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7)
2023(10548)
2022(9350)
2021(8913)
2020(7582)
2019(17646)
2018(18026)
2017(35492)
2016(19160)
2015(21900)
2014(22087)
2013(22073)
2012(20405)
2011(18490)
2010(18552)
2009(16943)
2008(16496)
2007(14544)
2006(12911)
2005(11398)
作者
(56636)
(46626)
(46608)
(44125)
(29560)
(22352)
(21213)
(18432)
(17517)
(16686)
(15861)
(15533)
(14758)
(14701)
(14334)
(14048)
(14041)
(14018)
(13379)
(13342)
(11613)
(11606)
(11238)
(10535)
(10505)
(10500)
(10349)
(10289)
(9362)
(9124)
学科
(79112)
经济(79029)
管理(56699)
(55263)
(45090)
企业(45090)
方法(36679)
数学(32012)
数学方法(31697)
中国(21506)
(21151)
(17813)
技术(17557)
业经(16514)
(16049)
(15306)
贸易(15297)
(14895)
(14882)
地方(14687)
农业(14083)
(12486)
理论(12460)
(12326)
银行(12287)
环境(12015)
(11749)
(11295)
金融(11293)
(10937)
机构
大学(281451)
学院(279146)
管理(113552)
(111441)
经济(108908)
理学(98425)
理学院(97393)
管理学(95916)
管理学院(95422)
研究(92209)
中国(67201)
(60223)
科学(56719)
(50213)
(46350)
(43101)
研究所(42136)
业大(41698)
中心(40802)
财经(40729)
(39138)
北京(38638)
(36950)
(36724)
师范(36427)
农业(33759)
(33371)
(32448)
经济学(32281)
财经大学(30339)
基金
项目(188061)
科学(146967)
研究(140060)
基金(135087)
(116853)
国家(115898)
科学基金(98901)
社会(85954)
社会科(81411)
社会科学(81389)
(73186)
基金项目(72723)
教育(64240)
自然(64153)
自然科(62578)
自然科学(62564)
(61672)
自然科学基金(61432)
编号(58796)
资助(55551)
成果(47776)
(41995)
重点(41534)
(39976)
课题(39770)
(39452)
创新(36780)
项目编号(36175)
教育部(35885)
科研(35653)
期刊
(122360)
经济(122360)
研究(83604)
中国(49014)
学报(41751)
管理(41331)
科学(39326)
(38965)
(34861)
教育(32529)
大学(31443)
学学(29410)
农业(27809)
技术(26837)
(22833)
金融(22833)
业经(20362)
财经(19028)
经济研究(18886)
问题(16496)
(16064)
图书(15760)
技术经济(15275)
理论(15253)
科技(14886)
实践(14154)
(14154)
(13543)
现代(13139)
(12890)
共检索到40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曙光,陈才  
本文在比较我国东北区与东北亚国家( 地区) 间进行技术合作的有利因素与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东北区与东北亚国家( 地区) 技术合作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为我国东北区在国际技术合作中进行项目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序强,张桂兰,董雪旺  
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地缘上紧密相连 ,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类似的历程 ,形成了相似的区域产业结构 ,构成了东北亚经济区的一个特殊区域。本文以三个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发展政策为基础 ,从产业结构出发 ,分析了三个区域间资源的互补性、经济发展状况的近似性、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特征 ,并指出了三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方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师顺祥  
一、山东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在东北亚地区,山东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实力较强,交通条件较好,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一)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隔渤海与辽东半岛相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为着眼点,从资源差异、产业差异和人口数量、分布、劳动力差异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劳动力国际迁移的要求。阐述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体分析了苏联远东、日本、南朝鲜、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余缺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合理使用的设想。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四种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迁移的基本模式,即日本的“输入与海外雇用相结合”模式;苏联的“多层次,大批量输入”模式;南朝鲜的“输出与输入相结合”模式;中国的“多输出,少输入”模式。并从劳动力资源预测、技能培训、管理、研究机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劳动力资源计划与管理的办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白成琦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与地区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开始出现了若干可喜的新形势。其中日本对东北亚地区直接投资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它的流向、规模与结构,必将对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国际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晓牧  
旅游业的先导作用、文化效应和经济效应决定了它在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中的的地位。大连旅游业在东北亚地区中的发展基础较好,且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积极发展大连的旅游业,并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对接,将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顺利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飞前  
东北亚作为一个整体,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快又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这个地区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然而,东北亚是世界上多种矛盾集中的地区。政治上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异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经济上,由于运行机制不同,运行效率、工作效率和基础设施差异亦很大,因而在某些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晗斌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极航道通航,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东北亚区域围绕北极事务展开合作不仅能使各国共同受益,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已明确提出或正在酝酿北极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北极事务合作。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即存在一定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应将北极事务合作纳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议程之内,加快推动北极事务合作机制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推动合作取得进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儒煜  冯建超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东北亚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成为区域内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积极展开了交通物流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东北亚区域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管道等交通物流体系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建立一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将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周轶赢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广中,赵海军  
目前,东北亚地区形成了四角七方的地缘战略格局,由于东北亚是亚太问题的核心和亚太和平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努力推进东北亚安全合作非常重要。同时随着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消失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加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也成为可能。根据东北亚的实际情况,该地区的安全合作应是非结盟性的、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待条件成熟时,再建立能覆盖全区域的综合性安全合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