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8)
- 2023(11395)
- 2022(9551)
- 2021(8665)
- 2020(7093)
- 2019(15962)
- 2018(15896)
- 2017(30872)
- 2016(16514)
- 2015(18779)
- 2014(18827)
- 2013(19096)
- 2012(18693)
- 2011(17597)
- 2010(18323)
- 2009(17026)
- 2008(16847)
- 2007(15311)
- 2006(14203)
- 2005(13367)
- 学科
- 济(95527)
- 经济(95446)
- 管理(40520)
- 业(37725)
- 方法(28346)
- 中国(28309)
- 地方(27707)
- 企(26651)
- 企业(26651)
- 数学(24816)
- 数学方法(24599)
- 农(23170)
- 学(19154)
- 业经(18604)
- 地方经济(16961)
- 制(16686)
- 农业(15818)
- 银(15419)
- 银行(15391)
- 融(15368)
- 金融(15366)
- 行(15111)
- 财(14642)
- 贸(14354)
- 贸易(14337)
- 环境(13870)
- 发(13860)
- 易(13715)
- 体(11971)
- 和(11857)
- 机构
- 学院(256974)
- 大学(256674)
- 济(116268)
- 经济(113825)
- 研究(101368)
- 管理(89242)
- 中国(77490)
- 理学(74487)
- 理学院(73425)
- 管理学(72187)
- 管理学院(71692)
- 科学(60618)
- 京(56487)
- 所(53531)
- 财(53381)
- 研究所(48194)
- 中心(43679)
- 农(43346)
- 财经(41153)
- 江(41062)
- 范(37448)
- 师范(37119)
- 北京(37014)
- 经(37012)
- 经济学(36910)
- 院(36154)
- 业大(34319)
- 农业(33437)
- 经济学院(32895)
- 州(32877)
- 基金
- 项目(157116)
- 科学(123241)
- 研究(116613)
- 基金(112169)
- 家(98215)
- 国家(97421)
- 科学基金(80859)
- 社会(74733)
- 社会科(70763)
- 社会科学(70748)
- 省(61147)
- 基金项目(58586)
- 划(52391)
- 教育(52175)
- 自然(49122)
- 自然科(47816)
- 自然科学(47799)
- 编号(47045)
- 自然科学基金(46922)
- 资助(45684)
- 发(41385)
- 成果(40175)
- 重点(36922)
- 部(34804)
- 课题(34503)
- 发展(33530)
- 展(32987)
- 创(31709)
- 国家社会(31116)
- 创新(29948)
- 期刊
- 济(146372)
- 经济(146372)
- 研究(87828)
- 中国(56170)
- 农(41081)
- 学报(38504)
- 科学(37535)
- 财(36734)
- 管理(34927)
- 融(29743)
- 金融(29743)
- 教育(28974)
- 大学(28916)
- 农业(27846)
- 学学(27193)
- 经济研究(24000)
- 业经(22630)
- 技术(22440)
- 财经(21095)
- 问题(19592)
- 经(18324)
- 贸(15791)
- 国际(14745)
- 技术经济(14144)
- 业(13853)
- 世界(13432)
- 资源(12931)
- 商业(12845)
- 统计(12451)
- 经济问题(12387)
共检索到419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李娅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指令型、过渡型、市场型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明显的制度变迁特征。政府主导、以追求公平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不高;市场主导、以追求效率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西部地区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是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建立合作新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东西部经济合作 发展阶段 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积江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靖学青
西部大开发中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是生产领域里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优化组合 ,其特点主要是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经济信息、经济管理知识经验等向西部移动 ,与西部极其丰富的土地、自然资源及其初加工品、劳动力相结合。这种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和提高整个生产要素的总产出和收益率 ,可以取得多种经济效应 ,既有利于东部地区也有利于西部地区 ,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中央和东西部各级政府及经济主体应积极推动和参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东西部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昶春 聂春霞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西方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及阶段性问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依据模糊物元理论构建模糊物元判断模型,分析和判断新疆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并在总结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疆 经济发展 阶段 模糊物元评判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王启仿
本文简介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方面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 ,以北京、广东、湖北、西藏自治区为例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及地域分布特点。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阶段 理论 现状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生
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转移无论对于转出地还是转入地,都具有功能放大的效应,但效应的范围及程度取决于转入地特定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吸收能力及其结构,并进而决定着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因此,基于能力结构的产业转移不仅是东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前提,更是产业转移效应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通过分析东西部特定发展阶段下产业转移与能力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能力结构的产业转移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尼合迈提·霍嘉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客观上是不平衡的,我们的国家也不例外。“三级梯度”格局的形成不仅是国内各地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人文、基础诸条件和历史机遇不均等等一般原因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而且还有其深层原因,譬如一是体制性原因,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的计划经济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兴化
从产业特征、空间布局特征、体制特征及区域合作特征等方面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通过政府协商的途径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所构建的政府协商机制要能够保证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特征 合作 政府协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鸿 王崇光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呈扩大的态势。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不期望全方位研究和揭示这些原因,仅从要素禀赋和政策视角对东西部差距作一分析研究。从结果看,东西部要素禀赋各有自己的优势,应该说东西部差距的根源不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从政策因素看,由于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政策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东西部制度性差异、观念差异、资本及人力等要素丰裕度差异等,并进而导致了东西部的差距和变化。对于东西部差距,显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由于马太效应和不可逆效应,必须给予西部更加特殊的政策,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缩小东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健
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1985-2004年间,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崇左市经济结构较差,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且竞争能力较弱;滁州市经济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大,总体经济结构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竞争能力较强;南通市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总体经济结构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且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建议:①崇左市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吸收泛珠...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放鸣 高谦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行社会化大生产,是当今世界占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然而我国农村面临的却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普遍依托着小生产的方式。市场发育的不足和家庭承包式的分散化小规模经营,是农村社会面对的基本现实;同时这也是改革17年来,农村在初步摆脱了原有的僵化体制和旧的集体公有制运行模式之后,所形成的基本格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在我国才刚刚确立,中国农村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那种只有在新的生产方式下才能充分发挥出的长期持久的巨大的生产潜力和人的积极性,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加以培育、引导和不断地挖掘。当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芮 朱光辉 王国刚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不断提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基本形成了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程度高、综合度指数高的高值区,东北地区、渝鄂中西部核心区以及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能源富集区中等发展阶段、综合度指数中等的中值区,其他区域发展阶段低、综合度指数低的低值区的空间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芮 朱光辉 王国刚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 发展战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凤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比较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论等流派纷呈并展开论争,形成了比较教育思想发展的高潮阶段。比较教育思想表现出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性和实践性特点。
关键词:
比较教育思想 多元化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