而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在补充国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进口 进口商品结构 贸易平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尧
中间品进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显著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且对东部区域的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研发强度与中间品进口的国际技术溢出的协同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经济开放度对西部区域的作用不显著。今后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企业研发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更有效地带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平 姜丽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技术创新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归结为贸易自由化激励效应、研发资本效应和人力资本激励效应,并借助国际R&D溢出模型,将贸易自由化纳入模型中,运用我国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对我国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间品进口每增加10%,中国技术创新提高1.6%;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每增加10%,中国技术创新将提高0.3%等。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中间品 技术创新 GMM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丹 宋换换 崔日明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中间品贸易是技术溢出和扩散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全球生产外包模型,纳入了企业创新行为,揭示了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WIOD)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且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2)利润增加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是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促进企业创新的主要作用渠道。(3)与来自中高收入经济体的中间品内嵌技术相比,来自高收入经济体的中间品内嵌技术更能促进企业创新。(4)对于外资企业、中高技术、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以及处于高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的创新效应更为明显。(5)企业吸收能力强化了进口中间品内嵌技术的创新效应,同时技术差距发挥着调节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湛柏明 孟庆雷
本文尝试分析美国生产类进口商品对各投入行业的增长效应。在分析过程中,把生产类进口商品分成5种类型,以5种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为投入品,构建它们所对应行业的分配结构,回归估计其主要分配部门的产出弹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生产类进口商品所表现出的行业增长效应差异性较大。按生产类进口商品统计量显著的样本数累计加总,美国受进口影响而增长的行业达到35个,这就意味着,在美国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示的65个行业(部门)中,有53.8%的行业在进口的作用下产生了正的增长效应,并且有10个行业受到了至少两种生产类进口商品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生产类进口商品 行业增长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赵春明 李晓庆
本文构建了新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分析框架,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进行了全面测算,并与18个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14年,非农业型初级产品、高技术产品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大幅度增加,进口整体技术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态势,2007年以后整体进口技术水平逐步提高。(2)高技术产品一直占据世界进口市场份额的20%左右,但中国直到2012年才基本达到世界整体水平。(3)除农业型初级产品进口外,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其他各类产品进口中所占比例之和基本上都低于25%;发达国家在中国的中高、高、特高技术产品等进口中所占比例之和一直都在50%以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在SITC五位码3000多种产品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口商品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进行了具体的测度,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低技术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幅度最大,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幅度最大且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类产品出口对中国的依赖都日益上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除了非资源类初级产品之外,我国其他各类商品进口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度都比较大,中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依赖度一直很大;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度大于其他地区国家出...
关键词:
进口 商品结构 国别结构 相互依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浩 郭也 李翀
本文在对230种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计算了中国进口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与现状、19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的出口结构以及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995—2011年期间,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中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早在2000年之前就超过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及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型不同,它们在中国进口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比较大,中国与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的相互依赖度比较小,中国进口对发展...
关键词:
中国 进口 商品结构 依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