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0)
2023(15424)
2022(13014)
2021(12168)
2020(10667)
2019(24541)
2018(24801)
2017(48598)
2016(26273)
2015(29733)
2014(29634)
2013(29405)
2012(26994)
2011(24200)
2010(24524)
2009(23253)
2008(23207)
2007(20957)
2006(18288)
2005(16381)
作者
(75874)
(63652)
(63341)
(60157)
(40349)
(30490)
(28860)
(24872)
(23735)
(22824)
(21361)
(21297)
(20220)
(19931)
(19549)
(19518)
(19068)
(18855)
(18408)
(18195)
(15674)
(15668)
(15631)
(14482)
(14210)
(14183)
(14137)
(14037)
(12807)
(12685)
学科
(116311)
经济(116185)
(98615)
管理(88052)
(85572)
企业(85572)
方法(56750)
数学(47724)
数学方法(47018)
(35750)
(34808)
业经(31709)
中国(28347)
农业(24710)
(24300)
财务(24235)
财务管理(24196)
(23285)
企业财务(22901)
(21418)
贸易(21406)
地方(20873)
技术(20859)
(20829)
理论(19815)
(19511)
(18232)
(17786)
(17558)
(17335)
机构
学院(387117)
大学(381664)
(162767)
经济(159634)
管理(156359)
理学(134972)
理学院(133644)
管理学(131310)
管理学院(130611)
研究(119795)
中国(94107)
(79315)
(76498)
科学(72051)
(63950)
财经(61257)
(60335)
(57825)
中心(56514)
业大(56254)
(55420)
研究所(54331)
农业(50498)
经济学(49524)
北京(49509)
(46176)
(46072)
师范(45607)
财经大学(45211)
经济学院(45046)
基金
项目(252852)
科学(200455)
基金(184691)
研究(184624)
(159712)
国家(158327)
科学基金(137842)
社会(117599)
社会科(111603)
社会科学(111569)
(99959)
基金项目(97683)
自然(90037)
自然科(88016)
自然科学(87994)
自然科学基金(86436)
教育(85788)
(82991)
资助(76662)
编号(75439)
成果(59911)
重点(56496)
(56441)
(54678)
(54358)
课题(50844)
创新(50555)
科研(48747)
教育部(48699)
国家社会(48385)
期刊
(177387)
经济(177387)
研究(108396)
中国(67045)
(62156)
管理(60586)
(58574)
学报(54322)
科学(52579)
大学(42029)
学学(40010)
农业(39889)
技术(37461)
教育(34813)
(34555)
金融(34555)
业经(31336)
财经(30676)
经济研究(27977)
(26390)
问题(24273)
(23272)
技术经济(22056)
统计(21258)
(19669)
(19177)
商业(19065)
现代(18283)
财会(17947)
理论(17923)
共检索到561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茂升  肖德  
本文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测算了1993-2011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份历年的纺织业技术效率值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河北、广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清晰"勾勒"出一条"高效率"纺织产业走廊,纺织业技术效率水平普遍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其次,综合比较我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投资环境,如果仅考虑法律制度与市场效率等因素,我国纺织业相对于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但进一步挖掘内需市场规模的巨大潜力,我国纺织业投资环境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纺织业"向西内迁"将更具区位优势。最后,本文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立平  朱婷婷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产业转移双方的双赢选择。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引力模型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给出了产业转移力度的测算模型。并具体以加工贸易产业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东部省(市)以及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08年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规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论文运用2003-2010年东中部9省市纺织业等三大产业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区域商务成本对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影响。结果表明,可以解释东中部9省市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约占到88.8%-95.7%;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主要受到商业设施及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政府运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而信息化程度、基础设施、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决策并不影响;纺织业等三大产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往往偏向于要素成本低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结论无论对于迁移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还是政府在制定相关商务政策时,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刘秋红  
不同决策单元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水平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出现效率值虚高或压低的问题。为得到各决策单元真实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值,采用剔除外部因素影响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优于中部地区,两个地区效率不理想的原因存在差异;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但呈现东部地区提升而中部地区下降的特点。鉴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三乐  刘丽辉  
本文主要就地区间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差异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提高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某些方面的参考与启示。文章首先定性分析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然后运用DEA-TobiT模型进行定量实证,最后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促进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一、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及命题(一)政府的供给意愿。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对于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朱丽君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常佳林   刘钥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全面二孩”“鼓励三孩”政策均已出台并实施,研究新时代多子女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新变化,依据家庭消费市场格局,探索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顺畅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构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食品服饰、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居住成本、休闲娱乐等方面探究多子女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二孩的出生未对东部地区家庭边际消费产生巨大冲击;不同子女数量家庭各类消费品边际消费份额支出存在差异;住房、交通通讯和教育培训是家庭消费重要市场。依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以家庭为单位,加大新时代人口政策配套支持;关注家庭主要消费领域,促进相关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核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风光  
文章首先介绍了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各省区的技术效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中西部则相对较低,但所有地区技术效率水平均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技术效率的核密度分析显示,我国技术效率主体呈"单峰"分布趋势,省区间技术效率差距没有明显扩大倾向。同时还发现,我国省区技术效率普遍恶化,且恶化的省区在不断增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江永  
基于1999—2006年中国大陆31个地区纺织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态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广义矩方法分别分析了来自台港澳的外资和其他来源地的外资在中国大陆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城市化水平对前者的影响显著,对后者的影响不显著。国有企业数量对后者的影响显著,对前者的影响不显著。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都显著影响了不同来源地外资的区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只对其他来源地的外资在该地区投资影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环境因素对外资的影响是正的,中西部地区的研发环境对外资的影响是负的。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对其他来源地外资的影响是负的,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对其他来源地外资的影响是正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俣秀  于剑  
评价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总结节能减排工作的缺陷及改进方向和措施,能够为推动我国民航业绿色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有效制定节能减排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不同类型实施单位、不同项目类别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及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中南和华北地区民航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民航节能减排项目没有达到相对有效,应该从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入手改善我国民航节能减排效率低下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俣秀  于剑  
评价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总结节能减排工作的缺陷及改进方向和措施,能够为推动我国民航业绿色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有效制定节能减排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不同类型实施单位、不同项目类别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及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民航业"节能减排"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中南和华北地区民航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民航节能减排项目没有达到相对有效,应该从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入手改善我国民航节能减排效率低下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明月  方言龙  
FDI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FDI是否对区域经济环境产生影响?本文对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大东部区域进行分析,得出东部地区人均碳排量总体上呈倒U型增长,但地区差异明显。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FDI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东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但对东部三地区的碳排放影响效果有所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强度是影响东部地区碳排量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力  王舒鸿  吴杰  
在构建输入输出评价指标体系之后,采用集成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出决策单元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然后运用集成评价方法对上述结论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加以验证。认为大部分煤炭上市企业的生产效率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许多企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有效的煤炭企业不仅要保住自身优势,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与管理革新,探索更良好的发展模式,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行政管理部门则应该通过经济政策模拟,制定适宜发展规划,对不同的煤炭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最终建立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