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728)
2022(11268)
2021(10805)
2020(8975)
2019(20858)
2018(20898)
2017(41225)
2016(22675)
2015(25517)
2014(25577)
2013(25236)
2012(23545)
2011(21318)
2010(21447)
2009(19886)
2008(19431)
2007(17160)
2006(15456)
2005(13739)
作者
(65825)
(54367)
(54199)
(51746)
(34646)
(25973)
(24764)
(21306)
(20520)
(19705)
(18334)
(17990)
(17372)
(17236)
(16892)
(16808)
(16383)
(16170)
(15566)
(15539)
(13617)
(13452)
(13127)
(12290)
(12207)
(12111)
(12107)
(12074)
(11016)
(10688)
学科
(87512)
经济(87409)
管理(65832)
(62437)
(50920)
企业(50920)
方法(39584)
数学(34382)
数学方法(33965)
(25899)
中国(24990)
(24088)
业经(19225)
地方(19075)
(18901)
(18674)
(17273)
贸易(17263)
(16800)
农业(16698)
(14997)
银行(14961)
(14642)
财务(14578)
财务管理(14547)
(14291)
环境(14235)
(14179)
(14121)
理论(13857)
机构
大学(324493)
学院(323406)
管理(128607)
(128366)
经济(125423)
理学(111029)
理学院(109769)
研究(109018)
管理学(108027)
管理学院(107438)
中国(81776)
(69457)
科学(67167)
(61928)
(54922)
(51094)
研究所(49721)
财经(48964)
中心(48950)
业大(47128)
(46861)
北京(44364)
(44332)
(43271)
师范(42910)
农业(39976)
(39532)
(38482)
经济学(37489)
财经大学(36273)
基金
项目(215741)
科学(169277)
研究(160371)
基金(155805)
(134888)
国家(133752)
科学基金(114264)
社会(98744)
社会科(93417)
社会科学(93393)
(83416)
基金项目(82879)
自然(74456)
教育(73466)
自然科(72610)
自然科学(72594)
自然科学基金(71271)
(70910)
编号(67070)
资助(64071)
成果(55888)
(48048)
重点(47929)
(46147)
课题(45866)
(44415)
项目编号(41451)
创新(41403)
教育部(41081)
科研(41073)
期刊
(143185)
经济(143185)
研究(99124)
中国(58033)
学报(49688)
(47195)
管理(46836)
科学(46177)
(45098)
大学(37386)
教育(36527)
学学(35096)
农业(32705)
(30962)
金融(30962)
技术(26608)
业经(24068)
财经(23319)
经济研究(22501)
(19778)
问题(19257)
图书(17260)
理论(17025)
实践(15667)
(15667)
(15497)
技术经济(15317)
(15239)
科技(15206)
现代(15103)
共检索到476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家庭  袁春来  
针对东北经济一再衰退、发展疲软的事实,通过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对比来透析"东北塌陷"问题。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分析:投入层面包括人口、资本和科技三个维度;产出层面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维度;最后选择全要素生产率来反映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基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从要素的视角分析"东北塌陷"的内在机制,并从自然资源优化利用、人力资本提升、资金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四个方面探索"东北塌陷"治理路径。针对这些路径,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沈诗杰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宝君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玉米调出区,其玉米深加工产业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为论述基点,以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路径,在比较客观地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在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桂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中部塌陷,而人才东流和教育投资不足造成的人才资源短缺是塌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阻止中部塌陷,促进中部崛起,必须防止人才外流,利用好现有人才;加大教育投资,大力开发本地人才资源;不惜代价,引进外来优秀人才;送出去,培养造就新人才;实施人才合作战略,使各类人才相得益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焕鑫  
我国东北地区对俄罗斯的投资和贸易,20世纪90年代初曾一度红火;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多种原因而冷清下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开始逐渐复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春华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模式和人力资源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总量泡沫成分多,大量闲置且极难流动;2.人才效率差,价值低;3.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四点对策: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探索东北人才开发的新路子,实现新突破;2.创新机制、完善体制,盘活人才资源,进一步打破机制障碍,加快人才开发和管理;3.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相结合;4.跨区域人才合作,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郁,邓伟,杨建锋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从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出发,结合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对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水资源供需态势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爱珠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及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给我国扩大利用外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东北地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特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六种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鹏  朱德全  宋乃庆  
通过对2010年-2014年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测度发现:义务教育"中部塌陷"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依旧严峻;义务教育"中部塌陷"只是局部塌陷,并非"全盘塌陷";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中部塌陷"导致了教育发展"双重塌陷"。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地方财力不足、中央财政扶持力度偏小、人口压力较大等原因造成了义务教育"中部塌陷"。因此,要消弭"中部塌陷",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助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完善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造血"机制;二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中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爽  刘晓静  
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会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可能会使得发展中国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利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考察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是否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对东北地区产业比较优势流动性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升级,而目前产业升级遇到最大的障碍是比较优势固化在缺乏创新的传统产业中,按原有路径走下去的话,会深深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而技术创新是东北地区摆脱"比较优势陷阱"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大豆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蛋白质、饲料、食用油的重要来源。我国虽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却表现为对大豆定价权的缺失。本文从价格波动趋势和价格调控手段两方面列举了我国定价权缺失的表现,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大豆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最终提出争夺大豆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马红梅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水平塌陷"与"低水平均衡"现象;(2)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增长塌陷"并有可能长期陷入"低水平陷阱"。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加大中央对中部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中部地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是扭转中部地区"教育塌陷"的必由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鹤  
矿业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矿业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分析了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脆弱性及调控对策,认为矿业城市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突出表现在面临的扰动因素多、强度大,城市结构敏感性较高,自身缺乏应对扰动影响的能力,并且外部援助机制和途径不健全。指出应积极促进矿业城市转型,减少或规避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扰动因素,优化城市人地关系及其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城市内外各种应对资源,有效调控矿业城市脆弱性以实现其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英姬  宋玉霞  赵淑英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过去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指导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资源面临枯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以前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绿色经济的产生、兴起与内涵,并就东北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文山  张玉松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采煤塌陷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只有极少数破坏程度不大的塌陷地被农民零散使用。塌陷区内土地荒芜,基本保持着采煤塌陷时的原始地貌,可以说是无人问津,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权属纠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