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4)
- 2023(6985)
- 2022(6339)
- 2021(5928)
- 2020(5422)
- 2019(12655)
- 2018(12830)
- 2017(26588)
- 2016(14725)
- 2015(16970)
- 2014(17231)
- 2013(17477)
- 2012(16734)
- 2011(15221)
- 2010(15499)
- 2009(14853)
- 2008(15334)
- 2007(14092)
- 2006(12437)
- 2005(11418)
- 学科
- 济(60755)
- 经济(60689)
- 管理(38376)
- 业(37742)
- 方法(30160)
- 企(28822)
- 企业(28822)
- 数学(27173)
- 数学方法(26965)
- 税(21915)
- 税收(20450)
- 收(20272)
- 财(20253)
- 中国(17341)
- 农(17215)
- 制(13860)
- 学(13742)
- 贸(13689)
- 贸易(13683)
- 易(13328)
- 银(11429)
- 银行(11402)
- 业经(10923)
- 行(10875)
- 地方(10765)
- 农业(10739)
- 务(10684)
- 财务(10667)
- 财务管理(10638)
- 和(10033)
- 机构
- 大学(222033)
- 学院(219693)
- 济(92318)
- 经济(90349)
- 管理(80376)
- 研究(75596)
- 理学(68263)
- 理学院(67455)
- 管理学(66383)
- 管理学院(65964)
- 中国(59423)
- 财(50022)
- 京(47337)
- 科学(46568)
- 所(40421)
- 财经(38352)
- 农(38148)
- 研究所(36252)
- 中心(34486)
- 经(34462)
- 江(34002)
- 业大(32075)
- 北京(30713)
- 农业(30332)
- 经济学(29323)
- 范(28228)
- 财经大学(28092)
- 师范(27937)
- 州(26991)
- 经济学院(26900)
- 基金
- 项目(134538)
- 科学(103708)
- 研究(97766)
- 基金(96523)
- 家(84378)
- 国家(83720)
- 科学基金(69229)
- 社会(60257)
- 社会科(57033)
- 社会科学(57014)
- 省(51230)
- 基金项目(51166)
- 教育(44548)
- 划(44250)
- 自然(44084)
- 自然科(42941)
- 自然科学(42926)
- 自然科学基金(42151)
- 编号(41386)
- 资助(40722)
- 成果(35401)
- 部(30828)
- 重点(30740)
- 发(29292)
- 课题(27753)
- 创(27079)
- 科研(26457)
- 性(26183)
- 教育部(25837)
- 创新(25492)
共检索到333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树民 卢艺
从法理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最基本生存权而对个人所得免予征税的部分,大部分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标准均体现了这种法理精神,且该标准基本与本国贫困线相当。通过法理分析和与他国比较可知,我国目前2 000元的免征额标准已经不低,以低收入户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参考基准,从符合法理精神与国际通行做法的角度看,免征额不宜再提高,应通过对税率结构的调整来减轻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征额 生存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潘明星
本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公民进入纳税人行列是个人所得税发展的必然趋势;“富人税”加“大众税”是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基本定位;我国目前应保持现行800元的免征额不变,并实行全国统一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月兰 李霞 王丽娟
《个人所得税法》从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对免征额进行了三次调整,最近两次调整的时间间隔很近,似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只是一个免征额的变动问题。对居民来说,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实质是税负的轻重和公平问题。免征额是对个人工作和生活费用的扣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次免征额的调整,只是解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权宜之计,而要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量能负担的税收公平原则,就必须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全面改革。
关键词:
免征额 生活成本 税负公平 税制改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薛文谦
免征额的制订不能单纯地参考收入水平,还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因素。以社会收入水平、贫困程度、贫富差距三方面因素推算出的免征额对全社会劳动者而言更为合理。由推算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际执行值相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调整免征额,并且每次调整幅度应当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注意保持相对稳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制度 免征额 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万洲
通过理论分析,在宏观上得出免征额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微观上得出免征额与个人收支均衡之间的关系。阐述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确定如何达到一个社会和谐点,就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多少才是符合民心,符合其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能发挥其社会公平效应, 使个人和国家都在其现有条件下达到和谐状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小林
和谐社会之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社会是否和谐的判断,社会科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描述。从财政学的角度来看,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是通过公共收支活动所表达的二者之间协调的分配关系来体现的;而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则是通过公共收支政策调整后协调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来体现的。在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公共收支政策中,个人所得税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经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桂全
本文通过国际经验比较、理论分析、模拟测算,研究建立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递减机制的问题。英国、美国和日本的个税均设立免征额递减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标准化免征额具有使低收入者免于纳税和减轻中等收入者税负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为高收入者带来更多减税利益从而不利于扩大税收规模和再分配效应的消极效应。免征额递减机制的核心是当纳税人净所得达到起点阈值后,其免征额开始减少甚至减少到0,从而强化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消除标准化免征额消极效应。我国现行个税实行单一标准化免征额,没有免征额递减机制。建立我国个税免征额递减机制将增强税收累进性,提高总体税率,扩大个税再分配效应和税收规模,符合我国当前强调加强对高收入调节和税收精准化调节的政策要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本文对个人所得税税制中免征额的确定标准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是否应调高800元的免征额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内不宜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同时免征额的规定也应当保持全国统一,但可以通过在税法中增加个性化的分项费用扣除或税收抵免等办法解决对低收入人群的照顾问题,更好地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征额 费用扣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卢艺 岳希明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最直接的税种,累进性是其核心要义。近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频繁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本文试图研究的内容。本文在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和模拟了在不同免征额条件下中国个人所得税的Musgrave和Thin指数及Kakwani指数这两个比较常用的测度税收累进性的指数。同时,通过对Kakwani指数分解,计算了税率结构和免征额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贡献程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本文廓清了免征额与起征点的概念,并在比较我国与国外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确定标准,以及参照我国低保线和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所得税“降低最低税率,维持现行免征额”的思路。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征额 起征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剑川
本文基于CPI波动对纳税人税收负担、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生活水平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一个分收入等级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与CPI联动的调整模型,从而有效地缓解了CPI波动对纳税人生活水平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亚军 周曼
自1994年开征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至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次改革多数时候集中在工资、薪金所得税目上,而工资、薪金所得的修订又集中反映在免征额的调整上,很少涉及税率和级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宫映华
免征额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拟模型,证明了免征额的大小与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有效税率大小呈反比,与累进性的大小成正比,并且随着免征额的增大,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分布。这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现阶段的工薪所得税与未来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珍
目前我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统一为每月3 500元。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个人所得税制也将实施综合征收制,在此基础上个税免征额的确定可参照公式"个税免征额=基准免征额+凭票核准免征额",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进行据实免征额制,这样既保证个人所得税的中央税特征,有利于培养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又能解决统一免征额度导致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地区差异问题。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征额 综合所得税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