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43)
- 2023(19395)
- 2022(16071)
- 2021(14734)
- 2020(12324)
- 2019(27879)
- 2018(27650)
- 2017(52940)
- 2016(29145)
- 2015(32707)
- 2014(32827)
- 2013(32736)
- 2012(30623)
- 2011(27767)
- 2010(28296)
- 2009(26751)
- 2008(26888)
- 2007(24803)
- 2006(22482)
- 2005(20574)
- 学科
- 济(129001)
- 经济(128845)
- 业(102963)
- 管理(89222)
- 企(83044)
- 企业(83044)
- 方法(51063)
- 农(50344)
- 数学(41322)
- 数学方法(40985)
- 中国(38143)
- 业经(36745)
- 财(35510)
- 农业(33389)
- 地方(29755)
- 制(27584)
- 贸(24686)
- 贸易(24667)
- 学(24498)
- 易(23948)
- 务(23143)
- 财务(23098)
- 财务管理(23050)
- 技术(22177)
- 银(22034)
- 银行(21960)
- 企业财务(21817)
- 行(21129)
- 和(20889)
- 融(20304)
- 机构
- 学院(433896)
- 大学(429657)
- 济(180067)
- 经济(176389)
- 管理(163104)
- 研究(151223)
- 理学(138845)
- 理学院(137261)
- 管理学(135070)
- 管理学院(134279)
- 中国(117775)
- 科学(93945)
- 京(92286)
- 农(91361)
- 财(84110)
- 所(79414)
- 研究所(71647)
- 农业(71224)
- 业大(70636)
- 中心(69737)
- 江(68912)
- 财经(65835)
- 经(59556)
- 北京(58335)
- 范(55674)
- 师范(55002)
- 州(54731)
- 经济学(54341)
- 院(53167)
- 省(49582)
- 基金
- 项目(279256)
- 科学(217993)
- 研究(200965)
- 基金(200323)
- 家(176731)
- 国家(175088)
- 科学基金(147942)
- 社会(128100)
- 社会科(121118)
- 社会科学(121080)
- 省(111602)
- 基金项目(106377)
- 自然(95302)
- 划(93397)
- 自然科(93034)
- 自然科学(93004)
- 自然科学基金(91362)
- 教育(90745)
- 编号(81544)
- 资助(80576)
- 成果(66249)
- 发(64872)
- 重点(63276)
- 部(60881)
- 创(59695)
- 课题(56622)
- 创新(55333)
- 业(54630)
- 科研(53357)
- 国家社会(52762)
- 期刊
- 济(212146)
- 经济(212146)
- 研究(127054)
- 中国(90272)
- 农(88710)
- 学报(74000)
- 科学(66833)
- 财(66288)
- 管理(62607)
- 农业(59451)
- 大学(55308)
- 学学(52504)
- 融(46210)
- 金融(46210)
- 教育(42804)
- 业经(39055)
- 技术(37875)
- 财经(33064)
- 经济研究(32093)
- 业(32053)
- 问题(29163)
- 经(28530)
- 技术经济(23245)
- 版(22721)
- 贸(22148)
- 世界(21050)
- 商业(20894)
- 科技(20365)
- 现代(20030)
- 理论(19439)
共检索到66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刘佩军 李宁
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大量的因素制约,所以如何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成为农业机械化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DEMATEL方法从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系统辨识,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江 王雅鹏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可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泽田 穆维松
分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种植业劳均负担的作业面积、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机动力总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反应了农机总动力与劳均播种面积、农民的收入水平及粮食单产水平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机动力总量 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作用 现状 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吕佳 符少玲
文章通过梳理已有文献针对土地规模对农户机械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的相关观点,理顺其中问题与逻辑,指出我国南方地区在人多地少的特殊农情与农地流转高交易成本的约束下,单纯追求经营个体增加土地面积的发展惯性并不能有效解决机械技术应用的规模性要求,过度依赖农地流转集中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存在一定理论与政策上的误导,需转向以"服务流动"聚合众多小农户机械服务需求的农机服务外包的机械化发展路径。进而,利用广东农户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考察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流转面积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影响不显著,但土地细碎化是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外包的重要制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术
为了弄清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文章根据2004-2011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额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建立了财政投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投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组成现状和财政投入在众多投入中所处的地位,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效率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
财政投入 农业机械化 回归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路江涛
全国范围内的小麦跨区机械化收获,为我国农机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它的有偿服务性跨区作业模式将向其它农业生产环节辐射,并最终促成一个以农民为服务对象以现代化机械装备为手段的农业生产服务行业。这必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向高效、大型、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跨区作业 收获 农业机械化 服务行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联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呙小明 张宗益 康继军
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研究认为:提高种植业的机械作业水平、农业劳均产值、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以及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单纯地增加农机总动力、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尽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转型向质量提升转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丽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区划和经济区划,并在农业机械化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拟定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阶段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自严
我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按照什么途径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农村金融工作者,应当如何正确掌握资金使用方向、把钱用到刀刃上的大问题。本刊将陆续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意见。也希望各地农业银行同志,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提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见解,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钊英 张佳喜
农业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埃及政府为了解决人口增长速率大于农业生产增长速率的矛盾,将出路放到了沙漠的改良和农业机械化上。本文通过分析埃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双方合作建议,为推动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及中非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埃及 农业机械化 发展合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永礼 陆刚 武建章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标志。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MIV值,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较大,土地经营规模影响较小;户均人口数、水稻播种面积比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有负向影响,其它因素有正向影响。从区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户均人口数在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缺地,西部缺人"的现状。从趋势来看,农村劳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森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