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3)
2023(18414)
2022(15884)
2021(14708)
2020(12516)
2019(28694)
2018(28398)
2017(54907)
2016(29919)
2015(33578)
2014(33366)
2013(33072)
2012(30443)
2011(27479)
2010(27505)
2009(25217)
2008(24563)
2007(21763)
2006(19383)
2005(16692)
作者
(88923)
(74347)
(73623)
(70182)
(46684)
(35782)
(33428)
(29199)
(28041)
(26264)
(25042)
(24956)
(23514)
(23232)
(22765)
(22650)
(22490)
(21784)
(21283)
(21157)
(18559)
(18160)
(18073)
(16988)
(16667)
(16530)
(16416)
(16308)
(15067)
(14750)
学科
(119986)
经济(119852)
(84874)
管理(81833)
(62001)
企业(62001)
方法(54157)
(50685)
数学(47900)
数学方法(47275)
农业(33509)
中国(32985)
(29955)
业经(29467)
(25615)
地方(24951)
(23952)
(22147)
贸易(22134)
(21530)
技术(18735)
(18608)
银行(18534)
环境(18331)
(17855)
财务(17783)
财务管理(17745)
(17712)
理论(17478)
(16972)
机构
学院(425411)
大学(424884)
(168537)
管理(166510)
经济(164948)
理学(145011)
理学院(143384)
研究(142585)
管理学(140642)
管理学院(139880)
中国(107578)
科学(91602)
(90517)
(90101)
(76254)
业大(73065)
(72242)
农业(70079)
中心(66642)
研究所(66112)
(62530)
财经(61283)
北京(56435)
(55987)
(54873)
师范(54245)
(51363)
(50122)
经济学(49933)
财经大学(45510)
基金
项目(296056)
科学(230842)
基金(213995)
研究(210587)
(189222)
国家(187635)
科学基金(159628)
社会(132152)
社会科(125005)
社会科学(124968)
(116367)
基金项目(114117)
自然(105853)
自然科(103380)
自然科学(103348)
自然科学基金(101458)
(98375)
教育(95920)
资助(87712)
编号(85955)
成果(68086)
重点(66303)
(64397)
(63333)
(61057)
课题(58360)
科研(57265)
创新(57063)
计划(55249)
国家社会(54343)
期刊
(183294)
经济(183294)
研究(120887)
(87125)
中国(80505)
学报(75563)
科学(66427)
农业(58990)
管理(57196)
大学(56768)
(55760)
学学(53941)
教育(42352)
(38274)
金融(38274)
技术(35591)
业经(35225)
财经(28804)
(28629)
经济研究(27762)
问题(26101)
(24589)
(22417)
科技(21738)
图书(21129)
业大(20959)
理论(20421)
技术经济(20040)
统计(19388)
资源(19215)
共检索到61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思远  金雪婷  曹光乔  
[目的]通过对全国丘陵山区县(市)与农机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调研所获取的238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因素及其贡献,进而对我国丘陵山区进行区域划分。[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法对影响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极显著影响,耕地禀赋条件、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和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对农机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对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务工工资、耕地规模、农机合作社数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耕地禀赋条件、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机推广人员数量和农机化水平。[结论]我国可丘陵山区划分为中西、东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3大类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立君   张宗毅   钟钰   许伟  
【目的】在中国丘陵山区非粮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探究耕地宜机化对中国丘陵山区非粮化缓解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测度其具体影响程度,这对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文构建基于利润最大化约束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并进行机理推导,同时采用双栏模型等实证方法,运用2020年5—7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的全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调查数据,从地块规模、耕地平整度以及机耕道通达度3个具体指标来度量耕地宜机化程度,实证测度耕地宜机化对中国丘陵山区非粮化的缓解效应。【结果】(1)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粮食作物机械化技术成熟而非粮作物机械化技术发展滞后的背景下,耕地宜机化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农户的非粮化程度。(2)耕地宜机化程度的提升降低非粮化程度的传导路径是:耕地宜机化程度提升降低了农机要素价格,农户选择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用价格更低的农机要素来替代劳动力,在非粮作物机械化技术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种植粮食作物,进而降低了非粮化程度。(3)耕地宜机化对非粮化的影响存在规模异质性,即相比小农户,耕地宜机化程度对种植大户的非粮化程度影响更为显著。【结论】整体看,耕地宜机化有效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农机使用成本,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替代和降本,有助于缓解中国丘陵山区非粮化问题,进而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鹏飞  雍国玮  蒋道德  邓良基  石承苍  
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丘陵山区县——四川省渠县和兴文县作为对象, 采用实地调查验证、资料收集整理、双向平衡、反复协调论证等方法, 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手段,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 就丘陵山区县基本农田保护的程序、方法、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得到不同地貌区(以山地为主和以丘陵为主) 基本农田保护的三个不同的特点, 即: (1) 保护的侧重点不一; (2) 人均基本农田下限各不相同; (3) 耕地质量评级因素各不相同。同时也有三个相同之处, 即:(1) 耕地质量受“水”和“坡度”的限制均十分突出; (2) 地形破碎, 耕地地块小,保护工作量大; (3) 都存在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争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赵晶   浦男萍   谢臻  
