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9)
2023(19643)
2022(16811)
2021(15861)
2020(13250)
2019(30527)
2018(30050)
2017(56454)
2016(31510)
2015(36005)
2014(36168)
2013(35142)
2012(33381)
2011(30471)
2010(30865)
2009(28521)
2008(28219)
2007(25304)
2006(22484)
2005(20756)
作者
(92554)
(76970)
(76737)
(73365)
(48937)
(37125)
(35332)
(30051)
(29451)
(27975)
(26230)
(26051)
(24780)
(24516)
(24251)
(24196)
(23418)
(22950)
(22439)
(22389)
(19540)
(19398)
(19032)
(17900)
(17461)
(17316)
(17282)
(17205)
(15734)
(15514)
学科
(126230)
经济(126104)
管理(82741)
(81405)
(64713)
企业(64713)
方法(52845)
数学(46600)
数学方法(45926)
中国(41247)
(36913)
(33093)
地方(29244)
(29035)
业经(27282)
(25717)
(24691)
贸易(24673)
农业(24293)
(23944)
教育(23657)
(22250)
银行(22182)
理论(21946)
(21377)
(20895)
金融(20892)
(19422)
财务(19357)
财务管理(19303)
机构
大学(449493)
学院(447937)
(178690)
经济(174626)
管理(162058)
研究(161576)
理学(137942)
理学院(136181)
管理学(133478)
管理学院(132624)
中国(120119)
科学(99816)
(97804)
(85200)
(83476)
(79933)
研究所(75635)
中心(73441)
(71209)
(67963)
师范(67273)
业大(66928)
财经(65949)
农业(62813)
北京(62712)
(59777)
(57983)
(56227)
师范大学(54257)
经济学(54140)
基金
项目(289478)
科学(227071)
研究(213235)
基金(205520)
(180491)
国家(178889)
科学基金(151081)
社会(131088)
社会科(124010)
社会科学(123977)
(115469)
基金项目(107151)
教育(104121)
(99147)
自然(97733)
自然科(95393)
自然科学(95364)
自然科学基金(93662)
编号(88308)
资助(85470)
成果(75029)
重点(67517)
(66466)
课题(64852)
(64634)
(59826)
创新(55840)
科研(55575)
教育部(55069)
大学(53974)
期刊
(202326)
经济(202326)
研究(143052)
中国(99875)
教育(75677)
学报(72969)
(72516)
科学(65928)
(65630)
管理(60279)
大学(55396)
学学(50969)
农业(49282)
(45226)
金融(45226)
技术(42754)
业经(33325)
财经(32763)
经济研究(32590)
(28288)
问题(26813)
(26271)
(23152)
图书(22000)
技术经济(21262)
(21234)
统计(20850)
国际(20436)
理论(20424)
职业(20358)
共检索到698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  丁钢  陈莲俊  孙玫璐  
对全国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专任教师1119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一般信息、教学与评价、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工作状况与学校管理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性别比例趋向平衡,但城镇间差异显著;中青年教师占主体;教师资格基本达标,农村小学阶段存在通科教师;教师职称晋升与教龄密切相关。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心之一,要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厘清和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教科研视野;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教师一般教育能力和信念的增强,全面提升教师效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教师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 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严格的教师教育所形成的品性与能力,包括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教师专业性向的差异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个人品质则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教师素质与高质量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等问题,我们特约请了教师教育方面的几位学者就此展开研讨,现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翠  
中小学教师配置标准政策对师资配置科学与否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政策变迁历程分析发现,在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宏观背景下,教师配置编制标准也由城乡差别走向城乡统一,越来越突出公平取向。师资配置标准政策变迁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历经渐进式和决裂式。师资配置标准政策创新需突破政府编制管理在主观博弈格局下的单纯数量规划,实现从基于服务对象数量的制度到基于服务工作量的制度的决裂式制度变迁,突出质量逻辑和专业价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田士旭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构建出“政策工具类型—教师政策要素”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颁发的68份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呈现出多元、全面、补短的特征,但总体上存在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政策工具在组合搭配上存在结构性失衡;教师政策要素主要集中于“能力素质”要素,政府的政策供给协调作用不充分;政策工具与教师政策要素的契合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未来中小学教师政策体系的展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基于"发展得比较好的教师更能准确地评判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的假设,本研究借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就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相关问题,调查了132位拥有"中高"职称的教师。结果发现:一是"典型"的校本教研活动虽然开展的频率高,但教师对其效果的评价却很差;二是我们在强调"典型"的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那些"非典型"的、主要由个人自主研修或校外进行知识输入的专业发展活动的作用;三是教师对"听专家报告"和"做课题研究"这两项专业发展活动持有较高水平的认可;四是当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存在"小(学)高中(学)低"现象,反映了"越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的老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铄  包华影  刘远霞  
"城市国家"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质量享誉全球,这项殊荣的取得与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新加坡教师教育体系独具特色,严格的人才选拔、优质的职前培养和健全的职业路线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多样的专业发展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塑造了新加坡多元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新加坡教师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昊  杨婕  唐智松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关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进行梳理与分析显得意义非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历经了恢复式、渐进式与内涵式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历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权力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是其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政策制定主体的自我强化和教师教育院校的利益依附是其产生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供需矛盾导致的内生性驱动与示范效应催生的外源性驱动则是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变迁的重要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彩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教师退出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判定不合格教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德品行、教育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触犯刑法。其中,道德品行问题是判定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权力主体不明确、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完善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标准,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退出的权力主体,构建包括觉察期、辅导期、审议期和申诉期等一套完整的退出程序,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认识困惑,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学理悖论,学历层次与研究能力的机械错位,研究成果与科研精神的价值反差,研究意识与创新品质的现实缺失等,是影响教师研究教育科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职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技能训练,创设校本教研和行动研究平台,推进专业引领和校际项目合作,培养反思教学与科研主体精神,养成科学研究情意态度和价值观,能够促进教师专业与教育科学双向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晨琛  
政策的合法性是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如果某项政策的合法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和效果。从相关政策文本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要提升该政策的合法性,需要从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三方面着手,以提升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权威、合格性权威,以及政策程序的民主科学性,规范政策内容,使其符合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升该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此提升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的合法性。本文尝试从政策合法性的角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做出分析,并尝试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京玉  王国霞  
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调查研究发现,参与行动研究较多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自主发展上明显好于未参与或者参与行动研究较少的教师。具体表现在,促进教师开展问题导引式阅读,不断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改变专业生活方式,生成个人实践理论,激活专业发展动力,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调查研究还发现,情感导航、方法融合、理论先行等策略,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规避行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高行动研究的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使用NVIVO软件对1995-2018年共144份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并使用UCINET、ROSTCM等软件对政策数量、政策主体协作关系、政策领域、政策主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余年来,以基础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内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主体,并形成了以"专兼职""双师型"为内外部结构的师资建设政策框架。师资队伍建设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资质强化,开始注重新形势下的制度匹配与赋权管理,同时具有建设"职业教育教师事务共同体"的政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