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804)
- 2022(11059)
- 2021(10743)
- 2020(9222)
- 2019(21801)
- 2018(21384)
- 2017(41115)
- 2016(22280)
- 2015(25497)
- 2014(25764)
- 2013(25627)
- 2012(23917)
- 2011(21500)
- 2010(21677)
- 2009(20331)
- 2008(20367)
- 2007(17669)
- 2006(15412)
- 2005(13909)
- 学科
- 济(94988)
- 经济(94887)
- 管理(66220)
- 业(61193)
- 企(48924)
- 企业(48924)
- 方法(45275)
- 数学(40659)
- 数学方法(40198)
- 财(35100)
- 中国(29780)
- 农(25847)
- 地方(20478)
- 制(19951)
- 业经(18596)
- 务(18386)
- 财务(18343)
- 财务管理(18282)
- 贸(17793)
- 贸易(17785)
- 学(17648)
- 企业财务(17353)
- 易(17279)
- 农业(16509)
- 银(15438)
- 银行(15408)
- 行(14601)
- 环境(14169)
- 财政(14103)
- 融(13928)
- 机构
- 大学(318538)
- 学院(316884)
- 济(133633)
- 经济(130751)
- 管理(124198)
- 理学(106388)
- 研究(105498)
- 理学院(105209)
- 管理学(103463)
- 管理学院(102848)
- 中国(82526)
- 财(70166)
- 京(68028)
- 科学(63083)
- 所(52498)
- 财经(52333)
- 中心(50165)
- 农(49483)
- 江(47569)
- 经(47372)
- 研究所(46992)
- 业大(44972)
- 北京(42946)
- 经济学(41446)
- 范(40624)
- 师范(40260)
- 农业(38782)
- 财经大学(38612)
- 州(37953)
- 院(37845)
- 基金
- 项目(207532)
- 科学(163390)
- 基金(151507)
- 研究(151073)
- 家(130989)
- 国家(129931)
- 科学基金(111940)
- 社会(96117)
- 社会科(91175)
- 社会科学(91145)
- 基金项目(80719)
- 省(79700)
- 自然(72509)
- 自然科(70805)
- 自然科学(70782)
- 教育(69701)
- 自然科学基金(69454)
- 划(67950)
- 资助(62511)
- 编号(62084)
- 成果(50301)
- 部(46701)
- 重点(46507)
- 发(44201)
- 创(42533)
- 课题(41723)
- 科研(40280)
- 教育部(40223)
- 创新(39861)
- 国家社会(39830)
共检索到479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德祥 雷蕾
中等城市是我国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承接载体,在现代化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的理论框架,对我国中等城市2003-2013年期间的财政收支数据进行面板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等城市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财政可持续性较弱。而不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民生投入的增长以及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收支差额的影响较为显著,是造成可持续性较弱的主要风险因素。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 中等城市 协整检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赖思宁 孙艳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现有财政支出收敛理论和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收敛模型,并对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在2003-2013年间不存在一致绝对σ收敛;各级教育资源的配置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层级的基础教育服务均表现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其中高中层面的绝对β收敛速度要快于小学和初中,而小学层面的条件β收敛速度要快于高中和初中。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加快了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收敛速度,产生了正向作用。虽然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在2003-...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财政 空间面板模型 收敛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秀清
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资料,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各地市间的土地财政指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2从全国层面看,第二产业比重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是导致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其对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贡献达到了34.2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是仅次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因素,它们的贡献水平分别达到了30.44%和18.29%;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四个因素的贡献度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这七个解释变量对土地财政指标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为正向作用,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中央政府应当参考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以差别化的土地、财税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渐进、有序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取向;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需要参考影响各自土地财政指标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等,合理制定具体的土地、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鹏 郭莉
为了总结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为深入推进地方财政转型提供参考依据,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收支特征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999—2014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6种集群类型,并分别定义为:土地财政繁荣区、土地财政次繁荣区、土地财政发展区、土地财政萌芽区、土地财政潜力区和非典型土地财政区。总结各个区域土地财政特点发现:土地财政规模大小整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不是土地财政规模越大的地方,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高,土地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依赖度呈现负向关系。总体上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土地财政贡献率越高。但也存在例外。最后,围绕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财政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科技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分区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分阶段来看,相较于2007—2012年,2013—2019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降低。此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交通通达度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帼琼 徐天祥 李冲
本文基于并行中介和调节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土地财政、城市扩张对本地房价的直接影响、传导机制、调节路径和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扩张和人口集聚共同构成土地财政收入拉高本地房价的中介变量,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作为中介机制解释了总效应的9.95%,城市人口集聚解释了总效应的2.79%,东部城市空间扩张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在土地财政影响房价过程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建设用地扩张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的人口驱动力均大于空间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土地财政生态健康和城市合理开发建设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扩张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成好 张桂文
我国2011年城镇化率超越50%,"城市病"进入集中爆发阶段。文章构建了城市病测度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SPSS18.0统计软件,得出我国288个地级市的城市拥堵指数(Y1)、城市资源短缺指数(Y2)、城市环境污染指数(Y3)和城市病综合指数(Y)的得分及排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病与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对几个特殊城市的城市病指数给予了分析说明。在国家全面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形势下,全面诊断并测度我国所有城市的城市病"病情"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病 测度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然 袁飞 曹广忠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政府间行政管理、财政体制安排对地方政府大规模协议出让土地的激励,并讨论了区域间政绩竞争和地方禀赋条件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当期和滞后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本文还对目前中央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体制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评估,指出了现有政府反应的局限性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区域竞争 土地协议出让政绩激励 财政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成刚 孙宏业
本文根据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理论和测量工具,分析了2003-2013年北京市及各区县城乡小学教育经费配置状况,发现2007年后北京市农村小学经费已高于城镇小学,实现了纵向公平,且增长速度更快;财政性经费指标公平程度最好,但人员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北京市近郊区县城乡均衡程度不高,远郊区县相对较好。通过设立计量模型,本文进一步发现省级统筹明显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因此,应提高省级统筹分配权,改革教师工资制度,细化农村倾斜政策。
关键词:
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经费 均衡配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先明 胡博文
本文以跨国公司理论和后发企业追赶理论为基础,分析后发企业国际化与技术追赶绩效之间关系,考察吸收能力及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国际化对技术追赶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后发企业国际化与技术追赶绩效之间关系;制度质量越高,后发企业国际化对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战略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田娜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地方财政转型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土地财政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一直是导致土地财政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Kernel核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下降态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量级的土地财政类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世建
近年来,我国中职生均公共财政投入现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等问题。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呼唤"公平优先"。本文以近十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为研究对象,选取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为考核指标。考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性。并在得出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投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相对差距在起伏中略有上升,局部性公平程度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体制中立性程度有所增强等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状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公共财政投入 公平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肇章 陈酉晨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财政科技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DEA-Malmquist)测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2001—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结论: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粤东西北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正向效果要强于粤东西北地区。提出政府可以把财政科技支出作为一个抓手,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PSTR模型分析
土地财政“饮鸩止渴”了吗——基于中国地级市的时空动态空间面板分析
土地财政收入来源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效应研究——基于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化、重工业化与“新东北现象”——基于东北37个地级市1989—2012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财政资源、投资与东北经济增长——基于2001~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要素市场扭曲与环境污染——基于2003-2015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碳排放吗?——基于全国110个地级市数据的分析
土地财政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于中国273个地级市数据的空间Tobit与分位数检验
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标尺竞争——基于26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