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7)
- 2023(9973)
- 2022(8688)
- 2021(7964)
- 2020(6844)
- 2019(16041)
- 2018(16068)
- 2017(31961)
- 2016(17552)
- 2015(20258)
- 2014(20726)
- 2013(20954)
- 2012(20411)
- 2011(18738)
- 2010(19361)
- 2009(18320)
- 2008(18529)
- 2007(17013)
- 2006(15302)
- 2005(14301)
- 学科
- 济(84578)
- 经济(84491)
- 业(45471)
- 管理(45261)
- 方法(33342)
- 企(33156)
- 企业(33156)
- 数学(29483)
- 数学方法(29253)
- 中国(26531)
- 农(24605)
- 地方(23039)
- 财(18441)
- 业经(17624)
- 贸(16737)
- 贸易(16724)
- 制(16543)
- 农业(16335)
- 易(16162)
- 学(16087)
- 银(15530)
- 银行(15498)
- 行(15000)
- 融(14804)
- 金融(14802)
- 地方经济(12973)
- 发(12803)
- 环境(12683)
- 和(12325)
- 技术(11191)
- 机构
- 大学(267994)
- 学院(267722)
- 济(115522)
- 经济(113034)
- 研究(97601)
- 管理(97054)
- 理学(81395)
- 理学院(80362)
- 管理学(79145)
- 管理学院(78617)
- 中国(75160)
- 京(58746)
- 科学(58735)
- 财(54724)
- 所(51726)
- 农(47874)
- 研究所(46360)
- 中心(43956)
- 江(42462)
- 财经(42333)
- 业大(38703)
- 北京(38422)
- 经(38032)
- 农业(37632)
- 范(37215)
- 师范(36852)
- 经济学(35848)
- 州(34353)
- 院(34226)
- 经济学院(32453)
- 基金
- 项目(162182)
- 科学(125385)
- 研究(121090)
- 基金(113729)
- 家(98393)
- 国家(97507)
- 科学基金(81023)
- 社会(75205)
- 社会科(71182)
- 社会科学(71161)
- 省(64438)
- 基金项目(59852)
- 教育(55241)
- 划(54371)
- 编号(50932)
- 自然(49697)
- 自然科(48413)
- 自然科学(48397)
- 资助(47679)
- 自然科学基金(47483)
- 成果(43196)
- 发(41256)
- 重点(37045)
- 部(36452)
- 课题(36026)
- 发展(33506)
- 创(33028)
- 展(32967)
- 创新(31023)
- 性(30808)
- 期刊
- 济(137346)
- 经济(137346)
- 研究(86002)
- 中国(56189)
- 农(44844)
- 财(40623)
- 学报(40310)
- 科学(36940)
- 管理(35357)
- 教育(30616)
- 农业(30297)
- 融(29901)
- 金融(29901)
- 大学(29882)
- 学学(27827)
- 业经(23679)
- 技术(23322)
- 经济研究(21994)
- 财经(21002)
- 问题(19296)
- 经(18070)
- 业(15902)
- 贸(15763)
- 技术经济(14369)
- 商业(14035)
- 理论(13855)
- 国际(13616)
- 统计(13318)
- 图书(13183)
- 世界(12579)
共检索到422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先奇
本文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而目前中部的工业既落后于现实的东部工业,也潜在地落后于西部工业,加快中部工业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地区工业均衡发展的需要。文章提出了加快中部工业发展的建议。第一,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反哺农业,避免发生农业的大起大落,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第二,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大力发展非国有工业,优化工业所有制结构。第四,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中部地区工业竞争能力。第五,调整中部工业布局,以合理的布局带动整个中部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中部工业 比较分析 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见 覃成林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雪峰 王远智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4)》中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指标统计数据,从比较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出发,对中部图书馆和东部图书馆间的差距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提出了中部图书馆的优先发展策略。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发展问题 比较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栋 刘小瑜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的理论基础,构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18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探究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格局,并分解其区域差距。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相关性明显,皖东地区为热点区,长江中游地区为次热点区,豫北和赣南地区为次冷点区,湘西、豫南、皖北、晋南和晋北地区为冷点区。(3)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变化较大,层次间的差异大于层次内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陶新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本文构建了适合于测度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7年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人力资本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创新能力不足是其软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产业集群战略是工业化发展较为成功的一种路径和模式。而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企业聚集体和招商引资平台的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则是加速中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发展 个案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文章首先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以此来构建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2005-2010年中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工业生态效率;其次分别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研发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四因素对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以源头消减为核心、转变工业结构、积极引进外资、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强政府主导等中部地区提升工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迎 王正巧
自1953年开始,除l963年 ̄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我国已制定11个五年计划(规划),10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取得了重大成果,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在五年计划(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每个计划(规划)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指导经济的思想和路线不同,从而工业发展重点的安排也不同。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11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工业发展重点进行阐述,并从工业发展重点选择中指导思想、目的及对经济发展影响三方面的不同展开相互间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
五年计划(规划) 工业发展 国民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桂艳 张少杰 孙巍
我国机电工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姜桂艳,张少杰,孙巍一、我国机电工业同国内其他行业的比较研究(一)我国各工业部门结构现状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工业部门都发展迅速。同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成果都是极为可观的。在此期间,各工业部门经济结构变化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建伟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本文在分析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浙江省横蓬村为例,研究了村域工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对其1980~2005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了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村域工业 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李鹤毅 陆海曙
运用CCR模型和SBM模型分别测算了在期望产出视角下和非期望产出视角下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值,构建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较好的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各省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大异质型。(2)考虑非期望产出时,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制度、技术进步开放制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结构、环境规制、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强化非期望产出再次利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效利用绿色科学技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李鹤毅 陆海曙
运用CCR模型和SBM模型分别测算了在期望产出视角下和非期望产出视角下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值,构建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较好的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各省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大异质型。(2)考虑非期望产出时,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制度、技术进步开放制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结构、环境规制、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强化非期望产出再次利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效利用绿色科学技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化高潮的兴起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王建1994年以来,中部皖、赣、豫、鄂四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一向排在前列的东南沿海省份。这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究其原因,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仍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樊长科 杨镇标 林国彬
对外经济的发展,对东部乃至全国工业来说是个巨大机遇,同时也为工业就业的形势变化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本文从工业的贸易、投资和生产等三个角度提出工业开放对其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实证分析2000年至2014年东部工业对外开放对其就业总量的影响,重点比较东部各地区工业对外开放就业影响效应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东部工业整体的对外开放与其就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贸易和生产开放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东部工业整体就业总量的扩大,而投资开放对工业就业总量具有轻度的挤出效应。(2)工业开放对其就业总量影响在东部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