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10337)
2022(9303)
2021(8940)
2020(7597)
2019(17801)
2018(18146)
2017(36819)
2016(19818)
2015(21993)
2014(22086)
2013(22173)
2012(20325)
2011(18313)
2010(18282)
2009(16999)
2008(16670)
2007(14657)
2006(13120)
2005(11589)
作者
(55917)
(45821)
(45653)
(43806)
(29034)
(22003)
(20867)
(18015)
(17283)
(16559)
(15693)
(15462)
(14617)
(14352)
(14202)
(13954)
(13742)
(13643)
(13096)
(12902)
(11382)
(11260)
(11026)
(10493)
(10342)
(10219)
(10207)
(10109)
(9218)
(8921)
学科
(75226)
经济(75137)
管理(55403)
(53264)
(42640)
企业(42640)
方法(36322)
数学(31857)
数学方法(31551)
(22884)
中国(22671)
(21778)
(21381)
税收(20331)
(20160)
业经(15895)
(15491)
(15345)
(14574)
贸易(14567)
(14194)
地方(14126)
农业(14121)
(12980)
(12727)
财务(12667)
财务管理(12646)
(12346)
银行(12314)
理论(12134)
机构
大学(279734)
学院(277670)
管理(112093)
(110833)
经济(108393)
理学(97325)
理学院(96300)
管理学(94753)
管理学院(94255)
研究(88963)
中国(67041)
(59652)
(57233)
科学(54569)
财经(44956)
(44385)
(40651)
研究所(39899)
(39401)
(39314)
业大(39244)
中心(39212)
北京(38440)
(35575)
师范(35306)
财经大学(33306)
经济学(33156)
(32410)
(32186)
农业(30788)
基金
项目(184339)
科学(144065)
研究(137628)
基金(133254)
(114583)
国家(113626)
科学基金(97476)
社会(85390)
社会科(80847)
社会科学(80826)
基金项目(71397)
(70589)
自然(62710)
教育(62133)
自然科(61179)
自然科学(61165)
自然科学基金(60040)
(59701)
编号(58169)
资助(55513)
成果(47997)
(40899)
重点(40097)
(38629)
课题(38474)
(37903)
项目编号(36595)
创新(35305)
教育部(35204)
科研(35059)
期刊
(120038)
经济(120038)
研究(89049)
中国(47505)
(40936)
学报(40845)
管理(39963)
科学(37340)
(35488)
大学(30642)
教育(28925)
学学(28734)
农业(25009)
(22931)
金融(22931)
技术(22604)
财经(20748)
业经(19701)
经济研究(19499)
(17462)
问题(16417)
(15860)
(15744)
理论(15330)
图书(14889)
实践(14156)
(14156)
税务(14106)
技术经济(13294)
现代(12825)
共检索到405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洪  
在现代税制中,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归宿问题是生产要素课税体系税负归宿研究中的重点。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Logit统计回归方法,从不同的社会学变量角度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弹性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对个人所得税税负的总体以及社会学归宿状况加以阐述,以期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进  
个人所得税与劳动供给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对劳动结构的影响。替代效应包括正激励替代效应和负激励替代效应。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相对比较少,纳税所得覆盖纳税人的实际收入也有较大差距,使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和对劳动结构的影响很难在现实中体现出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企业所得税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企业所得税税负归宿问题内生化来研究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用2010年的数据研究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归宿发现,相对于国家实际征得的企业所得税,资本要素承担了超过100%的税收负担,而劳动要素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归宿中受益;在收入分配方面,企业所得税具有一定的累进性,能够减少城乡之间、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对不同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大体呈倒U字型分布,因此,降低企业所得税虽然可能导致收入分配进一步恶化,但有利于提高最低收入阶层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企业所得税虽然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但应注意配合其他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聂海峰  邢春冰  
利用2005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我们使用微观样本数据估计了税制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们发现税制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劳动供给存在不同影响。税改使得就业女性的工作时间显著增加,平均每周增加了3.72小时,对男性的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影响个人劳动时间的社会特征中,家庭其他收入、家庭人口对工作时间影响不显著,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党员身份、较高教育和工龄使个人工作时间更长,具有城镇户口相对工作时间较少。婚姻和学龄前子女对男性和女性工作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向民  吴健  
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体系中与纳税自然人关联最为紧密的税种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对纳税自然人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劳动供给产生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既是其能否有效发挥税收职能的基本前提,也是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与分析,分析个人所得税要素变化对不同属性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国华  韩波  
年终奖金是企业于年度终了根据个人全年的工作业绩和表现给予的一种物质奖励,体现了奖优罚懒、多劳多得的竞争激励机制。然而由于年终奖金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于职工薪酬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发放不得当不仅不会起到奖优罚懒的激励作用,反而会打击职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文章从年终奖金计税方法入手,对个人所得税各级距边际税率的年终奖金额的税后收入进行了分析和测算,确定了年终奖金税负存在不公平的区域,并从良税的公平性角度出发,提出年终奖金计税办法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克桥  宋凤轩  