本文基于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基层治理实践的调研情况,总结了该地区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治理难点,并提出了重构耕地产能保护战略、优化耕地产能与产量保护协同治理分区、构建基于“大食物观”的耕地内涵与认定标准、实施双增导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勇刚  张孝成  王锐  莫燕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从县级层面提出并验证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的两种测算方法,得出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不完全取决于耕地地形坡度和田坎系数,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考虑质量潜力更能科学地指导区域农用地整治、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为合川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西南丘陵山区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任,那文俊  
一、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浙闽山地以西、湘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部分。这里地貌结构复杂,红岩丘陵、盆地广布,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生长旺盛,各种物质的迁移和能量转化特别迅速,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较悠久的地区,其土地资源有下述特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凯  张文秀  李文杰  
四川丘陵区是四川省的重要农业基地,其耕地数量变化关系到四川的耕地动态平衡和农业持续发展。本文以四川丘陵区12个农业大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其1992年~2008年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退耕还林、耕地保护政策等是影响四川丘陵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四川丘陵区耕地数量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波  张文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往往会伴随着农地边际化现象的发生。为了减轻农地边际化的不利影响,提高农地利用收益,农户在农地经营的模式、方法、规模等方面会作出相应的响应。而为了减缓农地边际化进程和促进边际农地的有效利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强调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禹盛初  吴崇周  
农村土地整理,不论南方北方,也不论丘陵山区还是平原,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一是使原利用不充分土地充分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三是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与北方平原地区土地整理在目标模式的构架上应当有大的区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孝成  王彦美  曹伟  刘燕  
针对当前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不完善、土地粗放利用严重、居民点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本文以科学规划村镇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和提高村镇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对国内外乡村规划、发展建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关键技术和技术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对西南丘陵山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进行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调查、发展建设评价、规划布局、监测评估等技术体系,并在重庆市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区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村改社区+高端养老"、"工业带动+回乡创业"、"特色产业+高山扶贫"四类村镇发展模式,促进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晓斌  李海涛  周寅康  王慎敏  
研究目的:借助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以期为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项目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建立DEM,利用ARCGIS等软件,实现项目区总体规划方案,工程项目规划和工程量测算等方面的辅助决策。研究结果:采用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方法可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设计精度。研究结论:利用DEM在空间地形处理方面的优势,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土地整理项目提供辅助决策,有必要利用DEM和GIS软件的空间分析与处理功能,在常用GIS平台上开发一套专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工具包,从总体上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科技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灿  黄萌萌  
在中小尺度区域内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耕地质量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可以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复杂的丘陵山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退耕还林计划、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的质量等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的组合对全域耕地进行保护分区。实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耕地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大小关系为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自然等指数;(2)高值集聚区(HH型)主要分布于西北部,低值集聚区(LL型)主要分布东南部,实验结果与南川的地形、水系、交通设施布局等自然经济条件相吻合;(3)划分的4个耕地保护分区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纯收入减少;②农地边际化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和边际农地的退耕;③农地边际化会使一些丘陵山区从农村景观演变成半自然景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