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2)
- 2023(3791)
- 2022(3096)
- 2021(3220)
- 2020(2612)
- 2019(6203)
- 2018(6509)
- 2017(11933)
- 2016(7475)
- 2015(8902)
- 2014(9303)
- 2013(8706)
- 2012(8569)
- 2011(7973)
- 2010(8650)
- 2009(7984)
- 2008(7704)
- 2007(7245)
- 2006(6852)
- 2005(6591)
- 学科
- 济(20877)
- 经济(20855)
- 教育(19065)
- 中国(17205)
- 业(16705)
- 管理(15512)
- 企(12678)
- 企业(12678)
- 方法(9282)
- 数学(8600)
- 数学方法(8462)
- 财(7364)
- 制(7017)
- 银(6976)
- 银行(6974)
- 农(6930)
- 行(6783)
- 理论(6575)
- 教学(5955)
- 学(5785)
- 发(5347)
- 贸(5292)
- 贸易(5285)
- 融(5270)
- 金融(5270)
- 易(5222)
- 技术(4739)
- 镇(4719)
- 发展(4628)
- 展(4505)
- 机构
- 大学(107903)
- 学院(102475)
- 研究(38105)
- 济(37012)
- 经济(35890)
- 管理(31414)
- 教育(28578)
- 理学(25761)
- 中国(25701)
- 京(25422)
- 理学院(25360)
- 管理学(24904)
- 管理学院(24676)
- 范(24510)
- 师范(24438)
- 财(21472)
- 科学(20558)
- 师范大学(20154)
- 所(19107)
- 北京(18012)
- 江(17548)
- 研究所(16767)
- 中心(16258)
- 财经(16066)
- 经(14370)
- 州(14055)
- 职业(13937)
- 技术(13864)
- 院(13305)
- 财经大学(11749)
- 基金
- 项目(52555)
- 研究(49104)
- 科学(42120)
- 基金(33406)
- 教育(31144)
- 社会(27752)
- 家(26759)
- 国家(26350)
- 社会科(25963)
- 社会科学(25959)
- 编号(24173)
- 成果(23985)
- 省(21233)
- 科学基金(21029)
- 划(20154)
- 课题(19920)
- 年(17186)
- 基金项目(16586)
- 项目编号(14660)
- 规划(14341)
- 部(14180)
- 性(14076)
- 资助(13998)
- 重点(13109)
- 教育部(12993)
- 发(12976)
- 度(12535)
- 研究成果(12484)
- 阶(12414)
- 段(12363)
共检索到179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尚冰 薛平
我国中小学应当加强地球科学普及教育●杨尚冰薛平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膨胀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正迅速地改变着地球的物质系统和演化进程,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地球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丽英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的功能片面化,科学研究的学科功能、科学思维培养功能被忽视;科学课程边缘化,具体表现在开课年级延迟,在考核评价中科学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甚至不考,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科学课程内容窄化,缺乏严密的科学知识逻辑体系的支撑且多是以分科教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科学课程教学理论化。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不利处境,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确立科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其次是重建科学教育体系;再次要以考试评价为突破口带动科学教育整体改革。
关键词:
中小学 科学 素养 核心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关键词:
中小学科学教育 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菁
科学技术普及和中小学校教育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林菁“科教兴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中华民族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迎接21世纪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晓迅
英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姚晓迅编译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8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和欧共体教育部长会议强烈要求欧共体各国,把在教育体系的各部分进行环境教育当作优先考虑的事情之一。“环境教育的目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丁开艳 薛杨阳
为提高我国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相关组织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近年来由于消费者盲目消费和借贷造成恶劣后果的事件依然屡见不鲜。金融科技背景下,通过推动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变得尤为重要。为关注上述现象,本期专题关注金融普及教育话题,总结已有经验,并对金融
关键词:
金融 财政金融 普及教育 金融知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商承义
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荣辱,而且维系着千家贫富、万户忧喜。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国民的经济素质、经济意识、参与经济生活的各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的一生,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极大的作用。韩国中小学经济教育,从六十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谭菲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以价值定位、目标设计、指导原则、内容结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为结构模块,形成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为提升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入职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层级具化、逻辑展开、环环相扣的设计与实践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大特征,可为改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初任教师 入职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岚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法国在国民教育部和国家电影中心的主导规划下,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中,从课堂到课外的电影教育体制。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课程体系整体统一、循序渐进,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国家和地方协作管理,多部门、多行业广泛参与;但该体制也存在中央与地方沟通不畅,资源配置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缺少培训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小学美育工作,普及中小学影视教育,可以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推广等方面参考借鉴法国经验。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发展需要开阔的视野、完善的体制和丰富的资源,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基础,提升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
法国 中小学 电影教育 艺术教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义芳
若干国家政府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张义芳中国科技信息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风起云涌,它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力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许多国家已把促进公众了解科学技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普及,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知音 孙晓峰
一、财政支持科普事业的理论解释科普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赖于财政的支持。1.科普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原动力。公共产品属性越强的产品,财政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农业科普是当前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科学普及的定义与科普的主要目标以及科普对现代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科普存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村科普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科学普及 现代农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荆元 郭远生
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地球科学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进展。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水文、土地、能源、矿产、交通、运输、通讯、农林牧渔、制造、建筑、旅游、气象、灾害、海洋、军事等领域,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类文明。
关键词:
地球科学 产业 运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章梅芳 张馨予
1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内化与延伸科学社会学创始人R·默顿认为,科学富有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价值和规范的综合”[1]。换言之,科学精神以科学家为载体,以规范的形式内化为科学家的品德或良心。默顿提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这四条规范是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的对科学精神气质的概括。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