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1)
2023(5475)
2022(4742)
2021(4184)
2020(3691)
2019(8323)
2018(8445)
2017(17213)
2016(9023)
2015(10415)
2014(10578)
2013(10904)
2012(10933)
2011(10355)
2010(10723)
2009(10503)
2008(10043)
2007(9241)
2006(8786)
2005(8361)
作者
(28644)
(24244)
(23851)
(23088)
(15434)
(11357)
(11052)
(9268)
(9055)
(8707)
(8447)
(7929)
(7897)
(7714)
(7464)
(7462)
(7012)
(6989)
(6865)
(6812)
(6385)
(5894)
(5881)
(5557)
(5532)
(5447)
(5244)
(5156)
(5017)
(4708)
学科
(66821)
经济(66783)
管理(22414)
方法(19991)
(19610)
地方(18454)
数学(18372)
数学方法(18302)
中国(16634)
地方经济(13317)
(13074)
(12747)
企业(12747)
(10665)
业经(10539)
(10334)
(10316)
(9310)
贸易(9302)
(9075)
银行(9069)
(8943)
(8876)
(8810)
金融(8808)
农业(8785)
环境(8120)
(7634)
(7354)
经济学(7190)
机构
大学(150261)
学院(150187)
(78564)
经济(77134)
研究(57856)
管理(52086)
中国(44542)
理学(43462)
理学院(42899)
管理学(42387)
管理学院(42090)
(35225)
(32081)
科学(31337)
(30446)
财经(27772)
研究所(27133)
经济学(26521)
(24907)
中心(24528)
经济学院(23693)
(22471)
(21397)
北京(21358)
财经大学(20252)
(19801)
(19517)
师范(19384)
(18211)
科学院(17738)
基金
项目(85549)
科学(66174)
研究(65106)
基金(61204)
(52670)
国家(52235)
社会(43398)
科学基金(42849)
社会科(41099)
社会科学(41089)
(31923)
基金项目(31649)
教育(28460)
(26983)
编号(26100)
资助(25836)
自然(23920)
自然科(23259)
自然科学(23251)
自然科学基金(22822)
成果(22456)
(21410)
(19777)
重点(19435)
课题(18572)
国家社会(18531)
发展(18161)
(17925)
(17039)
教育部(16981)
期刊
(98481)
经济(98481)
研究(54471)
中国(26723)
(24272)
管理(20976)
(20130)
学报(19327)
科学(18438)
(17773)
金融(17773)
经济研究(17369)
财经(15139)
大学(14656)
学学(13950)
业经(13682)
问题(13586)
农业(13571)
(13252)
技术(12638)
(11334)
教育(11167)
国际(9928)
技术经济(9574)
统计(8705)
经济问题(8468)
世界(8406)
商业(8243)
改革(7863)
(7863)
共检索到243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吴楚材  季子修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 ,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度区域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影响 ,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 -珠江三角洲、上海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 -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 ,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交通可达性较差 ,产业结构单一 ,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 ,低谷地区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王安  王杰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堪称世界奇迹。在此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更快。是何因素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本文通过构建互为补充的两种度量市场发育水平的指标,在控制了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用28个省份1985—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市场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地,为了使结果更加可信,本文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均表明了市场因素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海波  熊燕军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丝织业发展状况 ,并非大大落后于北方 ,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分布范围广、产量高、质量优良、丝织技术先进、产品大量行销海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教忠意  唐凌凌  王保松  隋德宗  
对苏鲁两省沿海地区10个产地苦楝Meliaaze darach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果实千粒质量、核果长、核果宽、核果长宽比和核果千粒质量8个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产地间变异系数为2.15%~18.53%,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变异系数。产地间广义遗传力为59.68%~96.06%,亦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苦楝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产地内家系间变异>产地间变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苦楝产地果实性状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主要呈现以纬度为主,以经度为辅的变异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苦楝产地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忠洲  
本文研究的是1994-2005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环渤海地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低,而环渤海地区最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重点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以调整吸收外资的结构为主要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允生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鑫  李保国  
本文认为,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粮食总量平衡的最佳途径是努力提高沿海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从沿海地区的科技、资金、资源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沿海地区粮食自给率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所产生巨大效应,说明较大幅度地提高沿海粮食生产的水平是可能的,具有现实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柳  江静  
现有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国家或一国不同区域在全球化过程中受惠程度的差异,一般不涉及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不适合作为评价一国对外开放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依据。本文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分析认为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溢出效应缩小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收入差距。因此,继续提高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海外向型经济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是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蔚  
块状经济在我国沿海省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块状经济的模式也遇到了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因素,遭遇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沿海地区块状经济产生、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阿地力江  阿布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困扰新疆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本文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从金融角度出发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