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2)
2023(14857)
2022(12758)
2021(11808)
2020(10163)
2019(23223)
2018(23184)
2017(45353)
2016(24732)
2015(27740)
2014(27534)
2013(27730)
2012(25378)
2011(22763)
2010(22789)
2009(21338)
2008(21179)
2007(18816)
2006(16812)
2005(15065)
作者
(72892)
(60212)
(60166)
(56976)
(38431)
(28830)
(27297)
(23616)
(22788)
(21529)
(20495)
(20371)
(19163)
(19132)
(18462)
(18429)
(17953)
(17937)
(17283)
(17216)
(14937)
(14838)
(14623)
(13683)
(13552)
(13533)
(13456)
(13330)
(12016)
(11914)
学科
(106229)
经济(106105)
(96186)
(85973)
企业(85973)
管理(84763)
方法(50151)
数学(40671)
数学方法(40290)
(32543)
业经(32414)
(31983)
中国(26716)
(23236)
财务(23175)
财务管理(23148)
农业(22722)
企业财务(21943)
(21229)
技术(20769)
(18914)
(18870)
贸易(18861)
理论(18699)
(18608)
(18360)
地方(18331)
(17629)
(17040)
环境(15674)
机构
学院(363250)
大学(360705)
管理(149116)
(148847)
经济(145848)
理学(128790)
理学院(127466)
管理学(125606)
管理学院(124950)
研究(115445)
中国(88696)
(76893)
科学(70973)
(69774)
(61338)
(58095)
财经(56114)
业大(54975)
(53284)
研究所(52549)
中心(51906)
(50896)
北京(48424)
农业(48400)
(44667)
师范(44267)
经济学(44064)
(42867)
财经大学(41559)
(41433)
基金
项目(240977)
科学(190440)
研究(176988)
基金(175651)
(152272)
国家(150921)
科学基金(130747)
社会(111916)
社会科(106128)
社会科学(106100)
(94571)
基金项目(93774)
自然(85299)
自然科(83312)
自然科学(83293)
自然科学基金(81834)
教育(80293)
(78512)
编号(72538)
资助(72411)
成果(57628)
(53223)
重点(53193)
(51947)
(51246)
课题(48779)
创新(47856)
(46548)
科研(45915)
国家社会(45611)
期刊
(165031)
经济(165031)
研究(107093)
中国(63242)
管理(58252)
(56123)
(54435)
学报(53993)
科学(51347)
大学(41195)
农业(39345)
学学(39063)
教育(35539)
技术(32597)
(31097)
金融(31097)
业经(29356)
财经(27523)
经济研究(25618)
(23575)
(22344)
问题(22093)
技术经济(20477)
现代(17978)
理论(17866)
商业(17469)
科技(17314)
图书(16488)
(16330)
实践(16115)
共检索到529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治  王四笔  
文章结合投入产出的思想,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各省的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投入和产出要素的省际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较为明显,但省际间差异也较为显著,虽然其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仍然是各地省际经济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鹏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采用DEA-Tobit二阶段法分别以区县与行业为单位对天津市13 3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政策环境与企业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鹏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采用DEA-Tobit二阶段法分别以区县与行业为单位对天津市13 3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政策环境与企业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白万平  孙溶镁  白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能否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在梳理出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1—2018年中国58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结构上来看,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数字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从传导机制来看,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都是数字金融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从结构性变化来看,随着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数字金融的边际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非对称U型"结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多维度发展数字金融、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分发挥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松颖  刘颖  王嫚嫚  
本文基于2001—2013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谷物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谷物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特点,比较水稻、小麦和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我国谷物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增后减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变迁与经营规模;主产区谷物生产明显优于平衡区,主销区则以水稻生产为主,规模效率偏低,科技进步显著;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较小麦和玉米相比更具有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实施农业科技政策,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粮食功能分区,制定差异化农业发展政策是提高谷物生产效率,增强国家谷物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董皓  赵万东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无法获得的所有权优势,是实现"以市场换技术"推动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先决条件。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326696家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在利用LP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一阶随机占优方法检验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高于内资企业,并采用分位数分解方法进一步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高于港澳台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除港澳台企业在生产率低分位数(20%分位数及其以下)外,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皆具有明显的所有权优势,且在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年猛  
运用2005~2009年中国31省份服务业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原因、空间差异与变动趋势进行考察,并将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整体仍表现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落后,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中国及各区域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健  刘恋  
将中国30个省市分为八大区域,基于2007~2017年省际物流业面板数据,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ESDA和空间收敛模型进行时空差异和空间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剔除了管理无效率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后,全国GTFP均值下降至0.985,南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部沿海区域的GTFP值上升,长江中游、东北、西南、黄河中游区域的GTFP值下降;(2)在时间差异上GTFP指数分三个时段,2007~2012年,GTFP指数大于1,2012~2014年,GTFP指数小于1,2014~2017年,GTFP指数大于1,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3)全国各省市间物流业GTFP全局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东北、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区域体现出了正相关拉动作用,北京、天津、山东始终是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带动地区。全国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发展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4)我国物流业GTFP水平呈现"M型"波动变化,最后逐渐趋于收敛态势。八大区域可分为两类,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区域趋于收敛态势;黄河中游、东北、西南、西北区域趋于发散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泳泽  
本文从核算方法调整入手,采用检验后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1978-2012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再估算并对空间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两种资本存量核算方法下,中国TFP年均增幅分别为1.679%和1.630%,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2)在考虑了TFP空间外溢效应的情况下,中国省际TFP的收敛速度加快,收敛周期缩短,这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省际TFP空间收敛速度有差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省际TFP空间收敛速度降低。(3)加入"中国式分权"的制度因素后,省际TFP的空间收敛速度有所提升,说明在"中国式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海燕  
在全国流通架构体系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长期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严重依赖外部支持。在新的发展时期,西部各省应及时将提升流通业竞争力作为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西部各省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评及特征分析,探讨西部省际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本质和路径。研究表明:西部省际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内部梯队分异明显,西部流通业整体在全国流通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本质改变。文章认为西部省际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深层内涵在于面向全球化的自主流通能力的提高,应从加快培育一批本土流通领军连锁企业、持续强化西部各大都市圈的流通业集聚质量、加快培养本土流通人才、提高本土流通创新能力及各省应加强协同规划西部整体流通体系架构四个方面,推动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丽   胡植尧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Python爬取上市公司历年年报,实证研究数据要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通过增强包括企业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动态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在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成熟期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组织赋能、环境支撑、技术驱动、战略引领与数据要素形成互补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是否存在“数据生产率悖论”。本文对激活数据活力,释放数据价值,触发动态能力,发挥数据要素互补效应,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支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雷明  虞晓雯  赵欣娜  邓宏辉  
基于含有动态效应的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方向性SBM方法,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资本动态效应下3E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以及增长模式的省份差异,并引入Bootstrap-DEA方法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测度的准确性。我们发现:(1)1998~2011年我国3E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却一直维持在1%以下,其原因是3E前沿面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呈现出的互补状态;(2)传统技术进步是当期投入产出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而资本动态效应是资本跨期作用引起的前沿面移动效应,表示资本的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