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2)
- 2023(13468)
- 2022(11381)
- 2021(10799)
- 2020(9328)
- 2019(21445)
- 2018(21586)
- 2017(41993)
- 2016(22529)
- 2015(25466)
- 2014(25253)
- 2013(24259)
- 2012(22286)
- 2011(19790)
- 2010(20033)
- 2009(18129)
- 2008(17428)
- 2007(15353)
- 2006(13367)
- 2005(11660)
- 学科
- 济(87644)
- 经济(87546)
- 管理(62577)
- 业(58579)
- 企(47874)
- 企业(47874)
- 方法(43216)
- 数学(38907)
- 数学方法(38218)
- 中国(25607)
- 农(23683)
- 财(23676)
- 制(19638)
- 业经(18639)
- 学(18028)
- 贸(16137)
- 贸易(16123)
- 地方(15656)
- 易(15561)
- 银(15137)
- 银行(15103)
- 理论(14810)
- 农业(14761)
- 体(14594)
- 务(14547)
- 财务(14478)
- 行(14477)
- 财务管理(14445)
- 融(13880)
- 金融(13873)
- 机构
- 学院(311450)
- 大学(310532)
- 济(124430)
- 经济(121811)
- 管理(120665)
- 理学(104328)
- 理学院(103208)
- 研究(101451)
- 管理学(100984)
- 管理学院(100418)
- 中国(78065)
- 京(65678)
- 科学(63003)
- 财(59591)
- 所(50318)
- 农(49964)
- 中心(47632)
- 财经(47451)
- 业大(46571)
- 江(45980)
- 研究所(45882)
- 经(43155)
- 北京(41111)
- 范(39779)
- 农业(39296)
- 师范(39269)
- 经济学(38440)
- 院(37869)
- 州(36334)
- 财经大学(35390)
- 基金
- 项目(212683)
- 科学(167484)
- 研究(154425)
- 基金(154179)
- 家(135504)
- 国家(134430)
- 科学基金(115097)
- 社会(96132)
- 社会科(91176)
- 社会科学(91154)
- 省(83567)
- 基金项目(80931)
- 自然(75620)
- 自然科(73915)
- 自然科学(73894)
- 教育(72619)
- 自然科学基金(72524)
- 划(70907)
- 资助(64205)
- 编号(63603)
- 成果(51097)
- 重点(48497)
- 部(46817)
- 发(45339)
- 创(44671)
- 课题(43756)
- 创新(41765)
- 科研(41457)
- 教育部(40116)
- 国家社会(39815)
- 期刊
- 济(131316)
- 经济(131316)
- 研究(89105)
- 中国(58484)
- 学报(49332)
- 财(45644)
- 管理(45444)
- 科学(44749)
- 农(43825)
- 大学(37997)
- 学学(35789)
- 教育(35018)
- 技术(30073)
- 农业(29615)
- 融(27603)
- 金融(27603)
- 业经(23505)
- 财经(23037)
- 经济研究(22918)
- 经(19788)
- 问题(17885)
- 统计(16997)
- 业(15599)
- 商业(15504)
- 策(15078)
- 图书(15043)
- 理论(14994)
- 技术经济(14884)
- 版(14254)
- 科技(14158)
共检索到452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文章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Beckman的中心地规模模型进行修正,实证研究我国中心地体系中流通规模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市级中心地自身流通产出规模与其流通产出总规模之间的比值约为0.7,县级中心地自身流通产出规模与其流通产出总规模之间的比值约为0.3,中心地系数随等级提高而上升。但中心地系数的过快上升也表明城乡流通体系差距较大,因此应重视发展县域中心地体系来优化流通规模等级分布。
关键词:
中心地 流通规模 等级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安桉
基于中心地规模理论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心地体系的商贸流通业规模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中心地商贸流通业系数随着中心地级别的提高而增加,市区级商贸流通业系数随着东、中、西区域分布呈现阶梯式递减,而县级商贸流通业系数则呈现了阶梯式递增。
关键词:
中心地体系 商贸流通业 规模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红光 刘科伟
为了给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借助分形理论构建了一般的城镇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在已知城镇规模分布分维数的条件下,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的中心地模型中所谓值下,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的分布序列,并称其为中心地分布模型。与Zipf公式相比,上述模型不仅更具理论内涵、更接近实际,而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和纵向预见性,还可以确定区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中心性值,为城镇体系发展提供更好的导向。最后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例说明了此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秀芳 马婷洁 边翠兰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并构建流通产业发展的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空间特征相关性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关键词:
环境污染 FDI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学品
通过近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使用我国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和流通设施环境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估计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化对农村七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参数。结果发现:第一,流通设施环境对农村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市场化程度对农村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比流通设施环境大;第二,生存类消费支出不受到流通设施环境的影响,发展和享受类消费支出对流通设施环境有很强的依赖,这类消费支出受到流通设施环境的影响最大,流通设施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三,各类消费支出均受到市场化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生存类消费支出食品、衣着和居住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文宇
对我国26个省会城市规模与宜居程度关系的分析表明,随着城市人口、面积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其气候适宜度及绿化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消费潜力、劳动力需求、城市集中度及城市污染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是以宜居程度下降为代价的,同时也产生了拥挤效应。应采取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走宜居型城市发展道路,使中国城市在适宜的人口与面积规模下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顺毅
在分析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1年中国省际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中,大城市过度扩张而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失衡结构,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市体系协调发展,促进中、小城市充分发育,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一步被强化,结构失衡的城市化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注重中、小城市发展的城市化路径,则能够更为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静 焦华富 宣国富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特征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规模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运用统计数据,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安徽省现状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呈位序—规模分布;城市首位度偏低,规模效应不明显;城市规模总体偏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育不足,中等城市突出;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分异明显。在安徽省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相对稳定但不断趋于集中,首位城市发展潜力较大,同时各规模级城市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建设、促进皖北城市群的发展、提高皖南中等城市和中心镇水平等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城镇集聚点。其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动态过程,反映在地域城镇群规模组合上存在一定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所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是城镇体系内层次不同、大小不等的规模城镇在质和量方面的组合形式。因此,研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摸型对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研究状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欢 李放放 方行明
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10年中国29个省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强度减排的最重要因素,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效应是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水泥产量规模效应的作用次之,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对碳强度降低影响力不大,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低碳经济 减排 能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卫亚 谷圆
本文分析了现有时变参数面板ELES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拓展传统假设重新构建了双效应时变参数面板ELES模型,提出了实证研究中"从一般到具体"的模型形式识别流程,并实证分析了应用不同模型描述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动特征的差异情况。
关键词:
消费结构 ELES 面板模型 时变参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艳 葛健 马丽仪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人力资源水平、FDI的比重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呈正相关,但国有企业的R&D投资却不能产生同样的效应。更为重要的发现是,我国区域市场化进程和区域创新体系效率是高度相关的。
关键词:
市场化 区域创新体系 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少甫 林享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消费结构升级会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而在引入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变量的交互项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协同推进对于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具有强化作用。建议:深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协同配合,强化居民的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加强区域之间碳减排工作实施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学鹏 李进伟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向效应的假说,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具有惯性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并未表现出惯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