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3)
- 2023(17286)
- 2022(14364)
- 2021(13405)
- 2020(11411)
- 2019(25936)
- 2018(26022)
- 2017(50435)
- 2016(27030)
- 2015(30162)
- 2014(30176)
- 2013(29276)
- 2012(26666)
- 2011(23612)
- 2010(23940)
- 2009(22355)
- 2008(22078)
- 2007(19437)
- 2006(17385)
- 2005(15790)
- 学科
- 济(112310)
- 经济(112170)
- 业(100678)
- 管理(91987)
- 企(88519)
- 企业(88519)
- 方法(48481)
- 数学(39528)
- 数学方法(39057)
- 财(38637)
- 农(36694)
- 业经(33564)
- 中国(31211)
- 制(27626)
- 农业(25101)
- 务(23951)
- 财务(23883)
- 财务管理(23842)
- 企业财务(22539)
- 贸(21372)
- 贸易(21361)
- 策(21210)
- 技术(21166)
- 地方(20881)
- 易(20842)
- 体(20593)
- 理论(19947)
- 银(19414)
- 银行(19397)
- 和(19099)
- 机构
- 学院(378269)
- 大学(371914)
- 济(163645)
- 经济(160470)
- 管理(153493)
- 理学(131247)
- 理学院(130048)
- 管理学(128237)
- 管理学院(127497)
- 研究(120171)
- 中国(96331)
- 财(81501)
- 京(77086)
- 科学(66692)
- 财经(62948)
- 江(58156)
- 所(57824)
- 经(57128)
- 农(56318)
- 中心(56100)
- 研究所(51417)
- 业大(49638)
- 经济学(49514)
- 北京(48305)
- 财经大学(46361)
- 范(46146)
- 师范(45733)
- 州(45504)
- 经济学院(44721)
- 院(43969)
- 基金
- 项目(242805)
- 科学(194298)
- 研究(185849)
- 基金(177466)
- 家(151070)
- 国家(149688)
- 科学基金(131610)
- 社会(119985)
- 社会科(113835)
- 社会科学(113810)
- 省(95413)
- 基金项目(92719)
- 教育(86174)
- 自然(81996)
- 自然科(80167)
- 自然科学(80147)
- 自然科学基金(78766)
- 划(78760)
- 编号(76323)
- 资助(72164)
- 成果(62146)
- 部(54996)
- 重点(53798)
- 创(53229)
- 发(53071)
- 课题(52655)
- 国家社会(49590)
- 创新(49093)
- 制(48552)
- 教育部(48344)
- 期刊
- 济(186331)
- 经济(186331)
- 研究(116594)
- 中国(75265)
- 财(65950)
- 管理(63318)
- 农(52373)
- 科学(46905)
- 学报(46375)
- 教育(42135)
- 融(39976)
- 金融(39976)
- 大学(37890)
- 技术(36758)
- 学学(35665)
- 农业(35532)
- 业经(33161)
- 财经(31665)
- 经济研究(29860)
- 经(27374)
- 问题(24481)
- 技术经济(20275)
- 业(20179)
- 贸(20139)
- 商业(18824)
- 现代(18634)
- 理论(17831)
- 统计(17747)
- 国际(17332)
- 财会(17228)
共检索到577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左春玲
一年来,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将"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消费,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实践工资集体协商,以合理、有效地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文章从工资集体协商视角对央企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和策略进行研究。指出应该在央企监管部门、央企所属行业工会和人保部门之间建立行业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保障协商谈判的效率与公平。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构造了协商主体的效用函数;通过模拟赋值,对三种联盟结构下的工资协商主体的整体效用进行计算,进而得出央企效益类型以及议定工资增长率的高低决定协商主体策略选择的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 工资分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 朱海伦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需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学价值。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一机制能否真正地起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协商政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近日,湖南省通过了《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该《条例》包括总则、协商代表、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行业性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等内容,将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职工方和企业方均可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受约方没有正当理由一般不得拒绝,并应当自收到要约书之日起20日内给予答复。工资集体协商一般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协商会议由协商双方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斌
近日,浙江省批准《杭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和《宁波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率先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据了解,这两部地方性法规都明确界定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代表、程序、内容等。其中在协商内容方面,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海 汪淼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建全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目前,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及难点,建议从完善机制、加强培训、扩大宣传、提高质量、重点突破等五方面,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
关键词:
工资 集体协商 收入分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关键词:
工资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发展模式 政府角色定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乐明 陈晓菲 王杰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将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作为维权意识的代理变量,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影响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因素并测度其边际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位级别的提高,认知程度也随之加深,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此测度不同劳动者群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工资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严格实施整体上对工资增长均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理兴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特点、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理兴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给劳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至关重要并十分复杂的敏感问题──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这对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工会组织都是迫切需要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竞夫
个体当责对于组织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学界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关注较少。同时,学界过多关注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绩效,对于其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尚少。基于一个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个体当责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秉持个体当责的企业工会主席为何会产生工作倦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二,控制评价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控制评价较高时,二者负相关,当控制评价较低时,二者正相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竞夫
个体当责对于组织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学界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关注较少。同时,学界过多关注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绩效,对于其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尚少。基于一个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个体当责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秉持个体当责的企业工会主席为何会产生工作倦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二,控制评价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控制评价较高时,二者负相关,当控制评价较低时,二者正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祖芳
我国企业工资制度的一种创新模式———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这一工资制度在维护职工权益 ,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应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关键词:
创新模式 企业工资制度 集体协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 焦晓钰 张海峰 乐君杰
文章利用2011年杭州市企业调查数据评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基层员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不仅未能如政策预期那样促进员工工资的提高,反而对其工资有显著负效应;(2)与处于收入分布低分位处的员工相比,这一负工资效应对中、高分位处的员工更为显著;(3)这一工资效应的大小与员工个体特征异质性有关:对年轻(30岁及以下)、高学历和技能型员工的工资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其他类型员工工资的影响不显著;(4)学历、技术、工作经验、城市户口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外的个体特征因素会对不同分位处的员工工资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作用。因此,改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效果,不仅要加强制度自身建设,还要考虑到不同劳动者对组织的制度保护的需求,创造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异质性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信卫平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保障劳动者报酬水平正常增长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由于社会基础薄弱而始终处于艰难的推行中。在新收入分配原则确定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最低工资标准的功能以及工会集体行动的权利等问题,力争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使得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基础更加牢靠。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公平 效率 补偿 集体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