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8)
- 2023(9737)
- 2022(8819)
- 2021(8483)
- 2020(7262)
- 2019(17088)
- 2018(17328)
- 2017(34274)
- 2016(18668)
- 2015(21287)
- 2014(21608)
- 2013(21517)
- 2012(19728)
- 2011(17863)
- 2010(17928)
- 2009(16573)
- 2008(16104)
- 2007(14029)
- 2006(12527)
- 2005(10923)
- 学科
- 济(74406)
- 经济(74323)
- 管理(53796)
- 业(50725)
- 企(41918)
- 企业(41918)
- 方法(37127)
- 数学(32598)
- 数学方法(32233)
- 中国(20748)
- 农(19557)
- 财(18574)
- 业经(15776)
- 学(15647)
- 地方(14450)
- 制(14318)
- 贸(13891)
- 贸易(13883)
- 易(13506)
- 农业(12715)
- 和(12636)
- 银(12129)
- 银行(12096)
- 环境(12069)
- 理论(12027)
- 技术(11654)
- 行(11510)
- 务(11383)
- 财务(11322)
- 财务管理(11293)
- 机构
- 大学(272232)
- 学院(269474)
- 管理(110746)
- 济(105088)
- 经济(102665)
- 理学(96071)
- 理学院(95045)
- 管理学(93531)
- 管理学院(93060)
- 研究(86897)
- 中国(64574)
- 京(58595)
- 科学(54675)
- 财(49579)
- 所(43610)
- 农(40228)
- 业大(40022)
- 财经(40008)
- 研究所(39714)
- 中心(38766)
- 北京(37549)
- 江(37490)
- 经(36203)
- 范(35612)
- 师范(35344)
- 院(31686)
- 农业(31609)
- 州(31277)
- 经济学(30352)
- 财经大学(29776)
- 基金
- 项目(182584)
- 科学(142241)
- 研究(134899)
- 基金(130710)
- 家(112845)
- 国家(111909)
- 科学基金(95657)
- 社会(82563)
- 社会科(78136)
- 社会科学(78110)
- 省(71397)
- 基金项目(70445)
- 自然(62591)
- 教育(61706)
- 自然科(61036)
- 自然科学(61020)
- 划(60145)
- 自然科学基金(59874)
- 编号(56582)
- 资助(54553)
- 成果(45982)
- 部(40458)
- 重点(40142)
- 课题(38392)
- 发(38305)
- 创(37326)
- 项目编号(34956)
- 科研(34828)
- 创新(34744)
- 教育部(34428)
- 期刊
- 济(113761)
- 经济(113761)
- 研究(80841)
- 中国(45664)
- 学报(40574)
- 管理(39460)
- 科学(37776)
- 农(35579)
- 财(35115)
- 大学(30446)
- 教育(29932)
- 学学(28446)
- 农业(25373)
- 技术(23477)
- 融(22135)
- 金融(22135)
- 业经(19293)
- 财经(18553)
- 经济研究(17824)
- 经(15596)
- 问题(15480)
- 图书(15215)
- 理论(15095)
- 实践(14049)
- 践(14049)
- 技术经济(13753)
- 科技(13340)
- 现代(12578)
- 商业(12516)
- 业(12366)
共检索到385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开程度不够、检索不方便、公开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细化公开内容、设立名副其实的公开专栏、规范公布形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月丽 王若平
中央银行会计信息作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货币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对其增强透明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中央银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动因,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会计信息 透明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俊华 朱符洁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程度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公民民主权力的实现。本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财政透明四大核心原则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预算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以91个中央级部门为对象,对预算透明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五年来中央级部门预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预算报表公布率不高、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统一、信息公开的便捷性和易懂性不足、经济分类信息缺失较多等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健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机制、建立互动...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预算透明度 中央部门预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预算制度要"全面规范透明"。2017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已于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随着我国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立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框架。按照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决算由各部门公开。此外,财政部门公开各类财税政策和财税制
关键词:
预决算 部门预算 财政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翟婷 王金秀
减税降费和压减支出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预决算偏离度是政府预算管理能力的数量体现,对上述两者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6年的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从预测偏离与执行偏离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家审计监督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监督力度越强,支出的预测偏离度越低,执行偏离度越高;地方的财政透明度越高,支出的预测偏离度与执行偏离度均越低;国家审计监督通过硬约束和强问责机制威慑违规支出行为,提升地方的财政透明度从而影响预测偏离和执行偏离,财政透明度对预测偏离具有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约束有力与公开透明对预算的治理效应,揭示了两者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不同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翟司霞
21世纪以来,财政预算透明度受到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界定了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概念,从预算公开的法规性、及时性,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具体性、易懂性和获取预算信息的便利性等七方面,系统构造了70项衡量我国预算透明度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这一指标体系评价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现状,并将其与国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总指数为51%。
关键词:
中央财政预算 透明度 评价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咏梅 信玉
基于会计透明度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要求的认识,从全面性、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及时性和便捷性七个维度构建衡量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年我国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整体水平低,省际差异明显;从具体维度看,除便捷性指标平均得分超过60分外,其他指标平均得分均低于50分。测度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省级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与透明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尽快建立政府会计报告的审计鉴证制度,出台政府会计报告准则,界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责任,强化部门监督职责,利用媒体等中介机构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
政府会计 会计透明度 省级政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綦好东 赵瑾璇
中央企业因其特殊的产权性质和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随着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增强,公民对于中央企业监管机构"如何进行监管"、"监管效果如何"等问题高度关注,这就要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监管情况做出真实、及时、完整的社会公开。这不仅可以降低由复杂的代理关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还可以筑牢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孙硕
从预算调整和预算透明两个角度,根据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研究预算违规的原因,结果发现:伴随部门追加型预算调整的预算问责会抑制预算违规,追加支出幅度越大,预算违规率越低,这一负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削减型预算调整会导致预算违规率升高,但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部门当年预算透明程度对预算违规存在负向影响;预算透明并不能对预算调整和预算违规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治理预算违规,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需要规范预算调整、推广中期预算、优化预算执行审计、深化预算公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孙硕
从预算调整和预算透明两个角度,根据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研究预算违规的原因,结果发现:伴随部门追加型预算调整的预算问责会抑制预算违规,追加支出幅度越大,预算违规率越低,这一负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削减型预算调整会导致预算违规率升高,但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部门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而削弱;部门当年预算透明程度对预算违规存在负向影响;预算透明并不能对预算调整和预算违规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治理预算违规,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需要规范预算调整、推广中期预算、优化预算执行审计、深化预算公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素玲 曹家和
根据熵权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上市公司透明度评价体系,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2004年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优秀和不及格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代表公司特征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9个指标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关系,并对样本公司透明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熵权理论 透明度 自愿信息披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卜振兴 侯继磊
近年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政策调控工具,"预期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受到了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文章利用指标体系方法测度了中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运用动态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在市场反应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将信息披露评价与市场反应评价相结合,建立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评价指数,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演变情况,同时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评价研究 综合指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杨秉翰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政府采购"预算透明"提出了要求,但我国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仍偏低,法律基础薄弱、预算编制水平低、部门预算还不够细化与公开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提高我国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要与GPA衔接,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采取循序渐进的透明化路径。
关键词:
政府采购 预算 透明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平
财政透明度是优质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来看虽然已有明显改观,但仍和国际上的规范性做法存在很大差距。立足国际视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可从转变政府意识、修订有关法律、加强预算准备、改进政府收支分类系统、发展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预算 部门预算 预算公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