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0)
- 2023(14951)
- 2022(13156)
- 2021(12435)
- 2020(10507)
- 2019(24382)
- 2018(24544)
- 2017(47382)
- 2016(25770)
- 2015(29179)
- 2014(29374)
- 2013(28954)
- 2012(26766)
- 2011(24075)
- 2010(24344)
- 2009(22713)
- 2008(22355)
- 2007(19918)
- 2006(17882)
- 2005(16124)
- 学科
- 济(98350)
- 经济(98198)
- 管理(79124)
- 业(73259)
- 企(61192)
- 企业(61192)
- 方法(43554)
- 数学(37253)
- 数学方法(36813)
- 财(29208)
- 中国(28362)
- 农(27963)
- 制(24478)
- 业经(23402)
- 学(21146)
- 地方(19341)
- 贸(18766)
- 贸易(18755)
- 易(18238)
- 农业(18134)
- 务(18060)
- 银(18060)
- 银行(18015)
- 财务(17987)
- 财务管理(17947)
- 行(17141)
- 理论(17039)
- 企业财务(16981)
- 和(16526)
- 融(16172)
- 机构
- 大学(370868)
- 学院(366883)
- 管理(145550)
- 济(144112)
- 经济(140728)
- 理学(124644)
- 理学院(123218)
- 研究(121556)
- 管理学(121257)
- 管理学院(120572)
- 中国(93128)
- 京(80302)
- 科学(73947)
- 财(72424)
- 所(60827)
- 农(56805)
- 财经(56634)
- 中心(55998)
- 研究所(54785)
- 江(54731)
- 业大(53182)
- 北京(51339)
- 经(51144)
- 范(48780)
- 师范(48380)
- 州(44549)
- 农业(44246)
- 院(44179)
- 经济学(42768)
- 财经大学(41987)
- 基金
- 项目(243737)
- 科学(190602)
- 研究(180871)
- 基金(175750)
- 家(152916)
- 国家(151403)
- 科学基金(129139)
- 社会(112581)
- 社会科(106456)
- 社会科学(106427)
- 省(94109)
- 基金项目(93936)
- 自然(83479)
- 教育(82798)
- 自然科(81402)
- 自然科学(81381)
- 自然科学基金(79931)
- 划(79668)
- 编号(75638)
- 资助(71889)
- 成果(63053)
- 部(53984)
- 重点(53977)
- 课题(51320)
- 发(51061)
- 创(50168)
- 项目编号(46996)
- 制(46930)
- 创新(46843)
- 教育部(46365)
- 期刊
- 济(163222)
- 经济(163222)
- 研究(112201)
- 中国(72167)
- 学报(57000)
- 财(56355)
- 管理(54083)
- 农(51701)
- 科学(51652)
- 大学(43006)
- 教育(42032)
- 学学(39935)
- 农业(35296)
- 融(34997)
- 金融(34997)
- 技术(31122)
- 财经(27688)
- 业经(26301)
- 经济研究(24826)
- 经(23525)
- 图书(23229)
- 问题(21883)
- 理论(19912)
- 实践(18302)
- 践(18302)
- 业(18007)
- 科技(17276)
- 技术经济(17031)
- 现代(16994)
- 贸(16801)
共检索到55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湘君
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的确立是信用经济发展与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本文从分析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范围、采集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在我国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制度不仅在理论上具备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进而从法制建设、信息共享、技术标准3个方面具体设计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信息采集 采集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耀莹
建立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必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的核心,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突破口,是推进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性问题。深入研究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探求构建良好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对策,是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个人信用 征信 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栋 赵志敏
目前,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制度的缺乏和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等业务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迫近,中国的众多人口和广阔市场是外国银行业渴望进入的最大诱惑。因此,建立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抢占和掌握大量、稳定的客户信用信息,加快国内零售业务的发展,更好地利用个人信贷资料控制风险、锁定收益,维护商业银行的现有市场份额,并在竞争中始终占有优势,是我国银行业为之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消费信贷 电脑查询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正宁
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信用制度的完善。应建立个人账户体系,培育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国家个人信用专用网络,创建个人信用制度所需的法制环境。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个人账户体系 信用评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浙江省台州市分行课题组 梁建刚 沈军正 郑有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小文 朱正罡 龙西安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历史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与信用消费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在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中解决农民所需资金的办法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萌芽时期个人信用制度的特征:农民获得了土地,但他们没有更多的钱来购买农具和其他消费品,为此一些零售商想出的方法是,向农民提供无担保贷款以满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莹
本文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立法背景,研究台湾地区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立法经验,系统梳理台湾地区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陆个人信用信息保护可借鉴台湾地区立法经验,加快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明确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权利,督促金融机构加强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构建个人信用信息侵权救济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孟昊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在发达国家,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而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经济风险之一。特别是在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过程中,这一矛盾更为尖锐和突出。因此,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蔚蔚 徐晶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分析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政策建议,并着重强调了一些配套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个人消费贷款 个人信用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移平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件》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税并存的局面形已经形成,为调节个人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筹集...
[期刊] 征信
[作者]
占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国际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征信制度 信用信息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德旺
个人信用信息规范的目的在于“使用”和“收益,”在于增进社会相关主体获取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又必须兼顾到被征信人正当合法的信用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