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1)
2023(9832)
2022(8643)
2021(8160)
2020(7129)
2019(16473)
2018(16536)
2017(33328)
2016(18554)
2015(21051)
2014(21449)
2013(21280)
2012(20373)
2011(18591)
2010(18963)
2009(17916)
2008(18122)
2007(16605)
2006(14691)
2005(13482)
作者
(54633)
(45572)
(45480)
(43719)
(29347)
(21820)
(21112)
(17683)
(17003)
(16669)
(15336)
(15126)
(14648)
(14554)
(14388)
(14295)
(14230)
(13371)
(13361)
(13187)
(11481)
(11410)
(11173)
(10419)
(10343)
(10333)
(10286)
(10268)
(9350)
(9223)
学科
(74065)
经济(73986)
(54084)
管理(52382)
(42819)
企业(42819)
方法(35206)
数学(31723)
数学方法(31310)
(22406)
(22303)
中国(21632)
(17228)
(16325)
贸易(16319)
(15930)
(15304)
(14629)
银行(14604)
业经(14472)
农业(14142)
(13959)
地方(13789)
(13613)
财务(13583)
财务管理(13549)
企业财务(12888)
(12714)
金融(12712)
(12386)
机构
学院(273040)
大学(272603)
(114087)
经济(111502)
管理(101839)
研究(93288)
理学(86880)
理学院(85883)
管理学(84411)
管理学院(83871)
中国(71437)
(57625)
(56526)
科学(56326)
(48660)
(46869)
财经(44020)
研究所(43767)
中心(43097)
(42386)
(39751)
业大(39336)
(37733)
师范(37414)
农业(37085)
北京(36965)
经济学(35194)
(33972)
(32855)
财经大学(32377)
基金
项目(169860)
科学(132958)
研究(126286)
基金(121689)
(105296)
国家(104387)
科学基金(87896)
社会(77951)
社会科(73868)
社会科学(73846)
(66553)
基金项目(63569)
教育(60000)
(56969)
自然(56167)
自然科(54787)
自然科学(54767)
自然科学基金(53809)
编号(52877)
资助(51571)
成果(45402)
(39076)
重点(38703)
课题(37347)
(37339)
(34664)
(34358)
教育部(33341)
科研(32727)
创新(32463)
期刊
(126574)
经济(126574)
研究(84553)
中国(51993)
(43561)
(42261)
学报(41101)
科学(37635)
管理(36074)
教育(33909)
大学(30738)
(30430)
金融(30430)
学学(28857)
农业(28156)
技术(22910)
财经(22098)
业经(21092)
经济研究(20927)
(18919)
问题(17461)
(15622)
(14585)
理论(14044)
技术经济(13809)
统计(13359)
商业(13181)
国际(12766)
实践(12638)
(12638)
共检索到411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晨琛  
政策的合法性是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如果某项政策的合法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和效果。从相关政策文本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要提升该政策的合法性,需要从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三方面着手,以提升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权威、合格性权威,以及政策程序的民主科学性,规范政策内容,使其符合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升该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此提升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的合法性。本文尝试从政策合法性的角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做出分析,并尝试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林龙  周辉  
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与聘任合同的全面实施,引发了若干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于交流轮岗的强制性与聘任合同的平等性问题,本文认为行政性是聘任合同的本质属性,行政权力在合同中起主导作用;契约性是聘任合同的形式特征,在合同中属于从属要素。两者的主要特征是强制性,它们之间没有根本冲突。关于交流轮岗的资源均衡与聘任合同的资源聚集问题,本文认为教师聘任合同具有集聚和均衡校际优质资源的两种功能,在均衡资源上它与交流轮岗具有同样的作用。关于交流轮岗行为导致的合同变更解除问题,在教师人事关系转出的情况下,本文认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彩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教师退出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判定不合格教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德品行、教育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触犯刑法。其中,道德品行问题是判定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权力主体不明确、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完善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标准,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退出的权力主体,构建包括觉察期、辅导期、审议期和申诉期等一套完整的退出程序,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睿娟  申敬红  李敏  游旭群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始终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呈现出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从提倡到提倡与禁止并重、日益注重规范的针对性、科学化、国际化等特征,形成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方面的实施机制。注重地方性、校本性教师行为规范细则的制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强化师德教育中的以能养德,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关注的方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田士旭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构建出“政策工具类型—教师政策要素”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颁发的68份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呈现出多元、全面、补短的特征,但总体上存在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政策工具在组合搭配上存在结构性失衡;教师政策要素主要集中于“能力素质”要素,政府的政策供给协调作用不充分;政策工具与教师政策要素的契合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未来中小学教师政策体系的展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及世界主要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2)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3)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4)改进职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方案;(5)丰富在职培训类型和内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京淑  
本文在揭示韩国旧有教师评价政策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调整过程中教师评价相关利益集团的不同态度和争论,最后描述了政策调整后的方案内容,并对政策试行的预期效果作出了预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  丁钢  陈莲俊  孙玫璐  
对全国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专任教师1119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一般信息、教学与评价、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工作状况与学校管理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性别比例趋向平衡,但城镇间差异显著;中青年教师占主体;教师资格基本达标,农村小学阶段存在通科教师;教师职称晋升与教龄密切相关。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心之一,要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厘清和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教科研视野;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教师一般教育能力和信念的增强,全面提升教师效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迟为国  
一、英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流动问题 中小学教师质量下降、数量不足,是长期笼罩美国教育的一片阴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师范教育的生源,而最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整个美国教育的质量。尽管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陷入如此严重困境,但教师流出教师队伍的现象却很严重,而尤为严重的是,从教师队伍中流出的主要是优秀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翠  
中小学教师配置标准政策对师资配置科学与否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政策变迁历程分析发现,在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宏观背景下,教师配置编制标准也由城乡差别走向城乡统一,越来越突出公平取向。师资配置标准政策变迁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历经渐进式和决裂式。师资配置标准政策创新需突破政府编制管理在主观博弈格局下的单纯数量规划,实现从基于服务对象数量的制度到基于服务工作量的制度的决裂式制度变迁,突出质量逻辑和专业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永红  盛铭  毕妍  
英国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以满足现实需要为前提,岗位管理权限明晰,岗位职责明确,岗位晋级均以通过专业标准评价为前提。其对我国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的启示在于:尽快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办法,设计差异性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科学分配教师岗位管理的权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谭菲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以价值定位、目标设计、指导原则、内容结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为结构模块,形成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为提升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入职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层级具化、逻辑展开、环环相扣的设计与实践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大特征,可为改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韶峰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聘关系处理有多种方式。评聘合一的模式导致教师的三大任用制度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须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与现行教师资格的认定合并,将教师职务的聘任与现行教师聘任制度合并,形成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和教师聘任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定华  
立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必须树立精品理念,总结基层经验,瞄准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培训全面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调查同样发现,"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