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0)
- 2023(5339)
- 2022(4784)
- 2021(4770)
- 2020(4352)
- 2019(10088)
- 2018(10594)
- 2017(21746)
- 2016(11874)
- 2015(13667)
- 2014(13769)
- 2013(13648)
- 2012(12657)
- 2011(11547)
- 2010(12178)
- 2009(11466)
- 2008(11313)
- 2007(10135)
- 2006(9014)
- 2005(8249)
- 学科
- 济(48789)
- 经济(48735)
- 管理(28868)
- 业(28161)
- 方法(25500)
- 数学(23469)
- 数学方法(22928)
- 企(21807)
- 企业(21807)
- 中国(14486)
- 农(12743)
- 财(10769)
- 制(10599)
- 贸(10460)
- 贸易(10452)
- 学(10114)
- 易(10114)
- 银(9375)
- 银行(9361)
- 行(9039)
- 业经(8778)
- 融(8276)
- 金融(8276)
- 农业(7784)
- 理论(7728)
- 税(7354)
- 和(7052)
- 地方(6965)
- 税收(6907)
- 收(6839)
- 机构
- 大学(173517)
- 学院(172192)
- 济(70610)
- 经济(69043)
- 管理(65241)
- 研究(57906)
- 理学(55757)
- 理学院(55125)
- 管理学(53865)
- 管理学院(53545)
- 中国(45957)
- 京(37529)
- 科学(35172)
- 财(34922)
- 所(30178)
- 财经(27426)
- 研究所(27218)
- 中心(26105)
- 农(25859)
- 江(25189)
- 经(24702)
- 北京(24584)
- 业大(23742)
- 范(23189)
- 师范(22973)
- 经济学(21713)
- 院(20892)
- 州(20611)
- 农业(20500)
- 财经大学(20305)
- 基金
- 项目(107262)
- 科学(83813)
- 研究(78260)
- 基金(77163)
- 家(67483)
- 国家(66994)
- 科学基金(56185)
- 社会(47807)
- 社会科(45333)
- 社会科学(45323)
- 省(40934)
- 基金项目(40042)
- 教育(37408)
- 自然(36761)
- 自然科(35886)
- 自然科学(35880)
- 划(35645)
- 自然科学基金(35211)
- 资助(33901)
- 编号(32964)
- 成果(27864)
- 重点(24597)
- 部(24551)
- 发(22923)
- 课题(22871)
- 创(21652)
- 科研(20840)
- 教育部(20834)
- 创新(20323)
- 大学(19992)
共检索到25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传忠 宁朝山
该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领域出现了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这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均发生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时期,与政府过多干预导致的过度投资高度相关,同时受到国外需求冲击的影响等。但两轮大规模产能过剩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行业分布及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又存在较大差异。第一轮产能过剩治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削减过剩产能。新一轮产能过剩治理应坚持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导,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完善,优化政府干预经济方式,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发力化解过剩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特征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波平 田艳平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和报道,基于发生的背景,从缺工的地区、行业、企业、工种等角度对比分析两轮"民工荒"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订单增加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直接原因;而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深层次原因;户籍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是两轮"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两轮"民工荒"折射出农民工主体及价值观念变化很大,惠农政策效果更加显现,区域格局发生更大变化,劳动力分流更加明显;但也揭示了企业的用工模式、管理体制没有改进;说明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发展步伐缓慢。两轮"民工荒"启示我们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将我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贞
如何治理产能过剩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普遍存在,其形式和成因多样化以及化解复杂。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也都经历过产能过剩,并都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化解,主要措施包括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促进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收入分配改革;鼓励兼并重组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大自贸区建设及对外投资协定谈判等。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治理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建江 罗双成 凌四立
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已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挥大国经济主导优势,通过全球战略转移、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而以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体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总结国际经验,我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包括: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效应。
关键词:
全球化 产能过剩 产业升级 国际经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永清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解释我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指出重资产行业由于高固定成本的存在需要规模扩张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同时由于充分竞争导致了囚徒困境,最终导致了充分竞争的重资产行业产能过剩的结果。由于竞争者之间的互相博弈,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直至部分竞争者由于现金流断裂退出行业,慢慢恢复到市场供需平衡,才会彻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我国产能过剩的周期中,企业应当吸取教训,学会用动态的眼光进行扩张决策,并通过建立其他竞争者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以期经得起周期性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考验。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管理会计 重资产行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作为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本身并没有太多专门针对产能过剩的政策,主要靠市场机制解决。但政府对产能过剩也并非束手无策,而是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相应措施。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产能过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萎缩导致的产业下滑。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呈现供给侧政策和需求侧政策配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圻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三种主要的制造模式,概述了定制的基本内涵、从适应性产品过渡到大规模定制的内在原因以及大规模定制与客户消费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关系,探讨了大规模定制模式产生的深层次需求因素,提出了“品种”这一概念下蕴涵着产品功能消费需求因素;指出大规模定制的需求基础是产品的客户功能个性化。最后,本文肯定了大规模定制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功能已成为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这一结论具有超越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普遍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兰秀文 马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梳理了"供给侧"经济学派的发展中已呈现出的两轮"否定之否定"演变轨迹。第一轮"否定之否定"的表象为: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第二轮"否定之否定"的表象为: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复辟—供给管理。在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本文论述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相关的学理启示及展望。评价方面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第一,对"萨伊定律"及把萨伊归为代表人物之一的"庸俗经济学"的评价。包括从历史视角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西斯蒙第对自由放任价值观的批评,马尔萨斯需求管理思想与其的分歧,凯恩斯对其的条件性否定,以及马克思基于"劳动产品价值量"、"三位一体"公式和唯物史观引出的对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评。第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财政应债能力两方面比较中外国债规模 ,得出三个基本结论 :1 .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经验 ,需逐步创造一些基础性条件。2 .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之中。 3.对国债发行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锦培 孙福万
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为各国远程教育机构树立了一个标杆,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甚至模仿的榜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形式却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几乎每一所开放大学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也不例外。通过对英国开放大学所具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特色远程开放教育实践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开放大学不必将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追赶的目标,也不必照搬他们的办学模式,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远程教育之路。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基本特征 比较 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昌黎
19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成为世界外汇储备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的同时,也出现了外汇储备严重过剩的状态。就中日比较而言,由于两国增加外汇储备的背景、目的和运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中国更应该认真思考外汇储备严重过剩的有关问题,及时改变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局面。
关键词:
外汇储备过剩 外汇储备运用 国际比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海燕
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现阶段国有企业实施改革的主导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正处于困境之中,改革不仅有停滞的可能,而且出现了体制复归的迹象。所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要认真总结现阶段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验,分析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便在此基础上作出必要的新的改革选择,从根本上摆脱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淑娥
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本文对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并指出其潜在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流动性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