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1)
2023(12571)
2022(11348)
2021(10950)
2020(9322)
2019(21994)
2018(22159)
2017(43944)
2016(23783)
2015(27229)
2014(27560)
2013(27173)
2012(24879)
2011(22543)
2010(22826)
2009(21172)
2008(20736)
2007(18316)
2006(16282)
2005(14622)
作者
(69160)
(56969)
(56735)
(54037)
(36349)
(27264)
(25887)
(22295)
(21542)
(20501)
(19348)
(18966)
(18074)
(18063)
(17513)
(17388)
(17000)
(16975)
(16342)
(16321)
(14185)
(14086)
(13925)
(13040)
(12842)
(12748)
(12647)
(12588)
(11442)
(11087)
学科
(95278)
经济(95139)
管理(73163)
(72782)
(62696)
企业(62696)
方法(48809)
数学(43146)
数学方法(42450)
(27725)
中国(25549)
(24058)
(20646)
业经(20383)
(19546)
(18830)
财务(18750)
财务管理(18718)
企业财务(17835)
(17332)
贸易(17319)
(16873)
地方(16330)
理论(16233)
(15546)
农业(15525)
银行(15510)
(15166)
技术(14943)
(14711)
机构
大学(346214)
学院(343941)
管理(139461)
(135912)
经济(132894)
理学(121046)
理学院(119765)
管理学(117488)
管理学院(116853)
研究(109237)
中国(83282)
(74054)
科学(67323)
(65741)
(54881)
财经(52699)
(49988)
研究所(49625)
业大(49427)
中心(49214)
(48704)
(47717)
北京(47523)
(44392)
师范(44017)
经济学(40451)
(40158)
(39700)
财经大学(39238)
农业(39153)
基金
项目(229092)
科学(179742)
研究(167366)
基金(166252)
(143808)
国家(142644)
科学基金(122970)
社会(103725)
社会科(98283)
社会科学(98258)
(88484)
基金项目(88261)
自然(81447)
自然科(79521)
自然科学(79503)
自然科学基金(78058)
教育(77952)
(74917)
资助(70668)
编号(69251)
成果(56618)
(51279)
重点(50808)
(47225)
(47138)
课题(47078)
教育部(44107)
科研(43998)
创新(43909)
项目编号(43106)
期刊
(147243)
经济(147243)
研究(102040)
中国(60757)
管理(52129)
学报(51217)
(49919)
科学(47998)
(44211)
大学(39149)
教育(37469)
学学(36808)
农业(30718)
(30478)
金融(30478)
技术(30273)
财经(25513)
业经(24382)
经济研究(23740)
(21550)
问题(19463)
理论(17709)
图书(17270)
技术经济(17256)
统计(16572)
实践(16186)
(16186)
(15865)
科技(15817)
商业(15729)
共检索到49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红  何鹏  张泽京  
文章以82家中小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通过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标准化规模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小上市公司标准化规模逐年递增,而成长率轻微递减,且都具有过原点性;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率服从拉普拉斯分布;而且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这些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比较健康,但要特别注意所出现的衰退迹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升森  张玉明  
本文从多维度、非线性视角分析了企业规模与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以及企业生存状态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我国433家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表明:第一,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成长潜力存在倒U关系;第二,销售规模与企业成长潜力之间呈显著的倒U关系,而员工规模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作用形式则是线性的。第三,企业规模各因子效能的发挥受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生存质量和成长阶段的制约。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张提供了最优的路径选择,也证明了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越  丛培丽  赵培羽  
本文使用2007年1330家,2008年、2009年1335家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假设: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文中从监管制度、资本市场、会计准则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缩小盈余管理行为的空间,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消极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静  黎东升  
本文以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各公司成长性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体上市板块和所属细分行业与上市公司成长性关系不明显,而公司的偿债能力对其成长性影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俊丽  张红  张春晖  
基于公司股东关系视角,审视大股东利益分配,深入透视公司股权结构与成长性关系,对提高股权治理效率,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3家A股旅游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股东亲密度为调节变量,基于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通过简单斜率检验,探讨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检验了股东亲密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成长性的负面影响显著,且随着股东亲密度加深,股权集中度对成长性的负面影响增强;第2~第5大股东、第2~第10大股东发挥了显著的制衡作用,股东亲密度并未影响大股东制衡效应;股权属性对成长性影响显著,股东亲密度对股权属性与成长性关系的调节效应也较为明显;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成长性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股东亲密程度加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成长性的负面影响增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国毅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回归分析、对数回归分析以及等级相关性分析对企业的规模与绩效进行定量研究,揭示中国企业在规模扩张中的一些般性结论。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这些结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二者的辨证关系和宏观形势及扩张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泽京  陈晓红  王傅强  
