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4)
- 2023(6872)
- 2022(6283)
- 2021(5951)
- 2020(5424)
- 2019(12849)
- 2018(12918)
- 2017(26908)
- 2016(14591)
- 2015(16939)
- 2014(17252)
- 2013(17404)
- 2012(16781)
- 2011(15185)
- 2010(15578)
- 2009(15144)
- 2008(15323)
- 2007(14179)
- 2006(12567)
- 2005(11705)
- 学科
- 济(60643)
- 经济(60575)
- 业(42300)
- 管理(40619)
- 企(33729)
- 企业(33729)
- 方法(31440)
- 数学(28406)
- 数学方法(28197)
- 银(20881)
- 银行(20736)
- 制(19850)
- 行(19377)
- 财(17747)
- 中国(17587)
- 农(16894)
- 融(14123)
- 金融(14120)
- 贸(13671)
- 贸易(13662)
- 易(13330)
- 度(12374)
- 制度(12368)
- 学(11461)
- 业经(11174)
- 务(11083)
- 财务(11065)
- 财务管理(11032)
- 业务(10829)
- 农业(10758)
- 机构
- 大学(220288)
- 学院(217972)
- 济(93571)
- 经济(91498)
- 管理(84212)
- 理学(71319)
- 研究(71309)
- 理学院(70559)
- 管理学(69572)
- 管理学院(69162)
- 中国(64571)
- 财(46916)
- 京(46638)
- 科学(41967)
- 农(39950)
- 所(37128)
- 财经(36983)
- 中心(35474)
- 江(34263)
- 经(33297)
- 研究所(33246)
- 农业(31867)
- 业大(31418)
- 北京(29872)
- 经济学(29504)
- 银(28483)
- 州(27921)
- 财经大学(27374)
- 银行(27342)
- 范(27058)
- 基金
- 项目(132552)
- 科学(103316)
- 研究(96672)
- 基金(96564)
- 家(83064)
- 国家(82391)
- 科学基金(69684)
- 社会(60764)
- 社会科(57592)
- 社会科学(57570)
- 基金项目(51561)
- 省(50772)
- 教育(44867)
- 自然(44750)
- 自然科(43664)
- 自然科学(43650)
- 划(43101)
- 自然科学基金(42909)
- 资助(40701)
- 编号(40469)
- 成果(33862)
- 部(30750)
- 重点(29534)
- 发(28214)
- 创(26978)
- 课题(26915)
- 教育部(26345)
- 科研(25686)
- 人文(25640)
- 创新(25297)
- 期刊
- 济(102128)
- 经济(102128)
- 研究(69575)
- 融(40882)
- 金融(40882)
- 中国(39661)
- 财(36510)
- 农(35280)
- 学报(32131)
- 科学(29513)
- 管理(28522)
- 大学(23948)
- 学学(22623)
- 农业(21168)
- 财经(19055)
- 教育(18785)
- 技术(17286)
- 业经(16692)
- 经济研究(16400)
- 经(16110)
- 问题(14701)
- 理论(13836)
- 贸(12713)
- 实践(12638)
- 践(12638)
- 技术经济(11596)
- 商业(11324)
- 业(11043)
- 国际(10925)
- 统计(10855)
共检索到33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红艳 张琳 孙玉玲
银行贷款往往因为趋同行为导致贷款集中现象,非理性的贷款过度集中下,一旦风险积聚爆发,必将带来银行的重大损失与联动性危机。本文试图从贷款者行为的微观视角出发,结合2004-2010年共28个季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贷款行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方法,考虑引入宏观变量作为滞后虚拟变量,分析并检验了各种贷款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偶发性的贷款趋同效应,城市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存在基于声誉的非理性模仿行为,也部分解释了我国大银行与中小银行都贷款集中投向某
关键词:
贷款集中 羊群效应 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李晓霞
本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采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各组同质同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集中度 盈利能力和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苓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二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制度管理,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重点。中小银行发展迅速,但存、贷款依然是其资产负债的主要构成;中小银行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自然存有较大差异,加之当前反通胀日益推进,货币调控作用不断显现,对中小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中小银行实施贷款利率的浮动定价,必须深化对制度内涵的掌握,明确其浮动依据,规范其制度管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机制。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利率浮动 制度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唐松莲
银行能否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与其在贷款合同中的谈判力高低有很大关系。国外银行经常在借款合同中附有限制性条款,从会计信息到非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许多方面对借款人实施约束和监督。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时实际贷款合同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同在限制性条款的运用上存在不足,银行的贷款谈判力较低,债权人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影响力和控制力。
关键词:
借款合同 限制性条款 调查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瑜玥 胡波
