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7405)
- 2022(6742)
- 2021(6400)
- 2020(5649)
- 2019(13412)
- 2018(13566)
- 2017(27303)
- 2016(15129)
- 2015(17461)
- 2014(18064)
- 2013(18114)
- 2012(17228)
- 2011(15696)
- 2010(16120)
- 2009(15336)
- 2008(15877)
- 2007(14764)
- 2006(13025)
- 2005(11942)
- 学科
- 济(60458)
- 经济(60390)
- 管理(42054)
- 业(40218)
- 企(30781)
- 企业(30781)
- 方法(29171)
- 数学(26006)
- 数学方法(25787)
- 税(21898)
- 财(21491)
- 税收(20434)
- 收(20260)
- 农(18651)
- 中国(18172)
- 制(14573)
- 贸(13591)
- 贸易(13585)
- 易(13240)
- 学(12126)
- 农业(11866)
- 务(11726)
- 银(11726)
- 银行(11701)
- 财务(11697)
- 业经(11655)
- 财务管理(11654)
- 行(11085)
- 地方(11052)
- 企业财务(10933)
- 机构
- 学院(224412)
- 大学(223550)
- 济(91920)
- 经济(89760)
- 管理(81506)
- 研究(73021)
- 理学(68386)
- 理学院(67625)
- 管理学(66548)
- 管理学院(66128)
- 中国(58733)
- 财(51644)
- 京(47762)
- 科学(43919)
- 财经(38903)
- 所(38560)
- 农(36760)
- 江(36354)
- 经(34804)
- 中心(34093)
- 研究所(33928)
- 北京(31168)
- 业大(31131)
- 州(29171)
- 农业(29011)
- 经济学(28825)
- 范(28537)
- 财经大学(28263)
- 师范(28262)
- 经济学院(26424)
- 基金
- 项目(130908)
- 科学(99895)
- 研究(99038)
- 基金(91395)
- 家(78470)
- 国家(77784)
- 科学基金(64586)
- 社会(59539)
- 社会科(56287)
- 社会科学(56267)
- 省(51363)
- 基金项目(48099)
- 教育(46161)
- 编号(43889)
- 划(43147)
- 自然(39917)
- 自然科(38841)
- 自然科学(38827)
- 资助(38801)
- 自然科学基金(38114)
- 成果(37593)
- 课题(29671)
- 部(29553)
- 重点(29411)
- 发(28353)
- 性(26794)
- 创(26515)
- 项目编号(26458)
- 大学(25178)
- 科研(25099)
- 期刊
- 济(105736)
- 经济(105736)
- 研究(74143)
- 中国(43344)
- 财(41530)
- 学报(33156)
- 农(32932)
- 科学(28246)
- 管理(27574)
- 教育(25075)
- 大学(24291)
- 融(22775)
- 金融(22775)
- 学学(22565)
- 农业(21548)
- 技术(19850)
- 财经(18952)
- 业经(17625)
- 经济研究(17459)
- 务(17416)
- 经(16169)
- 税(15999)
- 问题(14982)
- 税务(14228)
- 贸(13174)
- 理论(12304)
- 图书(11820)
- 商业(11592)
- 技术经济(11567)
- 国际(11436)
共检索到349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艺婧
在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中,住所标准是判断自然人是否为居民个人的主流标准之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采用了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和习惯性居住等概念来界定“有住所”,具有住所标准的基本范式,但对相关概念及其适用方法的描述不够明晰。本文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有必要明确住所标准是我国居民个人身份认定标准之一。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有住所规定存在的习惯性居住标准尚待明晰、户籍制度对税法评价的影响尚待回应、家庭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涵义尚待明确、双重税收居民冲突尚待规范等问题,有必要通过修正习惯性居住标准、回应户籍制度对税法评价的影响、明确家庭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涵义、解决双重税收居民冲突与引入住所转化管理办法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有住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税收征管实际的个人所得税住所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敏
随着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地位的出现,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大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历史演变出发,通过分析费用扣除标准的变化对纳税人税负的影响,指出我国目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革设想。
关键词:
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 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辉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各项所得分类征收,实行差别税率。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再减征30%;其他所得税率为2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平 梁学平
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原因是;纳税意识淡薄、申报不实、申报制度不完善、税收征管存在缺陷 以及执法、处罚力度不够、税法不完善等。为防止个人所得税流失,必须提高纳税意识,完善税制,加强征 收管理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隐性收入 税收征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涟莲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第五大税种,在增加财政收入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存在制度缺陷,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对此,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着手推进分类制与综合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制度 税收征管 分类制与综合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潘明星
本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公民进入纳税人行列是个人所得税发展的必然趋势;“富人税”加“大众税”是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基本定位;我国目前应保持现行800元的免征额不变,并实行全国统一的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仕平
一、难点一:功能定位的困难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是设计个人所得税的前提和依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必然设计出不同的税收制度。从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演绎过程来看,个人所得税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其最初功能是组织财政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 牛杰 夏宏伟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晓晖 秦刚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应根据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的职能作用。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经验看,税制建立初期侧重于财政收入功能,税制成熟期侧重于调节收入差距功能。根据我国税制发展情况和现实需要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汤洁茵
在纳税人向国家无偿让渡部分财产的个人所得税中,基本生活的保障应当受到重视。但我国在个人所得税法可扣除费用的设定中,却欠缺对纳税人基本生活费用的关注,造成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能影响到纳税人的基本生活。本文以为,应当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现实出发,对个人所得税可扣除费用的范围予以扩大。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可扣除费用 税前扣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杰
个人所得税宽免(简称宽免)制度对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同时,对扩大内需有较大意义。目前,我国宽免制度的相关规定还比较简单,但进一步完善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可以在宽免制度中加入补充宽免和高收入者宽免额递减的内容。这不仅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的进程相适应,而且也是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个人宽免 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念明
在目标定位上,我国应建立普遍性调节与差异化调节相结合的调节型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普遍性调节机制基本确立,以税负结构性配置为特征的差异化调节机制得以确认,科学便捷的税收征管新机制不断完善。但同时,仍然存在综合征收范围不宽、各类所得税负不平衡、调节精准性存在偏差、高收入群体偷逃税行为仍然存在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应扩大综合征收范围,健全综合课征的普遍性调节体系,完善扣除机制,优化税率结构,形成全面精准有力的差异化调节体系,深化税收征管创新,打造现代化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翠荣 雷良海
2009年12月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该规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遏制限售股的大规模减持,有利于缓解市场的压力和维护市场的稳定,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去理解,该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万洲
通过理论分析,在宏观上得出免征额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微观上得出免征额与个人收支均衡之间的关系。阐述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确定如何达到一个社会和谐点,就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多少才是符合民心,符合其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能发挥其社会公平效应, 使个人和国家都在其现有条件下达到和谐状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涛 崔轶
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改革实践提出了许多课题,引发了诸多思考。其中,对上市公司红股是否应征收个人所得税就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送红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量的送配股行为甚至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在简要回顾有关红股税收规定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权的角度讨论了红股的经济实质,指出红股并没有使股东的收入增加;股票的波动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于该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的不同预期,而发放红股导致的市场波动并非是由于收入效应的影响;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发放红股有利于资金缺乏的上市公司充实资本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