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6)
- 2023(13019)
- 2022(10772)
- 2021(10115)
- 2020(8101)
- 2019(18779)
- 2018(18755)
- 2017(35590)
- 2016(19587)
- 2015(22297)
- 2014(22623)
- 2013(22310)
- 2012(21077)
- 2011(19348)
- 2010(20066)
- 2009(18636)
- 2008(18349)
- 2007(16644)
- 2006(15173)
- 2005(13969)
- 学科
- 济(90568)
- 经济(90487)
- 管理(50860)
- 业(49153)
- 企(36575)
- 企业(36575)
- 方法(33619)
- 数学(29748)
- 中国(29380)
- 数学方法(29163)
- 农(28848)
- 地方(27322)
- 业经(21089)
- 农业(19506)
- 财(18849)
- 制(17467)
- 学(16026)
- 银(15819)
- 银行(15803)
- 贸(15637)
- 贸易(15618)
- 行(15320)
- 易(15040)
- 地方经济(14912)
- 融(14910)
- 金融(14906)
- 发(14780)
- 理论(13737)
- 环境(13619)
- 和(12660)
- 机构
- 学院(286368)
- 大学(281016)
- 济(114745)
- 经济(111969)
- 管理(103963)
- 研究(99098)
- 理学(87553)
- 理学院(86431)
- 管理学(84543)
- 管理学院(84005)
- 中国(77675)
- 京(61699)
- 科学(60342)
- 财(54849)
- 所(51273)
- 农(46318)
- 江(46305)
- 研究所(45652)
- 中心(45555)
- 财经(41769)
- 范(41280)
- 师范(40912)
- 北京(40098)
- 业大(39384)
- 州(37958)
- 经(37477)
- 院(35611)
- 农业(35542)
- 经济学(34659)
- 师范大学(32350)
- 基金
- 项目(177899)
- 科学(138666)
- 研究(134898)
- 基金(123872)
- 家(107225)
- 国家(106279)
- 科学基金(89785)
- 社会(83165)
- 社会科(78622)
- 社会科学(78603)
- 省(72195)
- 基金项目(64438)
- 教育(62816)
- 划(60236)
- 编号(57665)
- 自然(55335)
- 自然科(53956)
- 自然科学(53945)
- 自然科学基金(52884)
- 资助(51402)
- 成果(47952)
- 发(44298)
- 课题(41525)
- 重点(40876)
- 部(38100)
- 创(36910)
- 发展(35669)
- 展(35075)
- 创新(34377)
- 年(33827)
共检索到45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晴 高明杰 罗其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县和县级市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县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严重不平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文章以东部地区3个典型县为研究案例,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今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扬
自21世纪初城乡统筹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以来,县域层面已成为各地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基于层次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TOPSIS等四种综合评估方法对2007—2009年长三角苏浙沪142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组合评价,结果显示:在都市圈建设深度城市化的阶段,这些地区基于优良的统筹条件,获得了更快的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和更充足的统筹资金。今后应注重用同等或优于城区标准的优质资源投入来提高城乡统筹投入的绝对质量,以资源投入的增加换取县域城乡发展速度的提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组合评价 长三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胜会
根据现阶段我国城乡统筹的迫切要求 ,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城乡统筹中出现的问题 ,该文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城乡统筹的关节点 ,以及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注重制度创新与合适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城乡协调 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唐爱莉
邯郸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全市发展的瓶颈。文章运用翔实的数据,对邯郸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县城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打造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等相应措施。
关键词:
邯郸东部 县域经济 发展策略 产业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潮 刘科伟 马宏贤
相关指标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解决我国"城乡对立"、"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县域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统筹的研究为基础,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体系和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以便为县域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县域 城乡统筹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正瀚
在当前的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我们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培育模式,也就是校地合作这样的模式,它是一种通过资源的共享并且进行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地方政府作为主导,通过与高校的资源相配合,形成一套由高校来支持地方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地方也帮助高校来进行发展的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的关系,当前,加强校地合作的水平也是一种拓展人力资源的培训的渠道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本文中主要参考的是河南省某地的一所大学(简称A大学),与当地某地区的合作(简称X地区),来加快农村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帮助产业发展的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力资本 校地合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增城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线索是:减少农业人口,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并改善农业效率;其科学内涵在于:一是以人为本,围绕民生促发展;二是统筹兼顾,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增城模式 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志强 雷海章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中东部地区各省(市)城乡统筹水平分成6大类,并得出3点基本结论:东部地区各省(市)城乡统筹水平要比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一致性高,而中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性大;影响城乡统筹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就业人数比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比。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模糊聚类 中东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延宏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因为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台、着力点、突破口。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乡统筹 重要载体 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党明确提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以此加快推进现代化。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其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以A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A县城乡发展差距现状,剖析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金融支持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文章认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只有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 ,着眼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统筹城乡 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经勇
2002年以前,人们根本没有"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发展县域经济,是反思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而政府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乃至最终向省直接管县转变,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内生性条件。非公有制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因势利导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桂娟 任天志
该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农业理论与工业发展理念相结合,对研究区农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研究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模式是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山上建绿色银行,川地建优质粮仓,草地秸秆养牛羊,培育壮大乳、肉、豆、薯、玉米五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制种、白瓜籽、柞蚕、林果、大鹅五大特色产业,全力实施富民兴旗工程建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虎 刘彦随
小城镇系统规模较小,外部的冲击对其发展往往会产生巨大影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人口规模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组团式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有效地规避上述不确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城镇的生态与环境质量。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区的乌审旗噶鲁图镇,通过推行土地弹性利用,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并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