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8)
- 2023(5468)
- 2022(4584)
- 2021(4495)
- 2020(3714)
- 2019(8380)
- 2018(8490)
- 2017(17566)
- 2016(9549)
- 2015(10815)
- 2014(10778)
- 2013(11159)
- 2012(10710)
- 2011(9933)
- 2010(10235)
- 2009(9937)
- 2008(9695)
- 2007(9271)
- 2006(8607)
- 2005(7838)
- 学科
- 济(46421)
- 经济(46371)
- 农(45677)
- 业(33618)
- 农业(30378)
- 管理(18841)
- 中国(15415)
- 方法(14292)
- 业经(13991)
- 数学(13533)
- 数学方法(13464)
- 制(12202)
- 地方(11857)
- 企(11110)
- 企业(11110)
- 农业经济(10051)
- 贸(10009)
- 贸易(10003)
- 易(9822)
- 发(9524)
- 村(9025)
- 农村(9014)
- 财(8842)
- 银(8624)
- 银行(8620)
- 体(8475)
- 收入(8430)
- 行(8407)
- 发展(7886)
- 展(7875)
- 机构
- 学院(145472)
- 大学(139937)
- 济(67717)
- 经济(66479)
- 管理(54408)
- 研究(50581)
- 理学(46422)
- 理学院(45969)
- 管理学(45414)
- 管理学院(45173)
- 农(44437)
- 中国(42224)
- 农业(33573)
- 财(30652)
- 京(29302)
- 科学(28261)
- 业大(26730)
- 所(26016)
- 中心(24229)
- 财经(23457)
- 研究所(22953)
- 江(22653)
- 经(21197)
- 农业大学(20317)
- 经济学(19865)
- 范(18931)
- 师范(18828)
- 经济管理(18798)
- 北京(18532)
- 经济学院(18220)
- 基金
- 项目(87578)
- 研究(70298)
- 科学(68104)
- 基金(62047)
- 家(52855)
- 国家(52257)
- 社会(45342)
- 科学基金(43359)
- 社会科(42441)
- 社会科学(42431)
- 省(34922)
- 基金项目(33407)
- 编号(31577)
- 教育(29988)
- 划(28099)
- 农(27204)
- 成果(25901)
- 资助(24167)
- 自然(24084)
- 自然科(23385)
- 自然科学(23379)
- 自然科学基金(22948)
- 发(21826)
- 部(20690)
- 课题(20340)
- 性(19106)
- 重点(19068)
- 国家社会(18739)
- 制(18648)
- 发展(18581)
共检索到231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锦云
中部已成为全国“三农”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振兴中部的关键在于中部农业要率先崛起,要实现农业崛起,中部工业要起到真正的反哺作用,但中部地区以工促农存在着有别于东部省份的政策、经济、思想和方法等困境。主要原因体现在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低、县域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工农的双向联系和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及市场化水平低等因素上。为此,中部地区以工促农要有新的思路,即中部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心要下移,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要改变过去仅靠财政转移来支持农业发展的单一思路;中部城市工业要积极扶持农村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以工促农 困境 新思路 新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制约中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因素既有全国皆有的一般因素或共性因素,更有中部自身原因造成的特殊或个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及市场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工农的双向联系等个性因素上。为此,中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要有新思路:实施多元化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中部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心要下移,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中部城市工业要积极参与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工业反哺农业 特殊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菲 张恩健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从伦理学视角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工具理性的形式合理性导致了在农村场域中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关系松散的境地。政策的效率优先逻辑弱化了政策的公平属性,考核的数字化挤压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政策的形式合理性以及政策的工具化认知,致使精准扶贫陷入实践困境,出现了地方政府、村干部与贫困户共谋和贫困户对政策的福利依赖,精准扶贫实践困境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嵌入到农村社区网络的过程中,谨防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弱化工具理性是精准扶贫高效实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治理良性运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工具理性 村治主体 实践困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红 孙枭雄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田野调查,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村治主体公共权威的缺失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悬浮,吸纳式治理将村治主体引入既无体制支持又与村民关系松散的尴尬境地,使其公共权威无法确立,同时村治主体还需承担政策变动的消极后果,及扶贫建档立卡制给村治主体所带来的"三角压力";驻村干部对村治主体权力的短暂替代及村民对该种权力的"工具性"认同、利用,致使村治主体公共权威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进一步缺失,以致出现贫民争贫闹访、村民怨气横生,农村基层治理困境进一步凸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权威缺失 争贫闹访 基层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文章认为,新的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中部崛起的主要路径之一。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在现阶段对内对外开放的问题,提出扩大对内开放关键在于区域一体化,包括商品市场的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在于产业全球化。文章建议,政策配套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制和配套转变政府经济工作重心等。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对内对外开放 开放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道勋
中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国外优质资源"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矛盾、公益性原则与营利性动机之间的矛盾,应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指导办公室,建设外籍专家人才库,学习国内发达地区合作办学的有益经验,探索合作办学新机制,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好合作办学与普通教育的关系、自主办学与试点评估的关系。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外合作办学 困境 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昊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贫困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热潮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东部8个,西部2个,却没有中部省份上榜。中部地区城市贫困原因主要有权利贫困和政策的缺陷,这些贫困的成因很可能对中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市贫困人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发挥农区水土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及其精深加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文章从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分析入手,对新时期区域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继斌
中国27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是伴随着中部地区逐步"沉陷"而来的。中部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部地区为全国提供的廉价能源、廉价粮食和廉价劳动力,大大地降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本,却使中部地区自身陷入困境。中部"沉陷"已成为和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中部陷阱。解决这一问题,使中部地区重新崛起需要中央政府施行强有力的区域援助和制度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现象。通过城市群空间整合,将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协调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部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应因群制宜采取不同的空间链接模式,并把握好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整合 链接模式 中部地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婷婷 冯德连
对中部城市群2002~2009年期间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如利用外资的规模、利用外资的方式、利用外资的结构(包括来源地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中部城市群利用外资效率和潜力动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说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deap2.1软件,求解Malmquist指数的DEA模型,从中部城市群整体、中部城市群内部以及核心城市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必须从中部城市群整体和六大城市群自身角度考虑,提高利用外资效率和潜力水平。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利用外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再钦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优化模式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现代农业 模式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冰莉 张红岩
应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中国中部六省1990~2008年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包括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农业的综合效率发展主要与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而与规模效率关系不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且存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缺失并存的现象。中部地区今后的农业生产应该以提高规模经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格坤
一、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中医药贸易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低碳化的深化发展以及各国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加强,国际市场中不断涌现出纯天然制品、绿色食品、生态产品等贸易商品,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其贸易量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敏 沈琼 陈共荣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农村社会经济水平有较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必需采用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同地区的试验理论与实践经验证明,构建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帐户"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 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