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1)
- 2023(9895)
- 2022(8329)
- 2021(7411)
- 2020(6292)
- 2019(14065)
- 2018(13868)
- 2017(27139)
- 2016(14315)
- 2015(15870)
- 2014(15698)
- 2013(15693)
- 2012(14860)
- 2011(13959)
- 2010(14150)
- 2009(13414)
- 2008(13025)
- 2007(11861)
- 2006(10946)
- 2005(9927)
- 学科
- 济(82909)
- 经济(82840)
- 管理(42266)
- 业(40210)
- 企(31447)
- 企业(31447)
- 方法(28385)
- 数学(25391)
- 数学方法(25260)
- 中国(20616)
- 地方(18969)
- 农(17642)
- 业经(15400)
- 财(14814)
- 贸(14507)
- 贸易(14499)
- 学(14299)
- 易(14093)
- 制(14061)
- 地方经济(13354)
- 银(11921)
- 银行(11887)
- 农业(11854)
- 行(11472)
- 环境(11190)
- 融(11084)
- 金融(11084)
- 体(9981)
- 策(9829)
- 和(9538)
- 机构
- 大学(223929)
- 学院(223658)
- 济(106649)
- 经济(104802)
- 管理(83744)
- 研究(80629)
- 理学(72161)
- 理学院(71358)
- 管理学(70448)
- 管理学院(70029)
- 中国(60555)
- 科学(46756)
- 财(46659)
- 京(46113)
- 所(41375)
- 农(38366)
- 财经(37625)
- 研究所(37509)
- 中心(34344)
- 经济学(34050)
- 经(34027)
- 业大(32508)
- 江(32412)
- 经济学院(30578)
- 农业(30370)
- 北京(29329)
- 院(28326)
- 财经大学(27759)
- 范(27178)
- 师范(26852)
- 基金
- 项目(141091)
- 科学(110515)
- 基金(103761)
- 研究(99425)
- 家(91703)
- 国家(90955)
- 科学基金(76367)
- 社会(67079)
- 社会科(63797)
- 社会科学(63780)
- 基金项目(54752)
- 省(53532)
- 自然(48267)
- 自然科(47108)
- 自然科学(47091)
- 自然科学基金(46265)
- 划(45634)
- 教育(44365)
- 资助(41972)
- 编号(38251)
- 发(32092)
- 重点(31868)
- 部(31565)
- 成果(30459)
- 创(29118)
- 国家社会(28382)
- 创新(27330)
- 教育部(27047)
- 科研(26827)
- 课题(26547)
- 期刊
- 济(123894)
- 经济(123894)
- 研究(70465)
- 中国(38002)
- 学报(35476)
- 农(34357)
- 财(33027)
- 管理(32535)
- 科学(32491)
- 大学(26393)
- 学学(25429)
- 农业(22971)
- 融(22373)
- 金融(22373)
- 经济研究(22034)
- 财经(19644)
- 业经(19036)
- 技术(17295)
- 经(17037)
- 问题(16788)
- 教育(15097)
- 贸(14431)
- 国际(13021)
- 技术经济(12900)
- 商业(12611)
- 业(11649)
- 世界(10975)
- 统计(10862)
- 现代(10673)
- 理论(10513)
共检索到33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其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西向大势中 ,中国处在全球经济西向推进的前沿地区和东西交融的中介线上 ,全球经济在中介区的交融和西向推进 ,既要借助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 ,又要借助于沟通亚太与欧洲大西洋两岸的经济通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同世界经济接轨的前沿和中介地区 ,它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崛起 ,不仅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也支持了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东南沿海经济带 东亚经济圈 战略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海峡经济区在狭义上讲,包括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与东岸的台湾两省。目前这个经济区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认为,在东南沿海经济带发展中,海峡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关键词:
海峡经济区 福建 台湾 东南沿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戴月明
一、东亚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如果将过去30年间的世界经济按地区进行比较的话,那么东亚无疑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内的东亚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8%,人口占世界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立南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指导。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是制定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在这方面,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日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就我国沿海地区与日本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一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对大连"二次出海"的内涵作了概念性的诠释:①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②大连在辽宁省提出的"五点一线"建设沿海经济带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③对大连提出在辽东半岛渤、黄海沿岸建设以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布局。依据大连独特的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从区域经济地理的角度,对"二次出海"的意义、作用和特征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 吕靖
针对辽宁省提出的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互动发展的战略,对辽宁省实现互动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收集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梯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发展从强到弱分为五个梯度的结论。然后对沿海经济带和内陆城市的GDP、进出口总额等指标10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考察。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互动发展的现状做了SWOT分析,总结了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提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 武献华
自主创新能力是能够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要素在区域层次上的聚集和整合,区域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区域和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地区,其整体开发战略自2005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初显,成为引领辽宁乃至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借助相关指标从多方面对辽宁的自主创新能力予以评估,评估结果显现出辽宁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沿海经济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沿海经济带 自主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建伟
进入新世纪,环渤海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第三大经济隆起带,成为最具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恰是在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北移,开发建设环渤海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国家构建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辽宁建设成为我国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岩 葛立群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等六个沿海城市,该地区的农业在辽宁省农业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盛产稻米、水果和水产品,生物资源丰富。本文依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整体资源优势,为辽宁渔业、林果业、稻米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沿海经济带 农业 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孙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晓慧 查蒙琪 吉生保 马淑娟
使用1998-2014年我国三大沿海经济圈省市的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理论模型,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将制造类FDI与研发类FDI的耦合协调度和区域创新能力纳入一个整体框架,实证分析外资角色协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大沿海经济圈制造类FDI与研发类FDI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35 5,尚处于勉强协调阶段;(2)三大沿海经济圈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地区差异;(3)制造类FDI与研发类FDI耦合协调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在三大沿海经济圈间存在一定差别。三大沿海经济圈应加大力度且各有侧重地促进制造类与研发类FDI的交互协调,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大伟 张琳 吉伟卓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沿海经济与沿海经济带的概念,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价值与经济作用。针对大连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剖析了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接玉芹
近年来,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沿海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引起广泛关注。江苏省沿海地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打造特色产业,使产业集聚不断提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为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本文系统分析了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集聚的特点,揭示了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产业集聚 策略思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丹 杨金保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