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2)
- 2023(17426)
- 2022(15342)
- 2021(14492)
- 2020(12451)
- 2019(29210)
- 2018(29238)
- 2017(57023)
- 2016(31069)
- 2015(35439)
- 2014(35756)
- 2013(35246)
- 2012(32505)
- 2011(29430)
- 2010(29778)
- 2009(27523)
- 2008(27256)
- 2007(24328)
- 2006(21283)
- 2005(18829)
- 学科
- 济(126858)
- 经济(126713)
- 管理(89609)
- 业(85045)
- 企(69982)
- 企业(69982)
- 方法(61861)
- 数学(54375)
- 数学方法(53532)
- 中国(34801)
- 农(33722)
- 财(32322)
- 学(27321)
- 业经(26917)
- 地方(25156)
- 制(23711)
- 贸(23681)
- 贸易(23669)
- 易(22930)
- 农业(22218)
- 理论(21607)
- 务(20493)
- 财务(20401)
- 财务管理(20349)
- 和(19657)
- 银(19612)
- 银行(19551)
- 企业财务(19217)
- 环境(18750)
- 技术(18708)
- 机构
- 大学(451728)
- 学院(449762)
- 管理(176830)
- 济(176681)
- 经济(172578)
- 理学(153193)
- 理学院(151434)
- 管理学(148359)
- 管理学院(147553)
- 研究(147266)
- 中国(109891)
- 京(96816)
- 科学(93446)
- 财(82218)
- 所(74709)
- 农(73300)
- 业大(68281)
- 研究所(68040)
- 中心(67473)
- 财经(66164)
- 江(65762)
- 北京(61361)
- 经(59868)
- 范(59399)
- 师范(58833)
- 农业(57637)
- 州(53656)
- 院(53487)
- 经济学(52870)
- 财经大学(49059)
- 基金
- 项目(302639)
- 科学(236345)
- 研究(218108)
- 基金(218027)
- 家(190191)
- 国家(188649)
- 科学基金(161517)
- 社会(134750)
- 社会科(127591)
- 社会科学(127555)
- 省(118535)
- 基金项目(115640)
- 自然(107222)
- 自然科(104714)
- 自然科学(104685)
- 自然科学基金(102757)
- 教育(101696)
- 划(100021)
- 资助(91695)
- 编号(90187)
- 成果(73121)
- 重点(67622)
- 部(66440)
- 发(63491)
- 课题(61884)
- 创(61860)
- 科研(58304)
- 创新(57711)
- 教育部(56638)
- 大学(56296)
- 期刊
- 济(189954)
- 经济(189954)
- 研究(129195)
- 中国(81201)
- 学报(72199)
- 科学(65567)
- 农(65339)
- 管理(63652)
- 财(62897)
- 大学(54231)
- 学学(50872)
- 教育(48939)
- 农业(44671)
- 技术(40765)
- 融(36761)
- 金融(36761)
- 业经(31894)
- 财经(31712)
- 经济研究(30396)
- 经(27025)
- 问题(26690)
- 图书(24014)
- 业(23269)
- 统计(23250)
- 技术经济(22409)
- 理论(21697)
- 版(21011)
- 商业(20786)
- 科技(20764)
- 策(20741)
共检索到65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文宇
对我国26个省会城市规模与宜居程度关系的分析表明,随着城市人口、面积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其气候适宜度及绿化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消费潜力、劳动力需求、城市集中度及城市污染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是以宜居程度下降为代价的,同时也产生了拥挤效应。应采取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走宜居型城市发展道路,使中国城市在适宜的人口与面积规模下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席强敏
综合应用传统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对2001~2009年间中国152座不同规模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以及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效率影响因素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综合效率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城市规模效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大体呈倒U型变化;特大城市的规模效率偏低,相对于产出水平,要素总投入显然过多;大型和中型城市的规模效率接近最优水平,但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偏低,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不高,限制了城市综合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效率 城市规模 数据包络分析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星
文章利用2005-2014年我国省会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城市规模综合指标,全面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全国总体和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全国整体范围上加剧了雾霾污染,但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的雾霾污染均体现出抑制作用;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地区看,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之间皆呈现U型曲线关系,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不同控制变量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具有不同表现。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雾霾污染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采用我国1994-2011年的地级市数据,在多维度测算城市规模分布的基础上,使用联立方程考察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恶化,这一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缓解,但是在西部地区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认为地方政府应考虑区域差异及自身禀赋,依此选择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著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生态系统 城镇化 集聚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善咨 赵曜
文章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流动模型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09年我国653个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聚效应导致大城市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资本,城市规模增长促进了资本深化;控制其他因素后,人口规模增加1%推动城市人均资本存量平均增加0.22%,而省会以上城市的管理职能放大了城市规模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等级 城市人口规模 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雯 王奇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等级 城市人口规模 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冶华 曾明
提高职工收入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举措。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中国2006—2019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阶段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阶段(2006—2016年),在挤出效应和竞争效应作用下,城市道路建设对职工收入提高有负效应,且城市人口增长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不显著;第二阶段(2017—2019年),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体现为正向拉动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规模对大城市职工收入的正效应更明显。另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需求,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更多地投入城市义务教育等民生支出可能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扩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加大城市民生投入,逐步强化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武 左飞
基于我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城市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通过"规模红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改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城市中过高的服务业比重将妨碍"规模红利"的发挥,对城市贫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利用2004-2008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反U型曲线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城镇人口、产业结构、环保技术和意识、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从明 聂军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分布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分布均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不同时间段,最优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此认为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构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城市规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冉冉 沈春苗
当下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三次产业的加权平均数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度指标,采用2005-2016年间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配置效应、集聚效应和交互效应三种理论机制出发,分别考察分析了资本流动、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其中财政资本流动、境外资本流动、社会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明显;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另外,进一步分析表明资本流动和产业集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交互效应,但影响并不显著。由此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一方面在于有效促进资本流动,通过资本流动与转移改变要素资源配置结构;另一方面在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李文君 于静静
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拓展Matlack和Vigdor的模型,考量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引起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当城市规模处于较大水平时,房价上涨又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城市规模扩大会显著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但当城市房价已处于较高水平时,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张则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肃昌 马素琳
建立了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3-2012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果显示,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总体上呈倒U型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城市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正向的;城市公共交通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是显著的;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总体上会降低空气质量;无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城市绿化因素的作用均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东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7-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研究——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中国1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服务业的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美日英四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经济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中国30个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外资、城市污染与环境管制的关系——基于中国245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