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1)
2023(18365)
2022(15537)
2021(14700)
2020(12192)
2019(28272)
2018(28307)
2017(55065)
2016(29625)
2015(33102)
2014(33100)
2013(32548)
2012(29819)
2011(26981)
2010(27309)
2009(25169)
2008(24295)
2007(21717)
2006(19339)
2005(16702)
作者
(84076)
(70110)
(69529)
(66270)
(44075)
(33656)
(31426)
(27506)
(26356)
(24809)
(23621)
(23341)
(21963)
(21851)
(21521)
(21150)
(20849)
(20671)
(19987)
(19903)
(17343)
(17208)
(16991)
(16098)
(15748)
(15613)
(15539)
(15228)
(14095)
(13875)
学科
(121573)
经济(121446)
(88823)
管理(84612)
(66225)
企业(66225)
方法(54646)
(52551)
数学(48196)
数学方法(47422)
农业(34869)
中国(33505)
业经(30652)
(29148)
地方(25871)
(24098)
(23396)
技术(23075)
(21030)
贸易(21015)
(20462)
理论(19506)
(18701)
银行(18665)
(17856)
环境(17777)
(17524)
(16955)
(16955)
金融(16951)
机构
学院(420158)
大学(417332)
管理(169492)
(168620)
经济(165004)
理学(147532)
理学院(145962)
管理学(143218)
管理学院(142442)
研究(135038)
中国(102915)
(87855)
科学(83346)
(77504)
(76648)
(66308)
业大(65414)
中心(63177)
财经(61219)
(60703)
研究所(60318)
农业(59378)
(55767)
(55198)
北京(55112)
师范(54738)
(49825)
经济学(49825)
(48652)
经济管理(45420)
基金
项目(287285)
科学(226853)
研究(212766)
基金(207821)
(180164)
国家(178602)
科学基金(154491)
社会(134191)
社会科(126916)
社会科学(126881)
(113261)
基金项目(110362)
自然(99543)
教育(97630)
自然科(97265)
自然科学(97245)
自然科学基金(95498)
(94158)
编号(88629)
资助(84949)
成果(70872)
重点(63781)
(63320)
(61842)
(61714)
课题(59940)
创新(57145)
国家社会(54905)
科研(54347)
教育部(54257)
期刊
(184817)
经济(184817)
研究(120516)
中国(79488)
(76660)
学报(63714)
管理(60428)
科学(60208)
(56203)
农业(52363)
大学(49903)
学学(47166)
教育(47041)
技术(38802)
(37450)
金融(37450)
业经(35602)
财经(28923)
经济研究(27854)
问题(25617)
(25289)
(24643)
图书(21987)
技术经济(21269)
科技(21251)
(20713)
统计(20017)
理论(19906)
(18893)
资源(18883)
共检索到609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琪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三种供给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模式和第三部门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具有自身范围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鉴于此,在对近年来出现在河北安新县乡镇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村委会与农户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产生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英娜  王文青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弱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滞后等原因而处于萎缩状态,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一体化模式出发,通过各金融领域的沟通与协作,铸造一个健康、高效、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子建   陈学渊   高文菊   韩晓静  
[目的]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处于统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关键环节。[方法]在厘清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互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内源发展—外源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论框架,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河北省唐山市3个典型县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典型模式和传导机理,分析不同模式的利弊和适用条件,探讨新时期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结果]研究发现,以工补农的“资源盘活-资本扶持”二元式、农业园区集聚经济的“集体动员-资本参与”二元式、“盘活资源-集体参与-资本扶持”三元式三种发展模式的推进重点和建设内容分别聚焦在农业现代化或农村现代化的单一方面,但不同发展模式均表明盘活资源、资本扶持、集体组织等内外部要素联动在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结论]新时期应当从构建工农城乡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盘活资源要素四个方面推进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从而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对河北省保定市120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普遍较低;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倾向性明显,需求结构优化;村干部与普通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基本一致。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实现农民需求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再钦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优化模式和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明涛  孙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多样化。在此形势下,科学设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基于地区差异的视角,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应以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选择能够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供给模式。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郑英宁  霍学喜  
陕西一直实行"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工业"的倾斜性战略政策,使得城乡在资源分配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农村公共物品未能得到有效供给,其供给主要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研究利用陕西农村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9个评判指标并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隶属度,运用模糊评判法,对陕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判。实证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农村地区整体上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因此,陕西应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而私人(市场)供给只能作为农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耿羽  
税费改革后,国家对于农村的治理方式从"资源提取"转为"资源输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项目资金,其运作模式可归纳为"输入式供给"。大量资源下乡,却未能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外在的国家财政型供给没有引起相应的效益,内在的村社自助型供给则往往无法达成合作。问题的症结在于只有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输入,而没有自下而上的村庄承接。利用村民自治来连接上级资源和村庄,不仅能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还能锻造和培育基层的民主风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鹰  宋妍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总量和配置状态。单一化的垂直供给模式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而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公共物品数量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主体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有必要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形成水平协调的供给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李术蕊  张志增  史帆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裘指挥  张丽  胡新宁  
发展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必须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N市农村地区的实证调研发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N市农村地区在政府经费投入、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着力提供公益普惠的教育资源、家长满意度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三年毛入园率有待迅速提高、持续性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师资紧缺等困境。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对各级政府的评估和统筹;采取有效举措,着力发展公益普惠幼儿园;坚持分层质量管理,鼓励发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推进区域合作共生,创新农村幼儿园发展机制;促进职前职后联动,提高保教队伍整体素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卫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的重要指示,本报告聚焦融资问题,在深入中部某省4市、2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创新的趋势,总结梳理了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融资渠道、方式、风险等方面问题,分析提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风险收益不匹配、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使用者付费机制不健全、农村资产利用不充分等原因,提出了通过推广运用PPP模式、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政府专项债券、利用融资平台以及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等方式进行融资创新,以及在税收政策、政府间分担机制及运维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配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大伟  向飞丹晴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