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80)
- 2022(1854)
- 2021(1845)
- 2020(1665)
- 2019(3995)
- 2018(4206)
- 2017(9374)
- 2016(5067)
- 2015(5885)
- 2014(5973)
- 2013(6242)
- 2012(6201)
- 2011(5823)
- 2010(6022)
- 2009(6006)
- 2008(5943)
- 2007(5527)
- 2006(5229)
- 2005(4923)
- 2004(4212)
- 学科
- 济(25189)
- 经济(25167)
- 业(11880)
- 管理(11627)
- 方法(10170)
- 数学(9650)
- 数学方法(9607)
- 中国(9165)
- 农(7838)
- 企(7015)
- 企业(7015)
- 制(6456)
- 贸(6289)
- 贸易(6284)
- 地方(6266)
- 易(6138)
- 银(5516)
- 银行(5512)
- 行(5366)
- 财(5328)
- 农业(4915)
- 融(4798)
- 金融(4797)
- 税(3991)
- 业经(3941)
- 地方经济(3823)
- 税收(3787)
- 体(3773)
- 收(3762)
- 出(3685)
- 机构
- 大学(82854)
- 学院(81563)
- 济(38026)
- 经济(37295)
- 研究(29771)
- 管理(28534)
- 理学(23824)
- 中国(23756)
- 理学院(23520)
- 管理学(23250)
- 管理学院(23099)
- 财(19519)
- 京(18134)
- 科学(16166)
- 所(15802)
- 财经(15243)
- 研究所(13932)
- 经(13653)
- 中心(12764)
- 经济学(12339)
- 北京(12293)
- 农(11720)
- 江(11618)
- 经济学院(11350)
- 财经大学(11270)
- 范(11214)
- 师范(11145)
- 院(10262)
- 州(9958)
- 业大(9791)
- 基金
- 项目(44850)
- 研究(34877)
- 科学(34148)
- 基金(31875)
- 家(27323)
- 国家(27111)
- 社会(21970)
- 科学基金(21467)
- 社会科(20774)
- 社会科学(20769)
- 基金项目(16951)
- 省(15906)
- 教育(15785)
- 编号(14979)
- 划(14261)
- 成果(13457)
- 资助(13366)
- 自然(12124)
- 自然科(11738)
- 自然科学(11733)
- 自然科学基金(11503)
- 部(11044)
- 发(10743)
- 课题(10191)
- 重点(10018)
- 性(9492)
- 教育部(9418)
- 社科(9173)
- 发展(9002)
- 国家社会(8995)
共检索到130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向前
由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参加东北亚地区的范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之外,再加上山东、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市,简称为东北八省市。大约有土地230万平方公里。人口2.7亿,约占全国面积和人口的1/4,按地缘关系它自然同苏联的西伯利亚、外蒙古、日本和朝鲜南北两方形成一个地区。这样算起来就是五国六方,大约有土地1500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飞前
东北亚作为一个整体,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快又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这个地区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然而,东北亚是世界上多种矛盾集中的地区。政治上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异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经济上,由于运行机制不同,运行效率、工作效率和基础设施差异亦很大,因而在某些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连有
沈阳在东北亚的地位与作用吴连有沈阳市地处辽东半岛的腹地、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作为辽宁省和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发挥着一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沈阳具有地域优势。沈阳无论是在辽宁省还是在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周轶赢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 王语懿
近年来,虽然东北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地区内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向心力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增强。为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坚持霸权主义,重拾冷战思维,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激化了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本来已经趋于淡化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问题,对国家间的政治互信造成严重伤害。美国和日本的干扰与破坏,致使图们江区域合作举步维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停滞不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AIIB)未能按原有设想得到很好落实。坚持中国特有的多元包容哲学与和平发展理念,优先推动环境合作,是目前条件下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合作方面能够选择的、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宏
本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相互间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向纵深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物流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迅速发展成全球制造业中心,成为世界物流合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文章提出,东北亚地区的物流合作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应基于海运、空运的区位优势和物流的货物优势,建立东北亚地区海运物流体系、东北亚地区空运物流中心和类别相对集中的物流通道;东北亚地区的物流合作,要从整体上、战略上进行研究规划,制定出合作框架,确定合作的目标、原则、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在互利互赢的基础上,提高东北亚地区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磐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互补关系,强化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城市网络结点的枢纽功能,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东北亚各国政府要为本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苦练内功”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从而达到东北亚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李国夫
]随着冷战结构的崩溃和东北亚各国(地区)经济互补性的增强,该地区的人口转换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东北亚地区的人口转换过程中,人口转换的速度由于国家的多样性而明显不同,其中,邻国的直接或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近年来地区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已经迎来了人口、产业转换相互作用的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人口转换和产业转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北亚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转换,将极大地促进和加快地区间资本循环——技术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移动的过程,这将对21世纪该地区的变革及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人口转换,开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英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新海洋秩序的建立。随着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各沿海国对“公约”的批准和 2 0 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宣布 ,新海洋秩序在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并完善 ,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既扩大了我国的海洋管辖领域 ,又加剧了各国竞相争夺各自海洋权益的矛盾。根据“海上圈地运动”及其东北亚的新形势 ,现提出我国海洋事业所面临的、包括海洋国土观念在内的现代海洋观念薄弱等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东北亚 新海洋秩序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正>2024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3.数字治理、数字经济与数字主权研究;4.世界大国战略竞争与亚太战略研究;5.东北亚各国战略转型与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研究;6.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7.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研究;8.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9.俄乌冲突与国际秩序演变研究;10.逆全球化冲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0年选题参考1.中国大国外交战略与周边外交研究;2.重大全球性问题及全球治理研究;3.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研究;4.区域一体化前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5.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研究;6.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研究;7.东北亚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8.东北亚热点问题研究;9.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10.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2021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重大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改革研究;3.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研究;4.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研究;5.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6.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7.东亚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动向与前景研究;8.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9.东北亚区域人文交流合作研究;10.东北亚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11.全球及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
关键词:
东北亚论坛 微信公众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