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8)
- 2023(12266)
- 2022(10877)
- 2021(10108)
- 2020(8574)
- 2019(19928)
- 2018(19840)
- 2017(40254)
- 2016(21413)
- 2015(24197)
- 2014(24046)
- 2013(24250)
- 2012(22255)
- 2011(20135)
- 2010(19976)
- 2009(18487)
- 2008(18218)
- 2007(15928)
- 2006(14192)
- 2005(12411)
- 学科
- 济(88264)
- 经济(88160)
- 管理(63472)
- 业(61267)
- 企(49123)
- 企业(49123)
- 方法(44837)
- 数学(40032)
- 数学方法(39711)
- 财(29415)
- 中国(24268)
- 农(23788)
- 税(21859)
- 税收(20411)
- 收(20237)
- 业经(18221)
- 贸(17220)
- 贸易(17213)
- 制(16912)
- 易(16723)
- 学(16531)
- 地方(16154)
- 农业(15983)
- 务(15703)
- 财务(15644)
- 财务管理(15613)
- 企业财务(14832)
- 银(14229)
- 银行(14197)
- 和(13787)
- 机构
- 大学(312347)
- 学院(309615)
- 济(128945)
- 经济(126340)
- 管理(126270)
- 理学(110306)
- 理学院(109201)
- 管理学(107647)
- 管理学院(107082)
- 研究(97627)
- 中国(73389)
- 财(66075)
- 京(65379)
- 科学(58214)
- 财经(52600)
- 所(47797)
- 经(47767)
- 农(43669)
- 中心(43555)
- 业大(43361)
- 江(43253)
- 研究所(42965)
- 北京(41683)
- 经济学(40091)
- 财经大学(39168)
- 范(38337)
- 师范(38040)
- 经济学院(36685)
- 州(35329)
- 院(35272)
- 基金
- 项目(208842)
- 科学(164742)
- 研究(154710)
- 基金(153544)
- 家(132101)
- 国家(131051)
- 科学基金(113434)
- 社会(98943)
- 社会科(93987)
- 社会科学(93965)
- 基金项目(81831)
- 省(79273)
- 自然(72646)
- 自然科(70945)
- 自然科学(70931)
- 教育(70166)
- 自然科学基金(69675)
- 划(66843)
- 资助(63997)
- 编号(63555)
- 成果(51603)
- 部(47270)
- 重点(45523)
- 发(43443)
- 创(43123)
- 课题(41968)
- 教育部(41156)
- 国家社会(40979)
- 人文(40519)
- 创新(40214)
共检索到44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柯青 汪小勤
本文通过计算城镇居民1989-2013年个税前后的基尼系数,探讨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个税在1989-2000年、2010-2 0 1 3年对收入分配差距有反向调节作用,而2001-2009年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调节力度不明显。建立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考察低中高收入组对税后基尼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并提高收入阶层的平均税率是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高直接税和个税占税收收入比重;对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一视同仁;强化个人经济收入的透明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建东 杨雯 冯瑛
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利用2002~2008年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个税与低保是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以及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研究表明,个税和低保都有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对来说个税调节力度较大。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这两项制度的调节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完善低保和个税制度的政策建议为: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和覆盖面;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加强征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蕾 李梦雪 刘千亦
文章以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人均行业平均工资和行业个人所得税额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行业收入再分配的聚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虽然我国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行业的收入群体起着不同的再分配调节作用,也与一般意义上的行业收入排名大体吻合。但多数行业聚集在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对较低的类别中,而且在此类别中,存在着一些中等及偏上收入的行业群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陈星霖
文章基于CHNS2010—2014年工薪收入数据,与旧个人所得税制相对比的视角,研究新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差距改善效应、横向和纵向公平性效应以及相对益贫性方面进行了测算。实证结论表明,实行免征额提高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但专项费用的扣除有益于总体收入差距的缩小;免征额的提高加强了税收的累进性,但抑制了纵向公平效应的调节功能,按年征收含附加扣除相比按月征收不含附加扣除的新个税纵向公平效应更大;对工薪收入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其相对贫困发生率较税前有所下降,但随着免征额的提高,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逐渐变小;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没有扭转初始收入分配的非益贫性,但免征额提高使得相对益贫性指数提高,且按年征税并扣除专项附加的税制对收入分配相对益贫性的促进更为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牛雪红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在分析居民收入特征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的整体及其分解两个层面评估了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课税增强了税制的累进性,改善了横向公平,但基本费用标准提高、税率结构调整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降低了平均税率,纵向公平效应下降,从而使收入分配效应减弱;分项收入中对经营所得征税发挥了正向的收入调节作用,但对综合所得和财产所得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显著;分组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效应不足。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需要适当协调不同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力度,并优化财政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平分配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结构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调节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芳 肖苏 高永莉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强弱受其累进性和平均税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收入数据分析了税制设计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平均税率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不管居民收入分布状态是否均匀,我国个人所得税在2011年和2018年改革前后都能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虽然改革弱化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会逐渐加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岳希明 徐静
本文的目的是评价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为了纠正住户调查数据中个人所得税的漏报和低报问题,我们根据税率表和住户调查数据中个人收入结构的信息,计算了每个人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使用应纳税额的估计值,我们计算了MT指数,并将MT指数分解为个人所得税的横向公平效应和纵向公平效应。MT指数的估计值及其分解结果显示,个人所得税虽然降低了居民收入不平等,但效果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国际经验来看,平均税率过低(而不是个税累进性较弱)是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贡献不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个税 再分配效应 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秀云 周晓君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测量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城镇居民分组调查数据,通过计算税前、税后基尼系数,进而计算出收入分配效应指数、累进性指数、纵向公平效应指数、平均税率等。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发挥了一定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收入规模和平均税率等较低,收入分配效应和累进性都有进一步加强空间。研究表明,科学设计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加强税收征管都会影响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健夫 谷彥芳 孙颖鹿
2005~2011年我国先后三次调整个人所得税最低扣除标准,然而在2015年两会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强调"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公平",这又给个税改革抛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即需要在提高最低扣除标准之外探索新的改革思路,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个税的调节功能。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各收入阶层的税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三次个税最低扣除标准的提高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究如何优化和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 SPSS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芬 肖晓飞 高铁梅
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城镇居民税前收入、税后收入和税收收入的基尼系数,计算各个收入阶层的平均税率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等多角度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最后得出结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呈扩大趋势,但没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2002年以来个人所得税逐渐发挥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对高收入阶层课以重税,同时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是改善目前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行之有效的措施,税收政策和其他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政策相结合,可以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扬 冉美丽 王忠丽
个人所得税是对居民个人收入的直接征税,承担调节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功能,本文使用2000年以来的数据,构建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税负归宿的纵向公平、征税模式的横向公平、税收汲取模式等四个维度,实证比较中、关两国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2010年,美国个人所得税平均降低不平等程度6%,中国则仅为0.4%;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份额比系数接近1,呈现比例性,低收入群体承担等于或高于其收入份额的税收,而美国个税则呈现累进的纵向公平性;我国分类征收模式下不同来源的相同收入税负不同,导致工薪收入者成为主要税负者;我国税收汲取模式下个税的非主体税地位严重制约其再分配功能发挥。整个税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延辉 王碧珍
本文选用"万分法"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前后基尼系数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基尼系数 城镇居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