2011年9月1日,第七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涨"了,中低收入者的名义税率也由5%降到了3%。然而,此次修订个税法,只解决了工薪阶层和个体工商户的部分税负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侯平  杜晓玲  张海波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收入性质实行差别税率和分类源泉征收,征收简便,具有征收费用低廉的优点;但缺点是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容易形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却多缴税,不能体现纵向公平,也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日本和韩国对勤劳所得(如工薪等)征收较轻的税,对非勤劳所得(如利润、股息、红利、租金等)征收较重的税,其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在组织、分配收入和稳定经济方面更有效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本文使用平均税率这一指标分析不同收入群组在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税负变化情况,认为对绝大多数收入群组来说,本次税改是减税的改革。当然,不同收入群组的减税效应不同。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应提高个人所得税占GDP比重、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计税办法、更加倚重财政支出端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冯大威   张志鑫  
本文分析2011和2018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劳动供给的影响,探讨了劳动者调整成本与收益对个体劳动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发现:首先,2011年个税改革提高了个体劳动供给,其劳动激励效果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群体间具有显著异质性,调整成本因群体不同也各有差异;其次,调整成本会削弱劳动者对改革的行为反应;最后,2018年个税改革的调整成本对劳动者的影响较2011年进一步扩大。本文建议政府在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全面准确考虑劳动者的调整成本和收益,优化税收与就业政策,持续释放劳动力供给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冯大威   张志鑫  
本文分析2011和2018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劳动供给的影响,探讨了劳动者调整成本与收益对个体劳动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发现:首先,2011年个税改革提高了个体劳动供给,其劳动激励效果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群体间具有显著异质性,调整成本因群体不同也各有差异;其次,调整成本会削弱劳动者对改革的行为反应;最后,2018年个税改革的调整成本对劳动者的影响较2011年进一步扩大。本文建议政府在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全面准确考虑劳动者的调整成本和收益,优化税收与就业政策,持续释放劳动力供给潜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红  赵静  
税收公平是税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本文分析了目前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不合理,从而引发税负不公的表现与内在原因,提出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改革的渐进式方案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艾凤   向清雨   王好   
促进消费升级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探讨纳税人的税负感知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可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政策参考。本文通过对1 167个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税负感知下降能够促进消费升级。为降低税负感知进而促进消费升级,本文提出如下个人所得税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的了解和认知;二是将非劳动所得纳入综合所得征税范围,提高个人所得税综合课征制的减税红利,进一步降低纳税人税负感知;三是优化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流程以实现应扣尽扣,降低纳税人客观税负与主观税负感知;四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税率级距、降低边际税率等,加大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减税力度,降低中等收入纳税人税负感知,以促进消费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钟大能  
通过对我国住宅课税税负归宿的一般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住宅课税的税负归宿应该是较高收入群体,对其税负归宿的重要表现,即税负输出的分析结果表明,住宅课税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税负输出的典型特征和正负效应。由此,应将住宅课税作为我国财产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功能目标定位、课征环节、税率选择、税权确定和课征地区范围等方面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探索和试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少克  袁溥  
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角度思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要关注的不单是为费用扣除的设置寻找理论依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设置应该能够促进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因而,费用扣除的设置不但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构成的要素包括在内,还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价格化,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同时,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个人应税所得额决定因素的重合也说明,将个人发展因子如教育费用等进行税前扣除,不但有助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也不会损害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筹集的功能。这些理论的思考只有通过诸如有规范的费用扣除范围、弹性的宽免制度等,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捍卫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