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6)
2023(16564)
2022(14178)
2021(13304)
2020(11467)
2019(26247)
2018(26180)
2017(50407)
2016(27544)
2015(31252)
2014(31263)
2013(31388)
2012(28583)
2011(25500)
2010(25882)
2009(24533)
2008(24723)
2007(22291)
2006(20204)
2005(18502)
作者
(80148)
(66051)
(66008)
(62644)
(42277)
(31383)
(29972)
(25660)
(25024)
(23963)
(22540)
(22468)
(21278)
(21013)
(20445)
(20116)
(19738)
(19523)
(19001)
(18991)
(16548)
(16289)
(15945)
(15163)
(14971)
(14969)
(14781)
(14718)
(13295)
(12953)
学科
(110793)
经济(110622)
(104885)
管理(102759)
(94510)
企业(94510)
方法(49097)
数学(38903)
(38824)
数学方法(38495)
业经(34079)
(33835)
(30559)
中国(29640)
(27010)
财务(26930)
财务管理(26877)
企业财务(25467)
农业(23022)
(21511)
银行(21473)
技术(21422)
(20984)
理论(20885)
(20664)
(20403)
(20106)
(20031)
(19901)
贸易(19888)
机构
学院(398451)
大学(397732)
管理(163038)
(160236)
经济(156601)
理学(137816)
理学院(136361)
管理学(134464)
管理学院(133691)
研究(126445)
中国(102747)
(85942)
(82948)
科学(75116)
财经(63861)
(63462)
(61736)
(61544)
中心(58365)
(57790)
研究所(56420)
业大(55769)
北京(54828)
(49452)
(48976)
师范(48568)
农业(48142)
财经大学(47156)
经济学(47094)
(45944)
基金
项目(254371)
科学(200316)
研究(190444)
基金(184325)
(158456)
国家(157059)
科学基金(136079)
社会(119441)
社会科(113096)
社会科学(113067)
(98978)
基金项目(97765)
自然(87552)
教育(86570)
自然科(85451)
自然科学(85433)
自然科学基金(83951)
(82150)
编号(78800)
资助(75763)
成果(64763)
(56418)
重点(55860)
(54396)
课题(53529)
(53050)
(50373)
创新(50189)
项目编号(49285)
教育部(48712)
期刊
(187987)
经济(187987)
研究(122842)
中国(80603)
(68671)
管理(67379)
(57111)
学报(56495)
科学(53852)
大学(43993)
教育(42203)
(42193)
金融(42193)
学学(41348)
农业(38997)
技术(36066)
财经(32351)
业经(31966)
经济研究(28052)
(27629)
问题(24393)
(23146)
技术经济(21077)
理论(20545)
现代(20034)
财会(19433)
图书(19338)
商业(18595)
实践(18504)
(18504)
共检索到613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庆阁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被滥用。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就必须对权力给予限制、监督。中小企业的破产管理人在破产活动中的权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能对企业的破产管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就无法防止其权力被滥用,也无法保证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尽管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在监督的体系化、监督的运行机制、监督的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在法律层面上亟需健全和完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简小文  
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论述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宪法法律监督权与人大监督制度的思路。文章认为,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应当遵循授权与监督相统一、监督与支持并重、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职权法定等原则。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人大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加强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保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深入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丽霞  
海南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既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不合理开发对乡村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突显。地方政府应在环境保护法律视角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立法、执法、司法各层面入手,形成乡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丽霞  
海南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既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不合理开发对乡村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突显。地方政府应在环境保护法律视角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立法、执法、司法各层面入手,形成乡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云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及其局限性,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框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命题决定了市无法而不治是一种基本逻辑。若在市场博弈中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彰显了法律抑强扶弱的正义,那么就必须以担保业赖以生存之市场及社会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然而,以政策文件代替立法、以宏大语词来勾勒规则、以规则创制者主观的判断来取代市场规律、及重实体而轻法律形式显然不是在创建秩序,而是在破坏秩序。着眼未来,中国中小企业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遵循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市场法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淑慧  
文章指出,积极寻求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之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必须以现实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对企业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融资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企业运行科学化,推动中小企业制度与时俱进,满足中小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景胜  
本文在分析和诊断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重视态度、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业务流程的合规性、法律培训、必要的法律事务开支等将影响企业法律风险。建立了测评监控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加快推行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经营活动法律审查机制、加强法律培训等防范和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珊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经历了监督职能从虚到实、派驻巡视监督机构从无到有、监督队伍从弱到强、监督制度从单一到多元四大转变,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制度运行仍存在外部监督制度不尽完善、内设监事会制度与新形势变化要求不相适应、分类差异化监管制度有待探索构建、多头重复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等问题。因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就必须健全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重建以内设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探索推行外派纪委书记兼任监事会主席模式,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以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岌  赵早早  
人大预算监督是社保基金预算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通过考察和辨明立法机关在社保基金预算审查中的权力与作用,阐释并分析了我国人大在社保基金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如预算信息不完整和不透明阻碍人大监督质量的提升,人大系统缺乏专业人员导致社保基金预算监督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制度完善:一是持续完善并加强人大社保基金预算监督制度,细化预算审查批准和执行预算监督两个重要环节,积极开展预算前期的专题调研和专项审议,同时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针对性地进行预算监督;二是督促政府加快完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不断完善社保基金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加大信息公开和网络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倪雄飞  
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市场化的政府经济行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弥补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的社会中间层主体。文章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活动具有经济法属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经济法属性的确定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制度的宗旨、基本原则和发展模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云华  
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法律制度形态有所不足,而一人公司法人制度由于其人合性、资合性程度较低、股东承担风险的有限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然,为避免一人公司法人规避法律,我国必须对一人公司法人予以法律的特别规制,必要时,甚至可以“揭开公司面纱”。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必能在这种企业形态中适宜成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填补了我国“市场退出法”的空白。该项法律通过强化破产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规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诚信勤勉义务,增进企业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