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7)
2023(11642)
2022(10111)
2021(9180)
2020(7753)
2019(18040)
2018(18028)
2017(35328)
2016(19072)
2015(21886)
2014(22356)
2013(22652)
2012(21979)
2011(20435)
2010(21057)
2009(20021)
2008(19919)
2007(18151)
2006(16531)
2005(15495)
作者
(59226)
(49607)
(49219)
(47129)
(31543)
(23692)
(22666)
(19209)
(18592)
(17796)
(17004)
(16391)
(15931)
(15848)
(15505)
(15404)
(14768)
(14633)
(14326)
(14233)
(12763)
(12343)
(12108)
(11299)
(11290)
(11207)
(11088)
(10974)
(10126)
(9807)
学科
(105889)
经济(105796)
管理(49676)
(48561)
方法(37201)
(35466)
企业(35466)
数学(32925)
数学方法(32701)
中国(30065)
地方(28487)
(27129)
业经(20596)
(19978)
(19418)
(18610)
农业(18320)
(17904)
贸易(17890)
(17214)
地方经济(17026)
(16887)
银行(16857)
(16419)
金融(16416)
(16350)
环境(14508)
(14201)
(13606)
(12429)
机构
学院(295223)
大学(294986)
(134911)
经济(132134)
研究(109647)
管理(106451)
理学(89225)
理学院(88089)
管理学(86784)
管理学院(86212)
中国(84467)
科学(64653)
(64095)
(61682)
(57822)
研究所(51749)
(50381)
中心(48608)
财经(47868)
(46242)
(42979)
经济学(42781)
北京(41881)
业大(40722)
(40266)
师范(39915)
农业(39321)
经济学院(38344)
(38197)
(37289)
基金
项目(177861)
科学(138016)
研究(132549)
基金(126010)
(108959)
国家(108013)
科学基金(90088)
社会(84284)
社会科(79830)
社会科学(79808)
(69674)
基金项目(66194)
教育(59738)
(58711)
编号(54637)
自然(54613)
自然科(53188)
自然科学(53169)
资助(52376)
自然科学基金(52196)
成果(46183)
(45019)
重点(40596)
(39783)
课题(38578)
发展(36780)
(36209)
(35989)
国家社会(34581)
创新(33845)
期刊
(164250)
经济(164250)
研究(97577)
中国(61636)
(47610)
(46052)
学报(43204)
科学(40420)
管理(39824)
(33046)
金融(33046)
大学(32267)
农业(31951)
教育(30408)
学学(30281)
经济研究(26985)
技术(26030)
业经(25873)
财经(24655)
问题(22187)
(21368)
(18116)
技术经济(16959)
(16626)
国际(15870)
商业(15282)
统计(15146)
世界(14994)
理论(14829)
经济问题(14159)
共检索到47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尼合迈提·霍嘉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新疆农业大学尼合迈提·霍嘉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现状透视1.经济增长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1993年我国经济在1992年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上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3万亿元,增长速度达13.4...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卫华  
从利益分配的差异看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李卫华综合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初始条件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生活水平大大高于西部地区。本文从两地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角度,对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作一初步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一、东西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部经济金融发展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某些方面,甚至与西部也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中部与东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指标的对比实证分析,提出若干促进中部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盖文启  
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分析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特征与趋势,提出实现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林  
本文基于我国东、西部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1)东部的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能助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效应;(2)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增长,但短期因果关系不成立;(3)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能力、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东西部地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安置能力的差距,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导致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曹羽茂  
文章认为,经过1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使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导致这一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两大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开放力度以及资金投入上的差异。缩小这一差距,进而实现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一靠国家的政策倾斜,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资金政策的倾斜;二靠西部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扩大开放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此,在测算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分析三大地区碳排放的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少,并且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最慢;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三大地区生产总值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它们之间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以为我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刚  刘慧  
近年来,从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等多个领域增速比较分析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实现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换且"西高东低"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但是,各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大。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区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利用"成本洼地"优势和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实现经济的科学崛起,东部地区则依靠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优势实现经济加速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祁京梅  
上半年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快于东西部状况成因国家信息中心祁京梅今年是执行“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国民经济处于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上半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756亿元,同比增长9.8%。经济平稳发展为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