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6)
2023(3430)
2022(3130)
2021(2920)
2020(2669)
2019(6079)
2018(6344)
2017(13512)
2016(7243)
2015(8408)
2014(8334)
2013(8628)
2012(8231)
2011(7522)
2010(7688)
2009(7573)
2008(7781)
2007(7087)
2006(6667)
2005(6217)
作者
(22351)
(18419)
(17965)
(17902)
(11457)
(8816)
(8488)
(7099)
(6803)
(6691)
(6360)
(6120)
(6045)
(5875)
(5850)
(5770)
(5413)
(5364)
(5360)
(5315)
(4847)
(4558)
(4489)
(4219)
(4211)
(4157)
(4120)
(4094)
(3665)
(3635)
学科
(27785)
经济(27752)
(21697)
税收(20254)
(20082)
管理(18889)
(17429)
方法(13882)
(13264)
企业(13264)
数学(12627)
数学方法(12407)
(12126)
中国(10052)
(8138)
(7307)
(6953)
(6566)
银行(6557)
(6480)
贸易(6474)
(6359)
(6305)
(5551)
财务(5540)
财务管理(5527)
财政(5440)
(5223)
企业财务(5216)
(4842)
机构
大学(110782)
学院(109535)
(45322)
经济(44262)
管理(38846)
研究(37702)
理学(32407)
理学院(32025)
中国(31989)
管理学(31414)
管理学院(31219)
(30242)
(24420)
科学(23035)
财经(22231)
(20362)
(19875)
研究所(17818)
(16930)
中心(16527)
北京(16464)
财经大学(16202)
(15111)
经济学(14469)
业大(13651)
(13573)
(13541)
(13243)
经济学院(13240)
师范(13134)
基金
项目(62019)
科学(47944)
基金(45344)
研究(44862)
(39803)
国家(39561)
科学基金(32552)
社会(27606)
社会科(26244)
社会科学(26237)
基金项目(23329)
(21972)
自然(20844)
自然科(20305)
自然科学(20299)
(19903)
自然科学基金(19902)
资助(19899)
教育(19697)
编号(19238)
成果(17223)
(14253)
重点(14073)
(13006)
(12626)
课题(12525)
项目编号(12397)
科研(12207)
(11862)
教育部(11815)
期刊
(50890)
经济(50890)
研究(41627)
(21585)
中国(18074)
学报(16079)
(15504)
(15227)
科学(14124)
管理(13831)
税务(13773)
(12588)
(11875)
金融(11875)
大学(11628)
学学(11017)
财经(10245)
经济研究(9364)
(8642)
农业(8454)
教育(8305)
技术(7964)
问题(7482)
业经(7459)
统计(7230)
(7212)
国际(7036)
理论(6674)
实践(6045)
(6045)
共检索到17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个人所得税综合征收的基础条件。应在目前源泉扣缴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预征制度,以确保财政收入。同时,在年终纳税申报环节,实现家庭计税、生计费用扣除、赡养费用扣除、生产性投入扣除等制度,并通过费用扣除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措施,实现更高的社会公平。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是:预征环节注重效率,年终申报凸显公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阜生  邹剑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薛文谦  
免征额的制订不能单纯地参考收入水平,还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因素。以社会收入水平、贫困程度、贫富差距三方面因素推算出的免征额对全社会劳动者而言更为合理。由推算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际执行值相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调整免征额,并且每次调整幅度应当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注意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前两轮改革相比,本轮改革公众参予度提高,提出的诉求增多,其中值得关注的建议之一是按家庭计征个人所得税。是否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事关整体个人所得税制设计和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方向,对此,必须认真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朱晓璐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关键在于其基本制度框架,即计征方式的转变。应适时将分类计征方式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计征方式,在此基础上对预征代扣代缴环节与年终综合汇缴环节的征收范围、课税单位、费用扣除标准、累进税率体系、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进行科学设计,使各税收要素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并在坚持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自行申报制度的同时,通过构建纳税人信息平台、加大对积极纳税和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激励与惩处力度、调整个人所得税征管机构、严格控制现金交易等配套措施对强化征管形成有力保障,以此积极推进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进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珍  
目前我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统一为每月3 500元。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个人所得税制也将实施综合征收制,在此基础上个税免征额的确定可参照公式"个税免征额=基准免征额+凭票核准免征额",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进行据实免征额制,这样既保证个人所得税的中央税特征,有利于培养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又能解决统一免征额度导致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地区差异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税收一体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我国必须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国际趋势与我国社会经济现实结合,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而可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一)公平和效率:加快向混合所得税模式的转换; (二)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力求收入相同的家庭缴相同的税; (三)公平税负,设计合理的税率; (四)逐步调整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和范围; (五)与国际接轨,减少税收减免范围和项目; (六)建立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配套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符裔  贺鹏皓  江燕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模式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税务机关有效地实施税收征管,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纳税人的收入信息,而且需要掌握与扣除相关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核实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因此,构建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体系,成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围绕涉税信息共享体系在信息获取、信息化建设、部门间协作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小林  
和谐社会之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社会是否和谐的判断,社会科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描述。从财政学的角度来看,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是通过公共收支活动所表达的二者之间协调的分配关系来体现的;而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则是通过公共收支政策调整后协调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来体现的。在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公共收支政策中,个人所得税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经典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连洲  
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现状,日本的个人所得税预提制度给我们提供了有宜的启示与借鉴。应采取全面实行代扣代缴制度、进一步明确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实行个人财产和应纳税款的年度申报制、建立个人所得税的专项稽查制度等措施,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制度很难成为我国个税改革的样板。越来越复杂的美国个税束缚了其调节分配功能的发挥。超过一半的OECD成员国已经放弃旧制,改为按个人课征个税,这使税制变得简单,同时避免了个税对社会"婚姻中性"的妨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一税,个税变得进一步简单、透明和实质公平。放弃累进税,个税按个人征收还是按家庭征收的选择、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的权衡等难题将不复存在。树立新的公平观,我国个税改革应走向单一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学群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缺陷●王学群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税负不公的缺陷。随着第二职业的兴起和人们收入结构的变化,这种缺陷更加突出了。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款实行按月计征,是因为工资、薪金基本上是按月平均发放,采用按月计算的全年税额与采用按年计算的全年税额基本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明熙  
一、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分配方面讲主要存立着两大矛盾:一是在国有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所普遍存在的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二是在非国有制单位和不同地区乃至全社会所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少数人暴富现象。这两类矛盾的同时存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对我国现代化大业的实现造成了障碍。应该看到,第一种矛盾的解决,主要应通过深化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来加以解决,对此税收是无能为力的。而第二种矛盾的解决,则主要应依靠税收和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