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0)
2023(9160)
2022(7829)
2021(7491)
2020(6385)
2019(14320)
2018(14341)
2017(27802)
2016(15194)
2015(17562)
2014(17888)
2013(17576)
2012(16851)
2011(15141)
2010(16037)
2009(15748)
2008(15296)
2007(14301)
2006(12996)
2005(12336)
作者
(44935)
(36789)
(36428)
(35315)
(23356)
(17735)
(16954)
(14068)
(14019)
(13704)
(12565)
(12472)
(11866)
(11762)
(11515)
(11424)
(10939)
(10889)
(10704)
(10689)
(9672)
(9117)
(8868)
(8497)
(8419)
(8403)
(8257)
(8255)
(7502)
(7446)
学科
(55434)
经济(55349)
管理(44531)
(43004)
(35614)
企业(35614)
(27729)
金融(27728)
(27399)
银行(27383)
(26496)
中国(25911)
方法(22210)
(20647)
(19587)
数学(18908)
数学方法(18561)
(17433)
(13789)
财务(13747)
财务管理(13703)
业经(13338)
企业财务(13039)
(12916)
(12717)
贸易(12700)
(12400)
地方(11825)
(11674)
理论(11572)
机构
学院(220518)
大学(218559)
(86574)
经济(84221)
管理(76666)
研究(73188)
中国(68281)
理学(62664)
理学院(61933)
管理学(60684)
管理学院(60306)
(49235)
(47555)
科学(42669)
(38269)
财经(37191)
中心(37038)
(36777)
(33639)
研究所(33416)
(33209)
北京(31583)
(30646)
(29440)
师范(29156)
业大(27808)
财经大学(27224)
(27202)
经济学(27013)
银行(26170)
基金
项目(124285)
科学(95345)
研究(95216)
基金(87057)
(74214)
国家(73480)
科学基金(61528)
社会(57327)
社会科(54168)
社会科学(54154)
(48681)
基金项目(45047)
教育(44507)
编号(41764)
(40633)
自然(37967)
资助(37508)
成果(37264)
自然科(36944)
自然科学(36934)
自然科学基金(36248)
课题(29123)
重点(28172)
(27410)
(26617)
(26478)
项目编号(25642)
(24977)
(24586)
大学(23937)
期刊
(106528)
经济(106528)
研究(74478)
中国(49721)
(43449)
金融(43449)
(39862)
(31600)
学报(31552)
管理(30001)
教育(29054)
科学(28391)
大学(24439)
学学(22594)
农业(19689)
财经(19109)
技术(18730)
业经(17565)
(16392)
经济研究(15929)
问题(14526)
理论(13291)
(13236)
图书(12295)
实践(12024)
(12024)
国际(11841)
财会(10616)
现代(10323)
(10058)
共检索到368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义玲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征信业发展步入了有法可依的轨道。然而,在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如何避免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者利用便利条件侵害个人隐私权,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从个人信用征信对个人隐私权的积极作用及冲突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完善我国个人征信过程中隐私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张天金  
个人信用征信与金融隐私权存在客体重合、动态关联,因此相互冲突。美国、欧盟的个人信用征信立法虽然在立法价值取向、立法例及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但是均以平衡个人信用征信和金融隐私权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例可采取美国模式,征信模式可采取欧盟模式;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借鉴二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涵盖信息提供、信息收集和信息使用的具体规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慕晓丰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存在着征信立法滞后、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提供不规范、信用信息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权利救济制度缺乏等问题。今后,应明确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原则,修改现有法律,进行新的立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人隐私权的保障救济机制,逐步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隐私权保护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元元  
目前,我国征信领域个人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业务流程存在诸多风险点,个人权责意识不强。今后,应尽快完善《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配套措施,改进征信业务流程,加强征信知识宣传,以切实保障信息主体的权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明琴  
随着我国贷款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广泛应用,贷款征信与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矛盾和冲突也逐步显现。公平、合理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是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诚信建设和保护人权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贷款征信与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借鉴国外征信立法和征信管理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提出通过建立健全被征信人(金融消费者)在征信活动中的权利体系、明确规定征信机构在尊重和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等措施,实现对消费者隐私和权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锐  
网络时代中信息的获取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风险。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息隐私权,美国《Gramm Leach-Bliley Act》(简称GLB)法及其实施细则作出了具体规定,然而实际的金融监管并不容易完成,本文借鉴了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的监管经验,并介绍了由信息安全中介机构协助进行金融监管的可行性及其优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锐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的确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交易成本下降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的扩展,企业通过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分析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然而,个人信息的容易获取同时也引出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个人信息的易泄露给消费者亦带来了不便与损害——消费者经常受到垃圾邮件和推销电话的骚扰,还可能被迫支付他人盗用自己信用卡消费后的账单。金融业是信息和数据流最多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涵盖信用征信与评级、数据结算与处理等活动的金融信息服务业也逐渐从提供信用的传统金融业中分离出来,该行业在信息处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永远是安全和稳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丽冰  
通过对中文网站排行榜的前100名网站进行信息隐私政策的调查,以了解我国网站对隐私权保护措施揭露的实际状况,并经分析讨论后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琴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消费者隐私和权益保护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的隐私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其特点进行了探讨,从网络购物的特点分析了消费者网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私权问题,并就如何保护消费者隐私从法制建设、制度完善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网购过程中隐私权界定及保护体系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廷民  
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额和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消费者急剧增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许多消费者都选择电子商务购物这一交易模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出台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并且消费者保护隐私权意识也较为淡薄,电子商务交易相关主体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建构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体系,防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行为。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锋  
我国隐私权保护存在缺乏系统规定、以间接保护为主、缺乏专门而详尽的隐私权保护条款等问题。借鉴欧美经验,我国征信立法的宗旨应既要充分保证个人隐私和权益不受损害,又能为征信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个人征信与隐私权保护发生冲突,那么个人征信应让位于隐私权保护。为构建隐私权保护体系,我国应在《宪法》、《民法通则》中明确隐私权,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征信管理条例》对隐私权的保护,加强立法上的协调衔接,形成保护隐私权的合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易斌  黄华彩  
简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分析RFID技术侵犯读者隐私的典型情形,在借鉴美国保护RFID读者隐私权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立法、行业政策、技术及图书馆等四个层面来构建RFID读者隐私权保护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斌  刘锦平  陈淑文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介绍国内关于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概况,就读者隐私权的理论基础、对国外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读者隐私权保护的对策等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有待加强的五个方面。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尧  
广泛安装于各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在保卫公共安全的同时也在收集着公民的信息。在一个很少有信息能完全处于非公共状态的社会环境下,公众并非没有隐私权期待,而是在不知情或出于无奈的情况下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公共视频监控系统长时间拍摄的片段信息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个人数字图像,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从美国的相关判例中可知,通过立法、规制监控时间、设置监控标志、完善系统操作与管理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苗羽亭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确立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明确和强化金融机构隐私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完善金融隐私侵权的救济机制。同时,亦可考虑引入选退保护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