经过提高股权价值波动率精确度的KMV模型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有很强的识别信用风险状况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两条信用预警线,来监控中小上市公司的信用危机。文章研究发现,资产规模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2004年之后资产规模与违约风险显著负相关,总资产小于3亿元的小公司抗风险能力最差。股权分置改革引起了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短时间的波动,是2006年中小上市公司违约风险变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平红  王永培  
本文运用Morans′I指数检验了我国工业密度和商业密度的空间相关程度,研究发现我国1999-2007年的工商业密度空间相关均呈上升趋势,但相关程度尚不明显。以工业密度为被解释变量的2007年省际截面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商业密度对工业密度的增长弹性为8.4,表明商业密度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工业密度增长8.4个百分点。最后,本文对我国工商业的产业空间发展提出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曜  
城市的集聚密度与集聚规模在概念和测度上是两个相互关联却有差别的变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的集聚模型,证明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与城市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作用并非同步变化。城市具有倒U型的规模—效率曲线和先正U型变化再倒U型变化的密度—效率曲线,同时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估计显示,当前中国所有地级城市的实际密度均远高于预期的密度—效率曲线的正U型阶段门槛密度,因此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关系,倒U型的顶点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加而上升。由于集聚密度和集聚规模的最优值不同步,因此在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过程中,需分类调整其在城市内部的布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里加  冯根福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产业与区域分布数量、经营规模及绩效的系统描述 ,寻找出其在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控我国上市公司产业与区域分布 ,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 ,进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红  张泽京  曾江洪  
通过对中国中小上市公司高管素质与成长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和实证分析,得出了高管学历与成长性呈正相关,高管年龄与成长性呈负相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与成长性无显著相关等不同于西方研究的结论。鉴于中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特点,本文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探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冬云  张吉岗  
我们以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公布的2006和2007年年度报告数据考察影响内部审计规模的因素。结果表明:内审规模与外部审计收费、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与控股子公司数量显著负相关。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文钰  高向东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模拟是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和区域科学学者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文献很多,揭示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本文从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2种研究假设,梳理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进展。从已有研究看,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个别大城市的研究上,多为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存在共性特征:①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中国的紧凑性的城市人口分布;②负指数函数在模拟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时有较好的优度;③同国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模型中,人口密度梯度逐渐变小,密度曲线变得更为平缓。④多中心模型研究表明,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已经符合多中心模型分布特征,大城市次中心已经初步发育。纵观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数据质量差、研究方法滞后、研究城市少、可比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在未来应努力利用GIS等提高数据质量,创新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研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比较研究,从而构建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而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及郊区化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新燕  原毅军  
借鉴Jean-Marc Callois(2007)的微观经济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密度、均衡规模和最优规模。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集群的均衡规模总是小于最优规模,而消费者和工人与企业对集群密度的期望是矛盾的。因此,要使集群规模最优,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力量,政策的制定必须衡量经济体内各参与者利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鲁秀  张玉明  
中小型上市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优质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危机后中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构建中小型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以679家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2008-2010年三年相关数据,消除IPO前后绩效波动的噪声影响,计算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得分,及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资金运营能力、生存状态和企业规模等分项指标得分。深入分析了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总体概况和成长性分项指标概况,揭示了不同板块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差异,提出促进中小型上市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