信贷集中一直是困扰商业银行的"顽疾",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曾一度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也并没有随着银行贷款数量的增长而得到缓解。利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三个变量来测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对其最近一个贷款周期内不良贷款率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均与不良贷款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则根据商业银行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受行业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的影响最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最显著;而三类商业银行的集中度中,城市商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月 甄文真 赵永启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通过引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并选取我国房地产市场信贷数据,对基于"羊群行为"的商业银行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垄断热门行业信贷资金预期收益率高是信贷资金向其集中的根源,并且信贷资金向其集中程度随着信贷资金预期收益率的提升而增强,信贷资金的增加又促使房地产行业有效需求及交易额度不断增长,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房地产价格上涨。这说明在信息共享型羊群行为机制作用下,商业银行过度向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也是造成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市场 羊群行为 传导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红艳
为深入认识我国贷款过度集中的形成原因,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现状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过度集中的特殊生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过度集中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贷款过度集中 集中度监管 信用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洁 何广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223家中小银行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合作对中小银行贷款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合作能提升中小银行的贷款市场竞争力,作用机制是金融科技合作缓解了抵押物排斥、价格排斥和地理排斥;合作伙伴类型及数量对贷款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没有差异;小微型银行和位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竞争力提升效果更明显;监管政策的出台对金融科技合作的竞争力提升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出台后,持续提高监管强度,会削弱金融科技合作的竞争力提升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锦霞 高凌云 王兵
通过多重数理博弈的演绎推理,建立一个线性动态贷款竞争博弈模型,对商业银行贷款竞争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纳什均衡点的稳定性以及各参数对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和演算,结果表明各参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竞争通过多重博弈可达到纳什均衡的稳定状态,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相符。模型对动态仿真结果给予了经济学解释,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贷款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运筹学 博弈 纳什均衡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丽 徐子蒙
贷款损失准备不仅影响上市银行报告期的利润,而且影响上市银行未来吸收未预计损失的能力。我国现有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计提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其合理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贷款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廉永辉 黄娇 高杰英
立足于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现状和经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羊群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7—2020年我国99家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提高银行贷款行业结构的相似性,从而加剧了银行羊群效应,该结论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水平低以及资产透明度低的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羊群效应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我国银行业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对于政府和监管部门保持政策连贯性、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杰英 吴雨 尹志超
银行信贷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为倚重的融资渠道,但是银行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信贷风险。如何甄别实体企业、实现"扶优限劣"成为银企关系良性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内已有研究中考虑管理者水平异质性对银行贷款成本影响的相关研究不多,尤其以非上市中小企业为对象的研究更为少见。文章运用某大型国有银行的65293笔中小企业贷款数据,研究了管理者水平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管理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但是其作用是非线性的,银行会综合考虑管理者水平、担保条件、企业规模、企业信用等级等因素。对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保平
从紧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政策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对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保持我国的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同样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如:因从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贷款集中问题、信贷结构不平衡所引起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经营风险加大等问题。我们以许昌市为例对贷款集中度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就此问题引发的其他问题做出了粗浅的讨论,以期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对改善目前的信贷现状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从紧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集中流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