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3)
- 2023(12269)
- 2022(10194)
- 2021(9375)
- 2020(7697)
- 2019(17334)
- 2018(16988)
- 2017(32984)
- 2016(17202)
- 2015(19186)
- 2014(18792)
- 2013(18822)
- 2012(17906)
- 2011(16303)
- 2010(17066)
- 2009(16437)
- 2008(15628)
- 2007(14366)
- 2006(13235)
- 2005(12455)
- 学科
- 济(78205)
- 经济(78141)
- 业(56496)
- 管理(53201)
- 企(46285)
- 企业(46285)
- 中国(32148)
- 融(28079)
- 金融(28079)
- 银(26943)
- 银行(26926)
- 行(26224)
- 方法(26123)
- 地方(23349)
- 数学(22390)
- 数学方法(22264)
- 农(21800)
- 财(21177)
- 业经(19649)
- 制(19382)
- 技术(19369)
- 农业(14998)
- 贸(14732)
- 贸易(14708)
- 易(14257)
- 技术管理(13388)
- 务(13012)
- 财务(12986)
- 财务管理(12964)
- 企业财务(12503)
- 机构
- 学院(246719)
- 大学(243960)
- 济(111082)
- 经济(108790)
- 管理(94329)
- 研究(85801)
- 理学(78960)
- 理学院(78132)
- 管理学(77214)
- 管理学院(76733)
- 中国(73977)
- 财(55711)
- 京(51809)
- 科学(46321)
- 所(42390)
- 财经(42214)
- 中心(40277)
- 江(38925)
- 经(38069)
- 研究所(37382)
- 经济学(34368)
- 农(34359)
- 北京(34154)
- 州(32355)
- 范(31642)
- 师范(31381)
- 财经大学(31195)
- 经济学院(30956)
- 院(30777)
- 业大(29298)
- 基金
- 项目(148586)
- 科学(118308)
- 研究(116191)
- 基金(105684)
- 家(89317)
- 国家(88446)
- 科学基金(76593)
- 社会(75368)
- 社会科(71774)
- 社会科学(71759)
- 省(60081)
- 基金项目(55393)
- 教育(52493)
- 划(49021)
- 编号(47584)
- 自然(44836)
- 自然科(43831)
- 自然科学(43821)
- 自然科学基金(43052)
- 资助(42491)
- 成果(39840)
- 发(38116)
- 创(36884)
- 课题(34184)
- 创新(33516)
- 重点(33364)
- 部(32854)
- 发展(31833)
- 展(31304)
- 国家社会(30910)
- 期刊
- 济(132451)
- 经济(132451)
- 研究(85412)
- 中国(57795)
- 融(43759)
- 金融(43759)
- 财(41672)
- 管理(39991)
- 农(32924)
- 教育(30408)
- 科学(29546)
- 学报(28824)
- 大学(23262)
- 技术(22726)
- 业经(22554)
- 农业(21776)
- 经济研究(21748)
- 学学(21611)
- 财经(21307)
- 经(18413)
- 问题(17440)
- 贸(15166)
- 国际(14503)
- 技术经济(14044)
- 商业(13035)
- 理论(12973)
- 科技(12642)
- 现代(12089)
- 坛(11989)
- 论坛(11989)
共检索到40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晓明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除保证当前基本生活以外,拥有一定个人资产的人已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下国家统一的福利也逐渐被市场运作所代替。因此,个人为了一定的经济目标,以投资的形式处置个人资产已不是少数“资本家”的专利,个人投资正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经济行为,这不仅将影响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现实的是它对于理财产品、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
个人投资 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游淑琼 王杰瑾
以代客理财为核心的中间业务是当前许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应着力重视的一面。发展代客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包括许多方面 ,商业银行特别是新兴商业银行发展代客理财业务具有广阔的前景 ,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解决目前代客理财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代客理财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代客理财业务 范围 重要性 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近年来,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着力推进统筹协调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建设,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好、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统筹和谐发展水平提高、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钱斌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不仅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浪潮中,交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国家队”,始终坚守金融初心使命,强化科技引领,推动金融服务理念、产品供给、风险防范、经营管理全方位转型,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金融创新自二十世纪60年代发端以来,在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培训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创新也已全方位展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不全面,市场创新不平衡,技术创新不到位,目标市场不明确。为此,需要构建金融创新机制,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科学的发展策略,使我国的金融创新全面推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工具创新 服务创新 市场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宾建成 陈柳钦
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发展的源动力 1.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金融,几乎具备了金融压制型金融制度的所有特征。无论是在金融机构设置和信用形式结构上,还是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调控方式上,金融压制都相当明显。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从金融压制逐步走向金融深化的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云 周乐华 张国沂
本文以修水县为例,介绍了近三年来开展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同时也深入剖析了发展互助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助金融 扶贫 融资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习平 马丽君
基于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采用Moran’s I指数探究空间溢出效应,并建立空间T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总体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和投资水平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分样本估计表明,金融发展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样本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样本中显著为负。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减弱外延型高投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外延型的高投资扩张会对相邻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带来负的外部溢出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文秀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实施,在政策指引和内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养老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养老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视角开展,对于个人养老金融需求分析的研究较为匮乏。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高质量的供给也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从供需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需求端视角出发,在估计个人养老现金流需求、支出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现状,进而探讨了当前的供需鸿沟,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祖荣 施萍
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并对金融创新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推进我国金融创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金融创新 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立梅 高硕
技术创新效率是比技术创新绝对绩效更能反映技术创新效果的概念。文章构建金融发展对效率作用的回归模型,利用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金融中介比金融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存款运用的有效率较低,资本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DE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渝徽
随着中国加入WTO 尘埃落定,中国金融业步入世界金融市场已势不可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抵御外资银行的冲击并占有一席已成为国内各家银行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开展金融创新, 并使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金融机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发展状况 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