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5)
- 2023(13427)
- 2022(11422)
- 2021(10587)
- 2020(8830)
- 2019(20682)
- 2018(20401)
- 2017(39577)
- 2016(21615)
- 2015(24597)
- 2014(24975)
- 2013(25291)
- 2012(24248)
- 2011(22313)
- 2010(22889)
- 2009(21728)
- 2008(21720)
- 2007(20082)
- 2006(18119)
- 2005(16610)
- 学科
- 济(104225)
- 经济(104128)
- 业(62311)
- 管理(52572)
- 农(51907)
- 方法(38477)
- 企(38300)
- 企业(38300)
- 农业(34394)
- 数学(34052)
- 数学方法(33751)
- 中国(32044)
- 地方(28098)
- 业经(25425)
- 财(21010)
- 制(20845)
- 贸(19278)
- 贸易(19263)
- 学(18950)
- 易(18630)
- 银(17770)
- 银行(17736)
- 发(17582)
- 行(17155)
- 融(16518)
- 金融(16515)
- 环境(14985)
- 地方经济(14159)
- 和(14032)
- 技术(13870)
- 机构
- 学院(326548)
- 大学(322995)
- 济(139963)
- 经济(136971)
- 管理(121086)
- 研究(119094)
- 理学(102341)
- 理学院(101107)
- 管理学(99555)
- 管理学院(98945)
- 中国(92590)
- 农(73218)
- 科学(72106)
- 京(70247)
- 财(63237)
- 所(62521)
- 农业(56255)
- 研究所(56144)
- 中心(55178)
- 业大(53075)
- 江(52023)
- 财经(48758)
- 范(45123)
- 北京(44944)
- 师范(44730)
- 经(43941)
- 经济学(41863)
- 院(41525)
- 州(41491)
- 省(38442)
- 基金
- 项目(205136)
- 科学(159234)
- 研究(153335)
- 基金(144405)
- 家(125494)
- 国家(124333)
- 科学基金(103935)
- 社会(96431)
- 社会科(90944)
- 社会科学(90914)
- 省(82660)
- 基金项目(76810)
- 划(68594)
- 教育(68310)
- 编号(64742)
- 自然(63653)
- 自然科(62010)
- 自然科学(61990)
- 自然科学基金(60817)
- 资助(58347)
- 成果(53523)
- 发(50755)
- 重点(46397)
- 部(45480)
- 课题(44962)
- 创(41884)
- 发展(41116)
- 展(40457)
- 创新(39280)
- 国家社会(39214)
- 期刊
- 济(168936)
- 经济(168936)
- 研究(100208)
- 农(75025)
- 中国(71266)
- 学报(51474)
- 农业(50693)
- 科学(48497)
- 财(46158)
- 管理(40595)
- 大学(39158)
- 融(37022)
- 金融(37022)
- 学学(36948)
- 教育(34898)
- 业经(32770)
- 技术(28468)
- 业(24899)
- 经济研究(24845)
- 问题(24077)
- 财经(23640)
- 经(20393)
- 技术经济(17670)
- 版(17583)
- 贸(17285)
- 世界(17159)
- 资源(16526)
- 农村(16375)
- 村(16375)
- 经济问题(16283)
共检索到513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农村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 因子分析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谢阳群
沿海地区是我国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信息产业规模超过全行业的90%。其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因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但是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在资金支持、人才配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发展现状/沿海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进入了快速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村庄整治、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沿海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农业资源低效利用、农村环境污染、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明确农村地域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功能定位,以农村生产要素整合为切入点,进而实施农村生产要素的空间整合(包括生态空间整合、生产空间整合和生活空间整合)、组织整合和产业整合,能够有效引领农村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贾雪娇
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分量。了解有哪些因素在推动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这些动力要素以何种组织关联构成一个动力系统,是确定该地区旅游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该地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分析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动力因子进行量化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仁祥
对中国沿海地区2009—2016年海洋经济产出数据的LMDI全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规模、陆海统筹发展、海洋资本价值构成、海洋科技创新四个指标表现为增量效应,而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产出表现为减量效应,两类效应共同对全国海洋经济增长起到增量效果;六种效应的变异系数绝对值揭示出陆海统筹发展效应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贡献;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价值构成两种效应,显示沿海地区的海洋劳动和海洋资本的空间效应有助于海洋三次就业结构和海洋经济结构升级。从加快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加大陆海统筹发展力度,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加快海洋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质量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丹林,毛汉英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作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发展态势,并利用灰色等维递补模型对到 2010 年的经济总量、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沿海地区在新世纪保持经济持续适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和建立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大沿海经济区。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 预测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蔡丹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鹿生伟
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对策鹿生伟一、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走在了前列。沿海地区有不少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许颖悟 马军海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梯度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由南向北梯度推移发展的趋势明显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速度差别,形成由南向北从南到低的梯度经济布局,并伴随经济发展势头从南向北的推移。分析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脉络,制定恰当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楷
“八·五”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实证分析刘楷"八·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89-91年治理整顿后期的经济复苏阶段、92-93年邓小平南巡以后的高速增长时期以及94-95年的宏观经济软着陆时期。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受上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国刚 刘彦随 刘玉
从时空过程耦合、形态与动力共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响应机理与调控模式。首先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强度的概念,构建了响应强度模型与机理模型,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强度的类型及动力机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类型及调控对策。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劳动力转移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其阶段性、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非农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差异和期望收入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响应的地域形态类型可以划分为大城市核心地域、外围承接地域、边缘发展地域和传统农业及特区地域4...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昊 胥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互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文章通过构建GVAR模型,利用我国东部沿海5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了制度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效应,包括正溢出效应、负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紧密的正相关联动关系,其中,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双方或多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评估制度适应效率,有助于规划各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界定相互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四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富有胆略的创举。为了准确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首先必须对中央的政策精神有正确的理解,还要吸取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绝不可徒托空言,一哄而起。为此,我想谈谈下面几个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萧志平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对我国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依各地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分别建立“商业银行”、“创汇银行”、“实业银行”和“农贷银行”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