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2)
2023(14048)
2022(12368)
2021(11637)
2020(9821)
2019(22679)
2018(22558)
2017(45034)
2016(24354)
2015(27204)
2014(27358)
2013(27102)
2012(25185)
2011(22914)
2010(23011)
2009(21260)
2008(20931)
2007(18493)
2006(16399)
2005(14569)
作者
(70511)
(58303)
(57956)
(55421)
(37364)
(27887)
(26457)
(22717)
(22023)
(21117)
(19798)
(19587)
(18609)
(18430)
(18096)
(18054)
(17455)
(17270)
(16792)
(16754)
(14462)
(14411)
(14114)
(13231)
(13104)
(13022)
(12990)
(12892)
(11828)
(11548)
学科
(97714)
经济(97597)
管理(71884)
(69516)
(56416)
企业(56416)
方法(47253)
数学(41803)
数学方法(41345)
中国(27323)
(27223)
(27146)
业经(20647)
(20120)
(20027)
(19485)
贸易(19478)
地方(18999)
(18934)
农业(17870)
(17128)
银行(17090)
(16803)
财务(16737)
财务管理(16702)
(16306)
企业财务(15921)
(15804)
金融(15803)
技术(15458)
机构
大学(352316)
学院(350633)
(143319)
管理(140467)
经济(140212)
理学(121811)
理学院(120504)
管理学(118616)
管理学院(117960)
研究(115701)
中国(86835)
(74346)
科学(69880)
(69269)
(57593)
财经(55484)
(54167)
中心(52225)
研究所(52172)
(50629)
业大(50609)
(50485)
北京(47253)
(45587)
师范(45210)
经济学(43360)
农业(42532)
(42109)
财经大学(41329)
(41240)
基金
项目(235043)
科学(185150)
研究(173636)
基金(171224)
(148028)
国家(146811)
科学基金(126277)
社会(109234)
社会科(103590)
社会科学(103565)
(90554)
基金项目(90477)
自然(81972)
教育(80063)
自然科(80027)
自然科学(80008)
自然科学基金(78586)
(76550)
资助(71883)
编号(71182)
成果(58676)
(53126)
重点(51967)
(49694)
课题(48732)
(48382)
教育部(45797)
创新(45075)
科研(44915)
人文(44823)
期刊
(154496)
经济(154496)
研究(107002)
中国(61192)
学报(52989)
管理(50874)
(50333)
科学(48664)
(48637)
大学(40382)
教育(38373)
学学(38011)
(34630)
金融(34630)
农业(33652)
技术(28941)
财经(27116)
业经(25755)
经济研究(25316)
(23012)
问题(20670)
理论(18177)
图书(17322)
(17025)
技术经济(16979)
实践(16580)
(16580)
(16379)
商业(16071)
现代(15941)
共检索到50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升泉  陈浪南  李涵静  
本文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国中部崛起政策应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了收敛,但这种收敛趋势在中长期中消失。短期内,政策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升0.75%,中长期仅提升0.19%。稳健性检验发现,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在初始消费水平上均出现收敛,但前者的趋同效应大于后者。本文表明,中部各省与东部各省在近20年的发展中存在收敛趋势,政策在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的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升泉  陈浪南  李涵静  
本文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国中部崛起政策应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了收敛,但这种收敛趋势在中长期中消失。短期内,政策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升0.75%,中长期仅提升0.19%。稳健性检验发现,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在初始消费水平上均出现收敛,但前者的趋同效应大于后者。本文表明,中部各省与东部各省在近20年的发展中存在收敛趋势,政策在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的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传递盈利能力的有效性,以及与盈利能力增长的相关性。得出,股利政策尤其是现金股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盈利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信号显示"功能。上市公司高派现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春  
对中部崛起政策效应实施效果的测度与分析为新时期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中部崛起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崛起政策缩小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中部地区内部发展差距。中部崛起主要是通过投资、政府支出规模扩大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庄  
本文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角度入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3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引导厂商的预期,厂商的经济活动没有按货币当局的意图行事,这导致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如人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崔彦宗  单卓  王家庆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出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钟山  王国忠  欧培彬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单一的货币政策影响不断下降。由于目标的多重性使货币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旨在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旭  刘勇  
股市有效性是股市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水平高低是股市信息流速、交易透明度和规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股市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Fama)根据其对股市的长期研究,提出了证券市场有效理论,并认为“如果所有股票价格都充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莉  张国兵  李秀敏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中国的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控物价水平;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互为补充或相互替代,而是呈非对称的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联程度并不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钟山  陈志民  包胜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货币政策进退维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