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4)
2023(8157)
2022(7209)
2021(6672)
2020(5942)
2019(13777)
2018(13810)
2017(27871)
2016(15485)
2015(17916)
2014(18412)
2013(18459)
2012(17912)
2011(16360)
2010(16744)
2009(16101)
2008(16424)
2007(15342)
2006(13527)
2005(12396)
作者
(48019)
(40417)
(39927)
(38403)
(25427)
(19347)
(18603)
(15787)
(14885)
(14329)
(13539)
(13490)
(12756)
(12676)
(12638)
(12557)
(12476)
(12007)
(11685)
(11601)
(10175)
(10031)
(9893)
(9162)
(9120)
(9015)
(8993)
(8917)
(8229)
(8150)
学科
(71752)
经济(71678)
管理(42496)
(40266)
方法(32935)
(30837)
企业(30837)
数学(29514)
数学方法(29214)
中国(19847)
(19533)
(17457)
地方(17137)
(14860)
(14716)
(14304)
贸易(14297)
(13876)
业经(12732)
农业(12471)
(12149)
银行(12119)
(11577)
(11089)
金融(11087)
(10540)
地方经济(10502)
环境(10152)
(10150)
财务(10124)
机构
大学(240929)
学院(239045)
(99324)
经济(97081)
管理(87652)
研究(81809)
理学(74615)
理学院(73701)
管理学(72357)
管理学院(71901)
中国(63662)
(51655)
科学(50962)
(47817)
(43393)
(41772)
研究所(39065)
中心(37801)
财经(37761)
(36766)
业大(35070)
(33918)
农业(33207)
北京(33134)
(32411)
师范(32103)
经济学(31147)
(29800)
(28697)
经济学院(28357)
基金
项目(147748)
科学(114490)
研究(107475)
基金(105577)
(91863)
国家(91102)
科学基金(76002)
社会(66818)
社会科(63147)
社会科学(63124)
(57511)
基金项目(55829)
教育(49818)
(49016)
自然(48321)
自然科(47083)
自然科学(47066)
自然科学基金(46201)
编号(45011)
资助(44371)
成果(38072)
重点(33686)
(33433)
(32868)
课题(30999)
(29446)
科研(28449)
教育部(28107)
创新(27694)
大学(27394)
期刊
(112654)
经济(112654)
研究(71559)
中国(44414)
学报(38785)
(37948)
(36616)
科学(34565)
管理(30498)
大学(28584)
学学(26886)
农业(25253)
教育(24579)
(24102)
金融(24102)
技术(20233)
财经(19240)
业经(18194)
经济研究(17825)
(16564)
问题(16134)
(13886)
(12942)
统计(12711)
理论(12703)
技术经济(12696)
商业(11967)
(11716)
图书(11592)
实践(11446)
共检索到360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新权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偏离──份额分析葛新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全部产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与邮电业、商业等5个部门,对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一、区域偏离──份额分析的新方法一般的区域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杨万平  
作者在传统静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化思想,把研究期的时间纬度进行了拓展,不仅揭示了各分量因素对增长总量的贡献,而且还展现了各分量因素在不同时间发展变化程度的差异。对西部12省市的应用分析表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既能揭示不同工业行业部门的变化特征,又能量化分析不同年份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和贡献率,因此有助于更客观地分析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劣,正确评价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强弱,从而为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提出科学的依据和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雄锋  李名子  
农业产业及其结构变动特点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考察了我国2000—2006年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佩颖  
经济收敛文献总体上反映出一种忽视产业结构与收敛联系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效产业转向高效产业的流动过程,它会不断提高经济体的生产率,一个落后的经济体可以从滞后的产业结构变动中获得"后发优势",从而步入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并最终与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收敛。我国六区域在2002-2008年间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收敛趋势,但从产业水平上看,第一、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弱的收敛趋势,而第二产业出现了很强的反收敛趋势。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本文对于六区域总体与各个产业增长趋势的不一致给予解释,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模型发现如果缺乏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六区域间总体生产率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会下降一半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新琦  李朝洪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指调整过去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五个区域的服务业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增长、结构与竞争力角度揭示了2011-2014年各区域服务业及五个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但各区域的主要服务行业均存在结构或竞争力方面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对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综合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农业城市分别提出发挥中心区位优势及影响力、促进各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以及推进服务业与当地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等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新琦  李朝洪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指调整过去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而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五个区域的服务业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增长、结构与竞争力角度揭示了2011-2014年各区域服务业及五个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但各区域的主要服务行业均存在结构或竞争力方面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对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综合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农业城市分别提出发挥中心区位优势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顺魁  王裕瑾  张可云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思想,定义区域偏离分量与区域产业结构分量,对200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其发展速度已经减缓,开始向中部和西南区域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向全国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全国产业布局的变动呈现扩散式产业转移和集聚式产业转移并存的局面;东部地区集聚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部分外向型冶金产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通过扩散式产业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和资源导向型产业。2005—2010年是中国产业布局变动频繁的时期,各区域产业无序发展的特征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亟需国家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卫东  朱胜清  罗健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实现了偏离份额分析从区域考察期增量中分离出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和规模差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新结构分量同时测度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和增速结构差异,揭示了区域规模和增速占优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安徽省各地级市2001—2010年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拥有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宿州、六安和池州竞争优势明显,但结构优势不足;而竞争优势不足,却拥有一定结构优势的有亳州、蚌埠、阜阳、马鞍山、铜陵、巢湖和黄山;其余的淮南、淮北、安庆、滁州和宣城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都不足。以环比式动态算法下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历年变更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动态演变过程,可划分出5种演变类型:竞争增强结构优化型、竞争增强结构衰退型、竞争减弱结构优化型、竞争减弱结构衰退型和结构相对稳定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祥妹  刘亚洲  王君  
基于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评估2001-2010十年间沪宁高铁沿线6市30个制造业部门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连续性,定量分析不同制造业部门空间转移的机理及不同城市之间的互动与联合,研究表明:上海市有23个制造业部门具有向邻近地区转移和延伸的潜力,与苏州、无锡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分工与联动邻里关系;南京、镇江、常州等城市形成了孤点式的制造业优势,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互动性较弱,还没有形成结构稳定的工业区,优势产业发展缺乏空间延展性和连续性;从时间序列上看,苏州、无锡市竞争力增长分量较大,对应的上海市和南京市该值较低,验证了经济发展中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区域未来发展战略是加强沪宁高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唐方成  
文章旨在揭示中国区域科技增长差异及其成因。强调区域科技不是国家科技的简单缩影,其内部组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并影响着区域科技增长。运用份额—偏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4年间R&D经费增长及其结构性变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婵娟  李齐云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我国2001-2010年间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普遍滞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增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特征,呈现出先东后中西的发展特征,并且在各省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中,结构偏离是决定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制造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大大落后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作用比较明显,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条件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没有在核心技术发展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制约了结构高度的提升。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以推动结构高度提升将成为今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继英  赵喜仓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并以江苏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贡献更大;但相对周边邻近省份江苏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竞争优势;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其中浙江影响最大,但江苏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经济损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强  
本文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到国际技术扩散的构成分析中,构建了国际技术扩散的偏离-份额分析理论模型,选取了56个样本国的数据,在SITC两分位97章商品的基础上,对中国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构成进行了全面解析,从而深入把握各因素对我国通过国际产品贸易渠道获取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回答了我国获得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的方向和力度等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