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6)
2023(7708)
2022(6979)
2021(6551)
2020(5903)
2019(13913)
2018(14111)
2017(28727)
2016(16000)
2015(18372)
2014(18898)
2013(19009)
2012(18476)
2011(16764)
2010(17190)
2009(16595)
2008(16890)
2007(15688)
2006(13860)
2005(12686)
作者
(48997)
(41526)
(40618)
(39460)
(26128)
(19905)
(18990)
(16072)
(15253)
(14856)
(13874)
(13789)
(13079)
(12990)
(12879)
(12826)
(12795)
(12095)
(11891)
(11886)
(10483)
(10305)
(10163)
(9402)
(9351)
(9274)
(9192)
(9145)
(8524)
(8326)
学科
(73931)
经济(73855)
(42482)
管理(42433)
方法(34951)
(31530)
企业(31530)
数学(31493)
数学方法(31191)
(21209)
中国(20459)
(18768)
地方(16551)
(15095)
(15076)
(14977)
贸易(14968)
(14547)
农业(13981)
业经(12869)
(12393)
银行(12360)
(11782)
(11345)
金融(11342)
(10673)
财务(10650)
财务管理(10614)
(10289)
企业财务(9953)
机构
大学(245804)
学院(243288)
(103714)
经济(101504)
管理(88768)
研究(84354)
理学(75508)
理学院(74589)
管理学(73249)
管理学院(72788)
中国(65474)
(52889)
科学(51923)
(50094)
(44975)
(43901)
研究所(40419)
财经(39459)
中心(38844)
(37365)
业大(36170)
(35459)
农业(34914)
北京(33924)
经济学(32950)
(32281)
师范(31955)
经济学院(30078)
(30065)
(29285)
基金
项目(149382)
科学(115169)
研究(108031)
基金(107173)
(93584)
国家(92818)
科学基金(77045)
社会(67444)
社会科(63753)
社会科学(63729)
(57195)
基金项目(56736)
教育(50075)
自然(48959)
(48880)
自然科(47729)
自然科学(47712)
自然科学基金(46855)
资助(45565)
编号(44803)
成果(38202)
(34290)
重点(34034)
(33130)
课题(30667)
(29537)
教育部(28945)
科研(28875)
(27910)
大学(27895)
期刊
(117336)
经济(117336)
研究(74610)
中国(45388)
学报(40146)
(40127)
(39015)
科学(35726)
管理(31172)
大学(29613)
学学(27917)
农业(26653)
(24334)
金融(24334)
教育(23763)
财经(20284)
技术(20169)
经济研究(19020)
业经(18455)
(17503)
问题(16933)
(14612)
(13910)
统计(13191)
技术经济(13141)
理论(12722)
国际(11909)
(11898)
商业(11883)
图书(11383)
共检索到37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华  张锦洪  
利用1997~2003年省级数据,文章估算了各产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发现工业对三个地区GDP都起着支柱作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对三个地区GDP也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值仅对西部地区GDP有促进作用。而农业对中西部地区GDP增长都有负面作用,对东部地区GDP增长没有明显影响。其他各产业则对三个地区GDP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能华  刘灿姣  
中国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普遍落后于东部地区。进行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建设 ,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和投入力度 ,开发特色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产品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表 3。参考文献 1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腾辉  董永亮  
区域性差异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数据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力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量化,三个维度的量化结果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据量化结果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高妍伶俐  
本文以2001-2010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区域经济增长细化为三次产业经济的增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区域研究环境规制对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水平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环境规制水平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对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东、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和西部地区的第一、三产业的增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各区域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彩凤  
在我国尚未建立国际物流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历年数据缺乏、无法精准预测的情况下,采用同类借鉴和数据迁移的方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对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人才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预测了2015年广西国际物流人才需求数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跃良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建设国债单独影响经济增长的简明结果,其最终带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R可由公式R=(1/M1-1/2m)B来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巨大,进而证实国债发行量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有效手段;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国债能够得到双倍收益”的论断;同时指出,近年来由于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较快,收益已成迅速下降趋势,减少国债发行量势在必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继  廖筠  
基于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具体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了公共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也发生变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玲  王光辉  顾基发  
经济增长和社会代价之间的内涵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建模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选取代表性的社会代价指标试图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构建社会代价指数,利用状态空间方程和卡尔曼滤波从定量、动态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社会代价的关系,用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变化来揭示中国经济增长中社会代价的动态轨迹,探讨中国目前社会代价是否在一定合理的阈值范围之内。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在0.45~0.48之间,也就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社会代价增长0.45~0.48个百分点,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收益大于社会代价,但是经济增长对社会代价的弹性呈现了递增趋势。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加快态势,在未来十年,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期,投资将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永昌  苏衡  姚兴利  吴棣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灿  
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加以定量分析,是探索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无论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均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在研究促进国家、地区或企业等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时,要想通过技术的运用来处理好投入、产出与技术进步的比例关系,使经济增长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有效供给,必须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诸要素进行定量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取必要的对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为了全面地分析、考察小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首先假定技术进步是独立于资金和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